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排601-监斜11井钻井工程设计(正式)(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续向环空灌入钻井液并作详细记录,如 有异常,坐岗人员应立即向司钻和值班干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 4) 下钻要控制速度,井深超过 500m以后要挂辅助刹车,每下一柱不能少于 30s,防止下钻速度快产生激动压力过大压漏地层。 下钻应注意环空液面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灌浆措施。 ( 5) 完井作业期间坐岗人员应坚持观察、记录(重点记录井筒钻井液消耗情况、井口液面变化情况、每次灌浆间隔时间及灌入量),井队其他人员亦应坚守岗位。 ( 6) 发生井漏失返应立即停止循环,定时定量向环空灌入钻井液,尽可能维持一定液面来保证井内液柱压力略高于地层压力,灌入的钻井液密度应稍低 于原浆密度。 ( 7) 若环空钻井液密度能够平衡地层压力,从钻杆内注入较低密度的堵漏钻井液,使堵漏钻井液进入漏失地层、提高漏层的承压能力,重新建立循环。 ( 8) 如果不能维持井筒液面高度而发生益流时,应立刻关井从钻杆内挤入堵漏钻井液,堵漏钻井液封堵漏层后,按正常程序压井。 ( 9) 如具备反循环压井条件,可采用反推堵漏压井液方法进行压井。 ( 10) 当不具备反循环压井条件但允许关井时,可通过钻具正注重晶石浆液或高效凝胶液,顶替至漏层后关井,堵塞漏失通道,然后对喷漏同层以上井段进行压井。 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7 10 钻井液设计 钻井 液设计依据 《钻井地质设计》对钻井液的要求 见《排 601监 斜 11钻井地质设计》。 有关技术标准、规定 (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发的《钻井泥浆技术管理规定》,以及其它有关石油钻井行业标准。 ( 2)钻井手册(甲方)提供的钻井液常规性能和滤液分析测试程序。 ( 3)排 601监 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提供的井身结构。 邻井钻井技术资料 钻井液设计重点提示 ( 1)钻井液的使用应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有利于地质资料录取;有利于快速钻进和安全钻井;有利于复杂情况的预防和 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 2)地层岩性以砂泥岩为主,胶结松散。 钻井液必须控制好流变性和水力参数,防止井径扩大。 选用聚合物非渗透防塌钻井液体系,以携带岩屑、稳定井壁、保护油气层、确保安全钻进为目的。 ( 3)不同层系地层之间以不整合面接触,钻井过程中应注意防漏、防塌和砂岩厚泥饼的阻卡。 ( 4)斜井段加足润滑剂,有效降低摩阻,防止粘卡。 根据预计的油气层位置,应提前做好储层保护工作。 ( 5)钻井液密度设计参考了邻井实际使用密度,现场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近平衡钻井,充分解放和保护好 油气层。 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8 、主要配方、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措施 表 101 一开、二开上部井段钻井液体系、主要配方、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措施 开次 密度 g/cm3 漏斗 粘度 s 失水 ml 泥饼 厚度 mm 静切力 Pa pH值 含砂量 % 固含 % 泥饼 摩阻 系数 动切力 Pa 塑性 粘度 mPa s MBT g/L API 初切 终切 一开 ~ 30~ 40 1~ 2 2~ 3 7~ 8 7 3~ 4 6~ 8 40~ 60 二开储层段前 ~ 40~ 60 5 1~ 3 2~10 8~ 9 10 5~ 10 12~ 20 40~ 50 钻井液类型 钻井液配方 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 膨润土浆 聚合物润滑防塌钻井液 1.配浆:淡水 + 8~ 10%膨润 土 + ~ % Na2CO3 添加剂: HVCMC、 KPAM、NaOH 2.钻进: 4~ 5% 膨润土 + ~ % Na2CO3 + ~ %钻井液用聚合物抑制剂 +2~ 3%钻井液用 聚合物降 滤失剂 +3~ 4%钻井液用 无荧光白油润滑剂 添加剂: NaOH、加重剂、NPAN ( 1)开钻前仔细检查钻井液循环系统、加重系统、固控系统、钻井液储备系统,必须满足钻井需要。 ( 2)一开井段钻遇地层为第四系西域组,配制 8%预水化膨润土浆 60~ 80m3,调整粘度在 30~ 40s之间,保持钻井液有一定的悬浮能力。 钻完进尺后适当提高粘度,保证下套管顺利。 ( 3) 沙湾组岩性主要以泥岩、砂岩和砂砾岩为主。 二开上部地层胶结松散,可钻性高,钻井过程中应注意砂岩厚泥饼的阻卡。 钻井液主要以携带岩屑、稳定井壁,确保安全钻进为目的。 ( 4)按配方提示加入各种处理剂,调整至设计性能。 钻进中加重用能够酸化的青石粉加重。 ( 5)钻进中细水长流地补充包被剂 KPAM胶液,增加钻井液的包被抑制性,防止地层造浆和缩径。 ( 6)及时补充加入防塌抑制材料,提高钻井液的防塌效果,改善泥饼质量。 ( 7)定向前处理好钻井液,加入无荧光白油润滑剂。 提高钻井液的清洁、润滑性能,防止泥包钻头。 ( 8)钻进中全部启动四级固控设备,及时清除钻屑和有害固相,严格控制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含量,防止井壁形成厚泥饼。 ( 9)为了有效预防缩径阻卡,工程与钻井液应密切配合,执行勤短起下的 措施。 在开泵和起下钻过程中,要平稳操作,防止引起井漏、井壁坍塌、卡钻等复杂情况。 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9 表 102 二开水平井段钻井液体系、主要配方、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措施 开次 密度 g/cm3 漏斗 粘度 s 失水 ml 泥饼 厚度 mm 静切力 Pa pH值 含砂量 % 固含 % 泥饼 摩阻 系数 动切力 Pa 塑性 粘度 动塑比 MBT g/L 初切 终切 二开储层段 ~ 50~70 ≤ 5 ≤ 2~ 5 3~ 12 8~ 9 ≤ ≤ 10 ≤ 6~ 10 14~ 20 ~ 30~ 35 钻井液类型 钻井液配方 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 非渗透润滑防塌钻井液 ~ 5%膨润土 + ~ %Na2CO3+ ~ %NaOH+ ~ %钻井液用聚合物抑制剂 + 1~3%钻井液用 降 滤失剂 + ~ 1%钻井液用 非渗透剂 +5~ 6%钻井液用 无荧光白油润滑剂 +1%钻井液用 无水聚合醇 添加剂: NaOH、加重剂。 ( 1)钻进过程中保持无荧光白油润滑剂的有效含量,防止粘卡。 ( 2)白垩系为目的层,储层段易扩径,注意保护好储层。 ( 3)在上部钻井液的基础上,把粘度调高至 50~ 70s,密度保持在 ~ g/cm3,加入各种防塌剂、降滤失剂、稀释剂等处理剂,把失水控制在 5ml以内,保持钻井液能较好地携带岩屑。 ( 4)进油层前按设计加入 %钻井液用 非渗透处理剂转化钻井液为非渗透体系,有效封堵地层孔隙,改善泥饼质量,保护油气层。 ( 5)钻进中细水长流地补充包被剂 KPAM 胶液,增加钻井液的包被抑制性,目的层前加入 1%的无水聚合醇,提高对储层中粘土的抑制作用。 ( 6)控制好流变参 数和水力参数,保持流态为层流,防止冲蚀井壁扩径。 ( 7)启动四级固控设备,及时清除钻屑和有害固相,严格控制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含量,防止井壁形成厚泥饼。 ( 8)下套管前,加入适量润滑剂、塑料小球,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注:钻井中应根据实际调整钻井液密度,做到近平衡压力钻井。 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10 钻井液数量及材料准备 钻井液及材料储备 表 103 钻井液材料储备表 开钻序号 压井液 钻井液用 重晶石粉 ρ (g/cm3) 数量 (m3) 数量 (t) 二开 30 10 注:同台第一口井储备压井液 及加重剂,并给出配制压井液的重晶石用量。 同台其它井在无特殊情况下仍沿用第一口井的压井液,材料表中不再给出重晶石用量。 钻井液材料名称 表 104 钻井液材料名称表 序号 材料名称(代号) 1 膨润土 2 工业用 氢氧化钠 NaOH 3 碳酸钠 Na2CO3 4 钻井液用 羧甲基纤维素 HVCMC 5 钻井液用 聚合物降 滤失 剂 6 聚丙烯 酰胺 钾 盐 KPAM 7 钻井液用水解聚丙烯腈 铵盐 8 钻井液用 无水聚合醇 9 钻井液用 非渗透处理剂 10 钻井液用 无荧 光白油润滑剂 11 青石粉 12 钻井液用 重晶石粉 固控设备及使用要求 按科学打井要求配备固控设备,使用四级固控,并强化固控管理,以使钻井液含砂量、固相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快速钻进创造良好条件。 振动筛的筛布目数要根据地层变化及岩屑返出情况及时进行更换。 离心机有效开动率应满足钻井液相关的性能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 除气器视情况使用。 表 105 固控设备及使用要求 井段 (m) 固相指标 振动筛 除砂器、除泥器 离心机 密度 (g/cm3) 含砂 (%) 固含 (%) 目数 运转率 (%) 处理量 (m3/h) 运转率 (%) 处理量 (m3/h) 运转率 (%) 一开 ~ ≤ 8 60~120 100 ≥ 200 ≥ 80 ≥ 50 ≥ 80 二开 ~ ≤ 10 60~120 100 ≥ 200 100 ≥ 50 100 钻井液测试仪器配套要求 按科学打探井规定,现场应配备以下表为基础的测试设备,以利于及时检测钻井液性能和现场维护处理试验的开展。 测试仪器送井前必须进行标定,所使用仪器要经常校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11 准,以 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表 106 钻井液测试仪器配套表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钻井液密度计 2 MBT测量仪装置 1 马氏漏斗粘度计 2 秒表 2 六速旋转粘度计 2 闹钟 1 API中压失水仪 1 电动搅拌机 2 固相含量测定仪 1 电炉 2 pH计(或试纸) 2 定时钟 1 泥饼粘附系数仪 1 1000ml浆杯 10 含砂量测定仪 2 滤液分析测试仪 1套 钻井液地面管理要求 (1)对钻井液储备系统的要求是:容积必须达到规 定的要求,并具备直接向循环系统放浆的条件。 (2)循环系统安装合理,管线畅通,加重泵能抽能供所有循环灌。 (3)要求地面循环系统每个循环罐配备搅拌器两台。 (4)要求所有循环系统、储备系统和加重系统必须具备防雨、防水设施。 (5)要求配备三个容积各为 10m3的药剂配制罐,所带搅拌器必须满足处理剂配制要求。 (6)钻井液材料必须有计划地提前备齐、备足,且应有专门房屋存放,室外存放必须下垫上盖,防雨防潮,以避免浪费,材料堆放整齐,来料、用料、存料帐目清晰可查,井场贮存材料能满足任何条件下的作业。 (7)井上化学 药品及材料质量合格,实验室整洁,仪器设备高效、准确,报表填写清楚,钻井液性能可靠。 (8)不允许因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失误而影响正常生产。 钻井液资料录取要求 (1)钻井液检测和收集任务 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12 表 107 钻井液检测和收集任务 序号 检测或收集顶目 要 求 1 小班常规性能:密度、漏斗粘度、 pH值 每 测 1 次,发现油气水侵或地质循环或下钻中途和到底循环时,每 10min测一次,并记录槽面反应 2 常规全性能:密度、漏斗粘度、 API失水、泥饼 厚度, pH值等 每 8h测 1次 3 流变性能:Φ 3~Φ 600、塑性粘度、屈服值、静切力等 每 24h测 1次 4 固含、膨润土含量、含砂量等 每 24h测测 1次 5 泥饼粘附系数 每 48h测 1次,起钻前测 1次 6 滤液分析( Cl、 Ca2+、 Mg2+) 每 24h测 1次,特殊情况加密测量 7 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 收集 8 井径、井斜 收集 9 分井段钻井液材料消耗 收集、统计 10 钻井参数,钻速 收集 11 排量、返速、流态 收集、计算(分析) (2)所有测试数据要求填入班报表,性能测试应满 足地质录井要求,资料收集整理齐全。 (3)建立下列记录 钻井液班报表; 小型试验记录; 药品消耗记录; 药品库存记录; 固控运行记录; 班钻井作业简要。 (4)所使用的钻井液处理剂送井必须进行质检,经质检合格的产品方可入井。 (5)完井写出钻井液工作总结。 (6)其它按有关行业标准执行。 11 油气层保护要求 储层物性分析 主要目的层上部井段含有水层,钻井液密度既要平衡水层压力,又要考虑油层的保护。 储层平均 孔隙度 %, 渗透率 3717103μm2,为一套高孔 高 渗 稠油 储集层 ,具有弱排 601监斜 11 井钻井工程设计 13 速敏、中等偏 弱水敏、弱酸敏、弱碱敏。 油气层保。钻井液排601-监斜11井钻井工程设计(正式)(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修施工阶段。 五、测控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 、校核坐标点和水准控制点 根据 重庆 市测绘院 提供的 控制 点 T8( +, 标高) 和 (+,,标高 )、站 点( ,) ,作为建筑定位的基准点。 施测前,校核控制 点间的相对位置及坐标关系是否正确;采用 全站仪 进行 控制 点的校测,精确测量并依据图示绝对坐标,计算出相对位置与实测值校核 ,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测量。 对给定的水准 控制 点,采用
电缆按空井溢流处理。 若电测时间过长,应及时下钻通井。 ( 10)认真做好防火工作,井场按消防规定备齐消防器材,电器设备、照明器具、输电线路及其开关符合安全规定和防火防爆要求,钻台与机泵房下面应无积油。 ( 11)闸板防喷器芯子必须与钻杆尺 寸相符。 ( 12)固井中发生井漏要往环空灌钻井液,强行固井。 固井完两小时内装好井口,防止水泥失重造成井喷。 若存在易漏层或浅气层
4) 钻头下放前,应检查吊索的可靠性,防止出现 “吊锤 ”现象。 5)登高牵拉钢丝绳,检修滑轮是,施工人员要系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 6)钻头补焊时,应将钻头吊离孔口,不得悬空补焊,避免出现意外。 7)钻机运转中,严禁施工人员靠近、检修,严禁用手摸钢丝绳。 8)钻机停止作业时,应将钻头吊离桩孔,并放在地面上,严禁将钻头悬空。 9)遇到恶劣 天气时,禁止进行钻进作业。 10)钻机机具进行气割作业时
,自攻钉用玻璃胶密封后,严禁人员在其上行走。 内隔墙板安装 1)、施工顺序:墙板位置放线 — →内隔墙上码 — →内隔墙 — →内隔墙下卡码 — →打胶。 2)、利用垂线法放出内隔墙板安装位置线。 3)、内隔 墙板上卡码安装,上卡码用自攻钉固定在一字梁下弦上,上 卡码与屋架中心位移允许偏差应小。 4)、内隔墙板安装。 从墙一侧向另一侧安装内隔墙板,用靠尺板检测。 墙板垂直度,直线度及错边量
项目部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评审,货比三家,选择优质产品,并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记录。 施工过程的控制 施工前,技术员要对工程的主要轴线、标高、尺寸、等做出书面交底,签字要齐全,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预防措施,施工员对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当天验收,各班组在自检、互检的同时进行交接检查,办理签字手续,工程中的隐蔽部分要会同建设、监理设计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并办理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手续
战略性 稀散金属,在信息产业、太阳能电池、节能灯 、军工 等方面 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年产 300 余吨,亦为世界首位。 再生能源 — 炭精粉是一种粉状煤质燃料,含 C> 65%,热值> 6500kcal/kg,可供用于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等。 铁精矿是炼铁的标准原料,可返供钢 企使用。 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 1) 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 : 新建年处理 6 万吨高炉炼铁烟尘的工业化 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