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屋面液压滑移——北京集成电路生产厂房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TEP9: 同单元 A 的整体滑移方法,整体滑移单元 B 屋面桁架结构至设计安装位置; 图 STEP10: 同单元 A、单元 B的累计和整体滑移方法,将单元 C屋面桁架结构滑移至设计位置; 图 STEP11: 单元 A、单元 B、单元 C 整体滑移到位后,吊车原位补装后装杆件,屋面安装工作完成。 方案 优点 本工程中采用液压同步滑移技术进行安装,具有如下的优点: 与传统的卷扬机钢丝绳(钢绞线)牵引不同,顶推滑移启动和制动时,不会因为有柔性钢绞线 (钢丝绳) 的延伸而使得钢屋盖抖动或颤动,且液压爬行器滑移过程的推进力及推进速度可测和可控。 计算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液压爬行器的推进力及速度,控制各爬行器之间的协调同步,当有意外超载或 一定的 同步超差时,系统会及时做出调整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滑移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液压爬行器顶推滑移时,与牵引(钢绞线柔性连接)滑移方式不同,液压爬行器与待滑移构件间采取刚性连接,该连接 方式对于滑移跨度及跨距较大、榀数较多的屋盖时,其各滑移(顶推)点的同步性控制较好,各榀屋盖 框架 柱(支座)就位准确性高; 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可扩展组合,多点推拉,分散构件、框架柱、滑移梁的受 第 7 页 共 26 页 力; 推移顶推反力由距构件很近的一段轨道直接承受,因此对轨道基础处理要求低; 顶推滑移启动、制动时的加速度极小,框架柱、滑移梁上不会有过大的动荷载,使得滑移临时设施用量降至最小; 每榀拼装的屋盖与累积滑移可同时施工,互不影响,加之液压滑移作业绝对时间较短,能够有效保证屋面屋盖的安装工期; 桁架拼装区域可借用原有的 框架 柱等 结构,使得临时设施用量降至最小,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有类似的滑移成功案例。 工程案例 与本工程类似安装工艺 , 采用液压同步滑移技术进行结构安装成功 的工程 如下图所示: 图 上海 NECamp。 SVA 电子厂房钢屋面 滑移总重量约 4000 吨,滑移距离约 400 米 图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钢屋盖 滑移总重量约 5200 吨,滑移距离约 400 米 第 8 页 共 26 页 图 广东博物馆钢屋盖 滑移总重量约 8500 吨,滑移距离约 120 米 图 广东平海电厂钢屋盖 滑移总重量约 1600 吨,滑移距离约 152 米 3 液压 滑移系统 主要技术 液压同步滑移 “ 液压同步滑移技术 ” 采用液压爬行器作为滑移驱动设备。 液压爬行器为组合式结构,一端以楔型夹块与滑移轨道连接,另一端以铰接点形式与滑移胎架或构件连接,中间利用液压油缸驱动爬行。 液压爬行器的楔型夹块具有单向自锁作用。 当油缸伸出时,楔型夹块工作(夹紧),自动锁紧滑移轨道;油缸缩回时,夹块不工作(松开),与油缸同方向移动。 爬行器工作示意图如下: 第 9 页 共 26 页 图 爬行器工作示意图 步骤 1:爬行器夹紧装置中楔块与滑移轨道夹紧,爬行器液压缸前端 活塞杆销轴与滑移构件(或滑靴)连接。 爬行器液压缸伸缸,推动滑移构件向前滑移; 步骤 2:爬行器液压缸伸缸一个行程,构件向前滑移 300mm; 步骤 3:一个行程伸缸完毕,滑移构件不动,爬行器液压缸缩缸,使夹紧装置中楔块与滑移轨道松开,并拖动夹紧装置向前滑移; 步骤 4:爬行器一个行程缩缸完毕,拖动夹紧装置向前滑移 300mm。 一个爬行推进行程完毕,再次执行步骤 1 工序。 如此往复使构件滑移至最终位置。 图 液压爬行器现场示意图 计算机同步控制 液压同步滑移施工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通过数据反馈和控制指令传递,可全自 动实现一定的同步动作、负载均衡、姿态矫正、应力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和故障报警等 第 10 页 共 26 页 多种功能。 图 液压爬行控制系统组态人机界面 主要设备 自锁型液压爬行器 自锁型液压爬行器是一种能自动夹紧轨道形成反力,从而实现推移的设备。 此设备可抛弃反力架,省去了反力点的加固问题,省时省力,且由于与被移构件刚性连接,同步控制较易实现,就位精度高。 图 自锁型液压爬行器 液压泵源系统 液压泵源系统为爬行器提供液压动力,在各种液压阀的控制下完成相应动作。 在不同的工程使用中,由于顶推点的布置和爬行器的安排都不尽相 同,为了提高液压 滑移 设备的通用性和可靠性,泵源液压系统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结构。 根据顶推点的布置以及爬行器数量 确定 泵源的 数量 ,可进行多个模块的组合,每一套模块以一套泵源系统为核心,可独立控制一组液压爬行器,同时可进行多顶推点扩展,以满足实际顶推滑移工程的需要。 第 11 页 共 26 页 图 液压泵源系统 同步控制系统 同步控制系统由动力控制系统、功率驱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主要完成以下两个控制功能: 集群爬行器作业时的动作协调控制。 滑移工作中,每台爬行器都必须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协调动作,为同步滑移创造条件。 各点之间的同 步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控制爬行器的同步运行,保持被顶推构件的各点同步运行,以保持其滑移姿态。 操作人员可在中央控制室通过液压同步计算机控制系统人机界面进行液压滑移过程及相关数据的观察和(或)控制指令的发布。 图 液压传感系统 第 12 页 共 26 页 图 计算机同步系统主控制器 技术特点 滑移设备体积小、自重轻、承载能力大,特别适宜于在狭小空间或室内进行大吨位构件、设备的水平滑移; 抛弃传统反力架,采用夹紧器夹紧轨道,充当自动移位反力架进行推移; 可多点推拉,分散对下部支承结构的水平载荷; 推移反力 作用点距滑移支座支承点很近,对轨道安装要求低; 液压爬行器与被推移物刚性连接,传力直接,就位准确性高; 工作可靠性好,故障率低; 液压爬行器具有逆向运动自锁性,使滑移过程十分安全,并且构件可以 在滑移过程中的任意位置长期可靠锁定;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灵活,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使用面广,通用性强。 4 方案详述 滑移通道布置 滑移梁 依据屋面桁架结构受力及下部混凝土框架等条件,本案液压滑移作业共计布置 2 条滑移通道,分别布置原结构支座位置处。 在 B Y 轴线利用原结构框架柱及其间混凝土连 梁设置。 滑移通道包括滑移梁及滑移轨道,滑移轨道设置于滑移梁正上方。 本工程滑移过程中,无需再单独设置滑移梁,可直接利用原结构混凝土梁作为滑移梁。 (混凝土梁用作滑移梁需做承重校核,根据 滑移结构最大支座反力为 570KN 计算 ,梁顶端 第 13 页 共 26 页 需与柱顶平齐,在上方直接铺设滑移轨道) 图 滑移梁示意图 滑移轨道 滑移轨道在整个滑移过程中起承重导向和径向限制构件水平位移的作用。 根据现场工况,本工程需在 B1 轴线和 Y 轴线的滑移梁上 通长 布置两条滑移轨道,每条轨道长约 205m,轨道由于滑移距离较长,滑移轨道需进行分段现场拼接 施工。 为了能够在预定工期内开展并顺利的做好屋面的滑移工作,所以在滑移之前,轨道现场安装的精度需予以保证。 图 滑移轨道布置示意图 为保证滑移轨道顶面的水平度,降低滑动摩擦系数,滑移梁及滑移轨道在制作安装时,应做到: 滑移轨道选用 43KG 热轧钢轨( GB258520xx); 对滑移面的平面度进行变形矫正; 对滑移轨道垂直方向弯曲矢高应控制在 0~ +8 毫米; 43KG 钢轨 轨道压板 混凝土梁 框架立柱 第 14 页 共 26 页 滑移轨道上表面应进行手工除锈,打磨光滑; 每段滑移轨道接头高差目测为零,焊缝接头处应打磨平整; 正式滑移前轨道与滑靴各接触面需均匀涂抹黄油润滑; 滑移轨道两侧每隔 800mm 需设置 轨道压 板固定。 轨道每隔一米用油漆画上。钢结构屋面液压滑移——北京集成电路生产厂房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均匀布置两道。 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以标准层为例,其顶板负弯矩定位马凳尺寸及样式见下图所示。 当顶板为双层双向钢筋布置时,同样采用 ф 12钢筋马凳, 高度同板厚 形状同上图,通长设置,支脚间距为 800mm,排距为 1000mm; 当顶板单块面积较小时,设置小马凳 Φ 8@500梅花形布置。 形状如下图。 Φ 8@500ф 12 钢筋 板厚减保护层 和上筋直径 800 200
观 缺 未焊满(指不足设计要求) 不允许 ≤+ 且小于等于 ≤+ 且小于等于 每 焊缝内缺陷总长小于等于 根部收缩 不允许 ≤+ 且小于等于 ≤+ 且小于等于 长度不限 NTJHGG 南通 钢结构 工程有限公司 8 陷 咬边 不允许 ≤ ; 连续长度小于等于 ,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小于等于 10%焊缝全长 ≤ 长度不限 裂纹 不允许 弧坑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小于等于 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钢 管 直 径( mm) 敷设方式 钢管名称 1520 2530 4050 65100 最大允许距离( m) 吊架、支架 厚壁钢管 1.5 2.0 2.5 3.5 或沿墙敷设 薄壁钢管 1.0 1.5 2.0 --- 槽、 管、盒、柜的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线,连接后用万用表检 查导 通性。 . 盘、柜、箱的安装 盘、柜、箱的安装 前 ,首先应对 盘、箱、柜的外观进行 检查,应无划伤变形
用的频率为 ~25MHz。 以脉冲反射技术为例,由声源产生的脉冲波被引入被检测的试件中后,若材料是均质的,则声波沿一定的方向, 以恒定的速度向前传播。 随着距离的增加,声波的强度由于扩散和材料内部的散射和吸收而逐渐减少。 当遇到两侧声阻抗有差异的界面时,则部分声能被反射。 这种界面可能是材料中某种缺陷(不连续),如裂纹、分层、孔洞等,也可能是试件的外表面与空气活水的界面。
明确施工设计意图、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等。 ⑥ 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 ( 2)、 钢板桩的施打 ① 选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并轻轻加以锤击。 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 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同时在围檩上预先计算出一块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② 钢板桩的 设计
块(建议业主在初步设计前完成场地工程地质详勘)。 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 ①厂房:一层,钢架结构,建筑层高 9米, 砖砌外墙作围护结构。 基础采用浅基础及地梁拉接。 厂房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 ② 仓库: 一层 ,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层高 米。 ③办公用房、辅助用房,二 层 框架 结构。 地基与基础设计根据上部结构形式与载荷情况, 采用桩基础, 根据结构与荷载分布、场地地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