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集成方案全----结构化布线系统、一卡通消费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电视监控系统、酒店ic卡门锁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ic卡门锁系统以及vod点播系统内容摘要:

至少为高 宽 1M,外开。 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和办公照明要求的 220V电压,电流 10A 单相三极电源插座。 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则还应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 ,配有另外的带 4 个 AC 双排插座 的 20A 专用线路。 此线路不应与其 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第 3章 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第 、 概述 在各类智能大厦工程设计中,有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需求而普遍设置的基本系统,该系统将随着人们对电视收看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和设计技术上不断的提高。 从目前我国智能化大厦的建设来看,此系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酒店作为五星级的高档酒店,其弱电系统中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可以高质量地传送几十套国内外广播电视节目,为 ******酒店的用户提供图文电视、金融证券信息、计算机联网、数据信息传输、语音传输等多功能服务。 第 、 设计依据 1.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 GY/T10692) 2. 《广电部颁布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 》 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GB50200— 94) 4.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的通用技术条件》 ( CY/T11494) 第 、 系统特点  电视信号源来自卫星接收和市光纤电视网,信号分配系统采用860MHz 邻频双向系统。  酒店自办节目,可通过调制和混合加载到市有线电视信号上。  本系统中支干线上的所有有源设备器件,均采用线路供电器 通过信号传输射频电缆由本系统电视中心集中供电。  楼层旁路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保证用户终端的电视信号质量等级≥ 级,用户终端信号电平的设计值确定为 64177。 5 dBuv。 第 、 系统功能需求  有线电视系统中可以收视亚星、美星的电视节目和当地电视台开路发送的电视节目,它们包括 VHF 和 UHF 各个频道的节目。 有线电视采用高质量信号源,保证信号源的水平,因为用电缆或光缆传送,避免了开路发射的重影和空间尽可能波干扰等问题。  有线电视系统可以收视卫星上的我国 C 波段及 Ku 波段各电视频道的节目。  有线电视系统可以收视当地有线电视台发 送的闭路电视。 闭路电视可以播放优秀的影视片,也可以是自制的电视节目。  有线电视系统还可接收通过 MMDS 微波多路传送的有线电视台的文艺、影视、信息等节目。 第 、 系统组成 ******酒店有线电视系统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前端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 前端设备 、 系统概述  卫星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 开路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 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  视音频切换系统  视音频信号的调制  前端系统的混合  前端信号监测系统  前端系统综合指标 前端设备是整套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 由各种不同信号源接收的电视信号须经再处理为高品质 、无干扰杂讯的电视节目,混合以后再馈入传输电缆。 、 前端组合载噪比 一、前端组合 CTB、 CSO 前端系统是整个网络的中心,主要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监控和传送,它的优劣将决定整个网络的质量,所以必须选择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系统的需要。 前端系统按 HFC 网络结构,可以考虑在建设初期设立总前端及分前端,但由总前端直接处理所有信息的方式组网。 待网络用户增多、相应频率资源张后,可以将总前端的交换功能逐步移向分前端,即数据业务、点播业务等转移至分前端处理,总前端只保留有限的广播信息播出功能。 前端系统主要由下 面几个分系统组成 :  卫星信号、开路信号、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系统  视、音频信号切换系统  视、音频信号的调制  数字压缩 ( DVBC) 系统  前端设备监控系统  前端信号监测系统 前端是该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该有线电视系统收播节目的所有信号质量,主要取决于前端设备的质量和自身工作的好坏。 如果前端系统处理的信号质量不佳,则其后继的各系统设备工作的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因此,可以说前端设备的信号处理质量体现了整个系统信号质量的终极水平,而该有线电视系统属于小型系统,故前端设备的投入应占有较大比重。 系统前端的有源器件采 用一宽带放大器。 分配、分支器等无源器件均 采用带宽较宽的元器件。 干线传输系统 把来自前端的电视信号传送到分配网络,采用单向射频放大器。 用户分配网络 系统网络结构:干线采用星 —— 树状结构。 信号在前端分路,每路信号直接通往一台单向干线放大器。 采用星树结构设计的优点是可有力保证系统使用和管理上安全可靠,并有利于将来升级为多功能信息网络。 第 、 系统设计说明 本次我公司设计的包括卫星接收系统及有线电视系统两部分。 通过市有线电视网络送来的中央和个省市电视台的各套节目,均通过光纤送达位于酒店附楼一层的有线电视机房内,通过卫 星接收系统而来的卫星节目加上酒店内部的自办节目一并混入前端混合内送入酒店内部的同轴分配网,并通过同轴电缆电视传输系统将电视信号送到相应楼层的相应房间。 由于目前有线电视网络的节目源已经十分丰富,对于卫星接收系统,我们暂时只考虑了接收一颗卫星上的三套节目。 对于同轴分配网络,我们采用 860MHZ 邻频双向网络,前端根据贵方提供的统计表,共设计了 176 个终端盒。 第 、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系统简介 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工作分述如下: 电视节目由电视演播中心通过卫星地面发射站,用定向天线向太空中的卫星发射微波电视信号(上行频率 为 f1),卫星中的转发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变换等一系列处理,再用下行频率 f2 向地面服务区转发电视信号;服务区内众多的地面卫星接收站便可接收到电视演播中心发出的电视节目。 通常一个卫星上装有多达 24 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 如采用数字频带压缩技术,一个转发器就可容纳 6 套电视节目;这样,一颗卫星就可转发更多的电视节目。 频道划分 目前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 C 波段( ~)。 由于 C波段和地面通信业务共用,为了避免卫星电视信号对地面通信业务的干扰,卫星发射到地面 的功率通量密度要受到限制(一般 EIRP=36Dbw 左右),为保证接收图像质量,通常需要采用较大口径的天线( ~3 米),主要适用于集体接收(例如: CATV 系统)。 Ku 波段的特点是频率高,频率范围宽,信道容量大,它是卫星广播的优选频段。 卫星发射到地面的功率通量密度不受限制(一般 EIRP50dBW)。 加上信号波长短,同样口径天线的增益要比 C 波段高,从而采用较小口径天线( ~ 米)就能获得满意的图像,因此更适宜于个体直接接收。 这是世界各国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方向。 我国于 1995 年 11 月将开播的中央卫星电 视节目就是通过亚洲 2 号卫星 Ku 频段转发器进行转播的。 接收参数 亚洲 2 号 大型通信卫星(简称亚卫 2 号),定点于东经 度。 星上拥有 20 个 36MHZ 带宽, 4 个 72MHZ 带宽的 X 频段转发器( 55W)和 9个 54MHZ 带宽的 Ku 转发器( 115W), Ku 频段波束主要覆盖中国及其相邻国家与地区,其最大等效全向副射功率( EIRP)可达 53dBw,在中国版图的边缘 EIRP 可达 43dBw。 而 C 频段波束覆盖了北到俄罗斯,南到澳大利亚、东到日本、西到东欧北非的广大地区,覆盖了全世界 72%的人口,期波束中心最大的 EIRP 可达 40dBw。 目前我国河南、广东省分别在亚卫 2 号星的 C 频段转发器 3B 有河南、内蒙、青海、广西、湖南五个省的数字电视节目( MPEG IIDVB 标准);和 6B 上有福建、广东、湖北、江西、辽宁五个省的数字电视节目(采用MPEG IIDVB 标准)到 6B 转发器内(使用 SCPC 方式)。 亚太 1A 卫星 定轨于东经 134 度。 该星由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经营(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 亚太 1A 卫星采用与亚太 1 号相同瑾的星体( HS376),亚太 1A 卫星(主要性能见表 1 所示)同样拥有 24 个 C 频段转发器,其区域与亚太 1 号卫星基本 相同,即亚太 1A 卫星波束采用双线极化复用,单一波束覆盖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覆盖区包括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蒙古、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及南海诸岛、港、澳、台地区、东南亚。 亚太 1 号 ( APSTAR1)已于 1994 年 7 月发射投入使用,星上共有 24个 C 频段转发器,轨道位置定在 138 度 E,卫星波束覆盖范围与亚太 1A 基本相同(除在印度区域的 EIRP 较弱之外),该星已于 1994 年 9 月 15 日开通商业服务,目前星上转发器已满负荷运行。 亚卫 2 号 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 MM7000 型卫星,由香港亚洲卫星有限公 司经营。 主要用于向亚洲区域各国提供广播电视和各种商业通信服务,星上装有 24 个 C 频段和 9 个 Ku 频段转发器。 该星由亚洲卫星有限公司和美国马丁公司进行测控,卫星定点在东经 度地同步轨道上。 第 、 有线电视子系统 传输体制:邻频传输 技术指标分配 前端,干线,分配网络依据国标 GB651086,按下表进行指标分配。 指标名称 国标 用户 前端 干线 分配网 C/N(db) 43 45 50 CSO(db) 54 55 65 60 58 CTB(db) 54 55 75 65 61 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 项目 设计值 载噪比( C/N) 44 交扰调制比( CM) 47 载波互调比( IM) 58 系统节目规划 节目套数在业主不需购买机上变换器的条件下,可收看 30 个频道电视节目和 5 个调频节目。 第 4章 公共广播系统 第 、 概述 公共广播系统的目的主要是为 ******酒店内的餐厅、走道、园区等公共场所等提供音乐欣赏、广播通知以及消防广播服务,酒店内各处的扬声器均需在公共广播系统的控制下播放音乐、歌曲和紧急事务广播,为整个酒店营造一个轻松、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此次 ******酒 店公共广播系统我们推荐在国际上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著名品牌 美国 DSP 公司的广播产品。 第 、 设计依据 1. ******酒店建筑平面图; 2. DSP 在全球机场、酒店、办公楼及商场广播系统设计的 30 多年的丰富经验; 3. 国际《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4. 国际《民用建筑消防报警设计规范》; 5. 中国消防规范。 第 、 基本功能 按照广播设计规范,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 ******酒店的公共广播系统,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广播。 背景音乐 在特定时间段,可选择播放一些有特点的音乐以舒缓酒店员工工作压力、提高劳动效率增进亲切感、同时向酒店客人播放背景音乐 ,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 平时可由定时器进行定时播放 /关闭背景音乐,无需人工控制。 业务广播 ******酒店的公共场所有时会有一些特别的广播,如播送通知、寻人及团队活动等,此时需要通过业务广播系统,将所需要的广播内容送到指定的楼层区域。 紧急广播 紧急广播为最优先级广播。 当遇到特别事故或火灾时,广播系统能把避难诱导信息播放到相关楼层区域,引导大楼的客人及所有人士安全脱离现场,系统能够根据消防报警系情况,进行手动强切广播,以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 、 系统组成 广播系统由音源部分、多输入前级放大部分、功率放大 部分、以及扬声器终端等组成。 广播源来自激光唱机、录音卡座、收音机、智能遥控话筒等。 广播源分三个优先级:  最高优先最紧急广播。  第二优先是业务广播。  第三优先是背景音乐。 广播系统:吸顶扬声器: TOA: PC1863; PC646R; Philip: LBC3041/02。 墙挂音响: TOA: BS677B; Philip: LHM0606/11。 扬声器的布置,严格按照规范设计。 众多的扬声器产品,为适应种类环境的设计提供了方便。 根据不同场所,选择相适应的型号、规格的扬声器;按不同的环境噪 声要求,确定扬声器的功率和数量。 保证在有 BGM 的区域,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 70dB 或背景噪声 15 dB。 消防广播则要求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25 米,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 3W,餐厅、娱乐场所音量大小可控制;商场、书店、 证券公司和写字间的扬声器可分别控制。 第 、 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根据 ******酒店的主要特点,以及园区室外绿化区的分布,我们进行本次公共广播的系统设计。 在园区室外绿化带内,我们暂设计了 16 只室外草坪音箱;对大厅、过道、办公、宿舍、娱乐等区我们初步考虑了 100 个吸 顶式喇叭, 10 个壁挂式喇叭;在产品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