运行管理基本制度内容摘要:
第六十三条 参数管理应做到依法合规、集中管理、重点监 控。 第 六十四条 总行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全行业务参数的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主要参数表的维护;一级(直属)分行运行管理部门在总行授权下,负责辖内地区参数表的集中管理和日常维护。 第六十五条 参数管理系统是参数管理的平台,总行运行管理部负责对该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和业务应用管理。 各项参数的信息标准均由总行统一确定与发布。 第 六十六 条 各级行通过参数管理系统对参数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第六十七条 参数维护必须以业务需要为基础,依据有效的凭据,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严格按内控管理流程和规定进行,确保参数设置 安全 合规、准确完整、及时高效。 第 六十八 条 参数表数据、差错信息、业务资料等应作为重要业务档案妥善保管。 - 13- 第九节 会计档案管理 第六十九条 会计档案是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证据和史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和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 各级行应做好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和销毁工作。 第七十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类。 会计档案应按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 第七十一条 各级行应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库(柜),实行专库(柜)保管,专人负责。 会计档案保管人员调动时,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 第七十二条 会计档案在形式上可分为以纸为介质保存的纸质档案和以磁、光盘、缩微胶片等载体为介质保存的电子档案。 原始凭证、票据、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料应保存纸质档案。 第七十三条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均可作为查询和检查的依据。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管的期限相同。 第七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查询、调阅和保管应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 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 第七十五条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应及时组织销毁。 如尚有未了事项,应在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组织销毁。 第四章 流程管理 第七十六条 业务运行应遵循效率原则,通过业务流程 的重组与持续改进,扩大业务集中处理的范围,提高集约化、专业化 - 14- 水平。 业务流程设计优先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和直通模式。 第七十七条 全行性业务流程由总行设计和组织实施。 第七十八条 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柜面业务处理标准,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业务运行能力。 第七十九条 网点应按照提高效率、加强服务、防范操作风险的原则科学设置柜面劳动组合,严格按照柜面业务处理标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柜面服务水平。 第八十条 规模化、批量化等非实时业务和高风险业务应在各层次的业务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业务的集 约处理和操作风险的集中控制。 第八十一条 业务处理中心应通过客户信息与业务运行查询系统,提供业务数据自助及人工查询服务。 第八十二条 业务处理中心应建立人员、场地、系统(异地)备份机制。 不同业务处理中心的运行业务数据应做到互为备份。 第八十三条 现金、实物保管与调拨,现金整点与清分,上门收(付)款等业务集中现金营运中心办理。 现金营运中心作为现金集中管理部门,实现现金营运的集约化管理,是以现金、贵金属、有价证券等为主要对象的物流管理中心。 第八十四条 各层次的业务集中处理机构在业务上应接受本级行运行管理部门 指导和管理。 - 15- 第八十五条 业务系统管理包括对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投产确认、系统运行和系统参数的管理。 第八十六条 运行管理部门应参与各类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对涉及业务核算和参数设计的需求,必须由运行管理部门负责编写、审定、批准。 第八十七条 总行运行管理部要加强对系统投产的管理,根据各级运行管理部门的验收结论,提出投产意见。 第五章 运行质量管理 第一节 事权划分 第八十八条 事权划分包括业务核算操作权限划分和重要业务事项审批权限划分。 第八十九条 事权划分实现方式分为系统控制授权和手工审批授权两种方式。 第九十条 各级行在办理业务核算及审批重要业务事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管理级次、业务种类和核算金额,确定不同级别的业务核算人员的操作、授权和审批权限。 第九十一条 重要业务事项审批级次分为总行、一级(直属)分行、二级分行、支行。 第九十二条 授权人员和审批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不应以任何方式和理由将其权限转交下级授权、审批人员。 - 16- 第二节 重要事项核准报备 第九十三条 各级行应建立业务运行重要事项核准报备制度。 业务运行重要事项,是指可能或者已经与我行业 务运行质量、运行效率、运行安全相关联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的业务事项。 重要事项按性质分为核准类事项和报备类事项。 第九十四条 核准类事项主要包括自行开发涉及业务运行的系统,新增或撤销核算主体或者调整账务核算层次,业务集中处理的级次、组织形式、业务范围、业务流程,监督的业务范围、作业模式、工作流程,对账方式、对账频率和对账范围,事权划分实现方式,会计档案缩微的范围和内容改变,会计凭证、登记簿、对账单的增加或格式变更,规定额度的错账冲正等事项。 第九十五条 报备类事项分为报告类事项和备案类事项。 报备类事项主要包括 发生案件、重大事件,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发行器、应急密押器(应急密押卡)、押数机具、会计核算专用印章、会计档案等发生丢失、被盗、损毁,规定额度的错账冲正等事项。 第三节 岗位管理 第九十六条 各级行应科学合理地设置业务运行岗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加强关键岗位管理。 第九十七条 运行管理关键岗位是指在业务核算管理中掌握 - 17- 重要核算要素、商业机密,从事高风险业务操作以及赋予重要业务审批权限、履行监管职责的岗位。 第九十八条 各级行应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合理设置业务运行岗位,确 保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互为制约,相互监督。 第九十九条 关键岗位人员应有计划、分步骤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可依据岗位的特点采取本机构或本部门内轮换、跨机构或跨部门轮换、更换管理或服务对象等形式。 第一百条 关键岗位人员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岗位轮换的,应实行强制休假和在任职期满后离岗审计。 第一百零一条 岗位轮换必须在监交人员监督下办理交接手续。 监交人员对交接工作负全面责任,如事后发现交接不清追究交接双方人员责任外,监交人员应负连带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各行应建立关键岗位准入、退出标准。 第四 节 业务监督管理 第一百零三条 为加强对业务运行风险和质量的管理,各行应建立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 第一百零四条 城市分行应建立监督中心。 监督中心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标准由总行运行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统一制定。 一级(直属)分行在执行统一业务监督标准的。运行管理基本制度
相关推荐
、合理用药提醒和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医生诊断水平,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误差;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过程控制和事前管理; ,促进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积累; 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系统同时能将使用表格填写的病历内容自动转换成文本化语言; 支持医嘱、检验、检查结果提取输入。 :如字体设置(大小、颜色、粗体、斜体、下划线)、上下标支持、各中对齐方式、页眉页脚、图片插入和编辑基本功能
勤人员移 动的距离 (管理动线是后勤人员与卖场上联系时所需移动的路线 )。 应极力避免顾客动线与门店销售人员动线的交叉。 卖场上顾客使用的通道可分为主通道和副通道。 (二 )隔绝式销售方式下的货架布局形式 (柜台式 ) 当前我国连锁商店采用的销售方式主要为隔绝式和敞开式两种类型。 目前,隔绝式销售方式下的货架布局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附墙式 只适用于小型的连锁商店,如小型烟草专卖店、药店等。
达到这些目标。 更具体的措施包括在整个连锁企业中规范服务流程、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培训、设立服务流程督导、聘用兼职的服务流程监督员等等。 品质保证则需要视乎连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是自产的还是外购的,把好入口当然是最为根本的,有些需要在分店加工的产品则需要特别小心,在大规模的生产环境中建立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因为生产流程缩短而致使管理失效。 二、销售管理 ■ 营销战略之 CI 体系
达清楚时(这类问题往往需要采用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相结合的方式)。 (3)需要对方先思考、斟酌,短时间不需要或很难有结果时(如请教对方一个技术问题时先将问题告知对方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在EMail来回多次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或甚至引起误解时,一定要及时终止EMail这种沟通方式,改用电话沟通或当面沟通的方式进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体之间沟通时,尽量多采用当面沟通的方式进行。 “能当面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