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生产栽培及产业化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逆性差,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发病后又会施用 大量农药进行防治,这样生产出来的铁皮石斛品质低下,药用价值低,甚至会有农药残留,远不能与野生的铁皮石斛相比。 在栽培 种植中,以有机栽培的模式进行生产种植,生产出来的产品做到,不施用化肥,不打化学农药,保证食用安全,并从品种选育的角度进行 引种和 研究, 引种要以药用成分的高低、抗病抗逆性的强弱等特征为指标,进行引种和育种。 2. 铁皮石斛育苗 铁皮石斛的种子极小、无胚乳, 每粒种子只有 34 个细胞, 自然条件下需与某些真菌共生才能萌发,很难用实生苗栽培;而传统的分株、扦插等方式的繁殖率极低,加上人为的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 的 破坏 ,其资源已濒临灭绝。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技术 是解决铁皮石斛大面积栽培用苗的一个 最 有效 的 途径。 由于铁 皮石斛的一个蒴果往往含有 上百万颗无胚乳的种子 ,而这些种子虽然不能自然萌发形成幼苗,但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组培快繁) 手段 ,在合适的无菌营养条件下,亦能萌发成幼苗。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研发 中心 ,已 掌握了一整套育苗技术, 在 保证了 栽培用苗品质纯正的前提下,能提供大量的优质的铁皮石斛苗供应大田栽培。 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在铁皮石斛的花期, 选择优质的铁皮石斛株系, 进行人工授粉,获得铁皮石斛蒴果,十一月份果实成熟后,转入组培室进行 组培快繁。 铁皮石斛种子 的 对营养 、环境 的要求十分苛刻, 培养基除要配置成适合其萌发、生 长的配方外,还要保证其无菌的状态,避免污染,同时,培养环境也很重要,在培养室,需要给予一定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并且需要保证培养室的相对无菌状态,以避免培养基的污染。 种子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播种,往往需要三个培养阶段才能形成可 以移栽的幼苗,分别为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原球茎诱导丛生芽、壮苗生根培养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需的营养条件各不相同 ,培养基的不同配方是 组培 关键技术所在。 首先,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的蒴果消毒切开,将里面的种子播种于合适的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待其生长两个月左右,种子萌发成原球茎,然后将原球茎转接到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中,生长两到三个月,原球茎逐渐长成无根或只有少量不定根的小苗,再将这些小苗转接到壮苗生根培养基中,生长两到三个月,即可形成可以移栽的幼苗。 每个阶段都很关键,一个环节掌握不好,将可能导致苗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品种变异系数大、苗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低等;组培苗的生长还需要合适的环境, 培养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等这些因素也是组培苗生长好坏的决定因素,培养 温度要适中,一般控制在25℃~ 27℃之间,湿度在 60%— 75%之间,光照使用荧光灯,近似太阳光,用的是光照度适中的节能灯 ,幼苗的生长很脆弱,除了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以外,还必须要有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自己所需营养,光照一般为 12~ 13 个小时 /天。 3. 组培苗移栽 从种子萌发到壮苗生根形成可以移栽的幼苗,大概需要 6~ 8 个月左右, 苗长到 6~ 9cm 长,根系较发达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前还要经过炼苗阶段 , 因为组培室的环境是人为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供其生长的培养基成分都是设定好了的,如果直接移栽,由于 生长环境突然的改变, 会导致其不能适应外界环境,造成生长缓慢、成活率不高等后果 ,这就要求,在移栽前要进行炼苗,待其适应了外界的环境再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