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企业民主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内容摘要:

能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和渠道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诉求;而且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需要由雇主与职工双方共同协商和决定。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公正有效的协调劳资双方的机制和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正是以尊重大多数人意志为原则,有效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求大同存小异,使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建立起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因而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也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 维 权理论 现代维权观认为,维权,即维护主体应有的权力。 这些权力 5 是法律赋予的,是主体应该享受的。 之所以没有享受,主要是为人所剥夺。 而出现这种剥夺,主要是主体对于自身权利了解不够,无法有效地享有自身的权力。 为此,需要对主体进行增权或充权。 增权有宏观增权与微观增权两个层面。 宏观增权是指对群体权力的充实与增加,微观增权是指对个体权力的充实与增加。 增权有个体自身的主动增权和外力推动两大模式。 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中,由于企业的逐利本性,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经常拖欠工资、随意加班加点甚至无视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等规避国家法律、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给职工本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因而从源头上构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外力推动和制度保障为职工主动增权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渠道,不仅是职工表达其合理利益诉求的实际需要,也是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和消除企业的逐利本性,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关于企业民主管理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职代会制度的性质和定位 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代会 制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 首先,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再次强调民主管理的地位。 即它是我国社会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我国职工(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我国工会开展工作的基本手段,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 其次, 对职代会性质应当从多个角度来概括,我们可以界定为:职代会 是以职工广泛参与为特 6 征、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以集体协商为基础、以协调利益关系为核心内容、以规范的民主程序为保障的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再次,基于此种认识以及 职代会在事实上已成为所有企 业的民主管理形式,目前我们 应逐步淡化“权力”和“机构”的表述, 从原有的民主管理权力机构逐步转为职工参与沟通的制度平台,在定位上可以明确为:职代会是 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 合理设置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制度发展的职代会职权 职代会的职权是企业职代会制度的核心,上海的职代会制度发展至今,遇到了很多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非常有必要从“调整、充实、创新”的发展理念出发, 对职代会职权进行调整,即: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职权内容和职权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充实适应企 业运作方式和职工利益需求的职权内容和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对职权进行创新,创立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凸现民主管理精髓的职代会新职权。 就今后发展趋势而言, 职代会职权的调整方向应该为:一是扩大职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状况的知情权;二是严格民主审议的程序,强化审议建议权;三是拓宽职工对企业各项事务的民主参与权;四是完善企业集体合同和规章制度的审议通过权;五是落实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决议履约情况的监督权。 当然, 职代会最基本的职权应该为三项,即知情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监督检查权。 理顺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健全,国外企业管理理念的逐步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