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专业剖析报告参考模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术 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光伏产品系统设计 06 电气智能技术技术员 3 36 电工基础、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光伏产品系统设计 07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3 36 电工基础、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 08 太阳能利用工 3 36 太阳能应用技术 09 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 3 36 专业建设规划 从全国高职院校 开设专业情况 来看,培养定位主要面向光伏材料、光伏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方向。 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图 5 我国光伏专业方向情况 表 3 我国开设光伏类院校情况 时间 学校 专业方向 20xx 年前 新余高专(新余学院) 光伏材料、光伏发电 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材料、光伏发电 20xx 年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发电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材料 江西蓝天学院 光伏材料 渤海大学 光伏材料 杨州职业大学 光伏发电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发电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发电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发电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光伏发电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一体化 根据岗位需要, 我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将设 光伏发电和光伏应用 2 个专业方向。 光伏应用方向是从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角度出 发,向光伏产品系统设计进行延伸。 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即光伏电池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岗位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上采用 “校企循环、工学交替” 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图 6 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三层次培养目的,就是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我们把学生技能培养分为 3 个阶段或3 个层次, 3 层次能力培养主要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 7 三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三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实现学生在技能上从生产操作型技能向生产技术管理岗位跃迁的技能。 三层次技能分别是:基础操作岗位技能、初次就业顶岗技 能、岗位跃迁技能。 例如在光伏电池生产岗位中,我们将培养光伏电池生产操作技能、光伏电池生产线管理技能(通过前期的操作技能培养,结合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学习,达到该技能的掌握)和光伏电池生产管理技能(能从事光伏电池生产安排、生产技术管理)。 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岗位中,我们将培养光伏发电系统施工技能、光伏发电系统项目施工管理(助理工程师)和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实施管理技能。 在人才 培养过程中,基础操作岗位技能主要通过暑期及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完成。 初次就业顶岗技能主要通过前期的基础操作技能结合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在参加工作 0~ 2 年时间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 通过在 3 年内完整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职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实现岗位的跃迁,从操作技能向市场技术管理技能进行转变。 ( 二) 课程体系 ( 含 7 个分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素质与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为重点, 体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在对新能源相关领域工作过程与内容的广泛了解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新能源(风能与光伏发电)行业所具有的主要工作岗位、所涵盖的技术与管理知识、以及对高职毕业生的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学习内容,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进行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 设计的关键是通过对本行业所涵盖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抽象与整合,将自然形成的工作过程序列,与学习过程中学生循序 渐进的认知心理顺序对应起来,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课程体系 结构 如图 21 所示。 图 21课程体系结构图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企业、人才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面向企业和职业岗位,并对主要岗位内容进行分析,通过企业的一线岗位及施工和企业专家访谈对岗位能力分析进行分析,得到典型工作过程和职业工作任务分解,并通过归纳总结得到学习领域课程。 职业能力分解 第四阶段 拓展能力培养 系统维保与 改造能力 工程实施能力 电厂设备安装调试、改造 设备测控与分析 依据能力 进阶规律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新能源应用技术 组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选型 系统方案设计与验收 安装工 程预算 系统安装 工艺与运行 电气 CAD 实用技术 第二阶段 核心能力培养 第三阶段 综合能力培养 电工电子电力电子技术 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 电力系统集成与并网技术 专业技能实训 风能及光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基础技能 实训 设备安装与 运行能力 初步设计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