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维护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务支撑系统中完成内部光路业务、数据中继电路、交换中继电路、信令电 路等业务受理。 :网络维护部门在资源方案及配置系统中完成内部业务(光路)、数据中继电路、交换中继电路、信令电路等的工单配置,并下发业务调度单。 :网络建设部门、网络维护部门接收配置工单后进行调度,并粘贴资源标识;若网络调度为按单施工,则工单施工完成后直接回单;如工单施工涉及与原资源配置工单信息变动,则工单施工完成后回单的同时,向网络维护部门上报更换的资源信息。 :网络维护部门接收工单中资源变更信息后,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录入资源管理系统。 更新时限最长不超过2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网络排障 中资源数据动态维护 网络排障、抢险、割接等维护工作所引起的资源变更,临时占用资源造成资源变更 1天以上的,网络维护操作部门须在网络变更后 1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源数据及标识的更新工作,并及时将资源变更情况通知网络资源中心。 流程如下: (一)故障来源:指 10860号、网络监控维护中心受理客户投诉或日常监控中发现网络设备故障,或网络维护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在日常维护中发现网络设备障碍。 (二)故障排除:网络维护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处理故障, 若该障碍的处理不会引发网络资源数据的变动,则相关维护部门直接处理障碍;若该障碍 的处理会引发网络资源数据的变动,则先排除故障,再更新资源系统数据,然后做故障消障处理。 (三)资源更新:网络维护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完成故障处理后 1个工作日内更新资源系统数据并更换现场标识、标签; 并及时将资源变更情况通知网络资源中心。 第十二条资源纠错 (一)所有动因引发的网络资源数据变动均应遵循“先数据,后网络”的操作原则,对实际网络的操作必须要有工单依据。 网管系统、资源系统和周边应用系统数据保持同步和一致;同类数据避免多头维护,同一个设备、设施、通道配置、逻辑资源等网元在不同的系统中具有唯一标识。 (二 )网络资源数据的纠错管理必须遵循“集中管控,闭环管理,及时纠正,责任追究”的原则。 网络资源中心作为网络资源数据纠错处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纠错流程,对网络维护操作部门、建设部门等进行职责划分,确定对本地网络资源数据的纠错处理时限和责任,并建立纠错考核制度。 (三)维护操作部门为所属区域和专业网络资源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承担发现资源错误和纠错的责任。 在开展 网络建设、维护等工作中,若发现资源数据有错误时,应及时将错误信息申告给相应的专业资源数据维护人员和网络资源维护部门(指网络维护操作部门、客户服务调度 部门、客户端装维部门等,下同),一般情况下由资源数据维护岗人员核实后在资源管理系统中予以更改,并反馈申告人及网络资源维护部门。 若遇资源维护岗人员无权更改或属普遍性错误的情况,则应立即报告给网络资源中心协调处理,直至处理完毕。 流程为: :网络维护部门、客户服务调度部门、客户端装维部门、网络资源中心根据实际情况,派发需要其他部 门协助处理的资源纠错单。 :网络资源中心对资源纠错派单进行审核、问题追溯,并明确责任和处理时限要求。 :网络维护部门、客户端装维部门 、网络建设部门根据接收的资源纠错派单内容,安排人员开展资源数据核对采集。 :网络资源数据维护部门根据重新采集的资源纠错数据,完成资源系统的数据更新工作。 网络资源中心对资 源数据的纠错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并纳入资源巡检内容。 第十三条 日常维护作业计划 (一)作业计划制定:网络资源中心根据集团、省市公司管理要求和目标制定年度作业计划,明确作业项目、周期和执行标准。 并分解到相关部门及季度、月度,相关部门按月(季度)制定日常作业计划。 (二)作业计划执行:各网络维护部门、客户端装维部门、客户服务调度部门 、网络资源中心按照月(季度)计划要求完成日常作业工作,并汇总执行情况到网络资源中心。 (三)作业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和改进:网络资源中心对作业 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根据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第五章 资源管理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 第十四条质量评价指标 (一)新建工程资源入库及时率 指标定义:指工程资料在规定时限内录入资源管理系统的 完成情况。 计算公式:新建工程资源入库及时率 =统计周期内按时限要求完成资源入库的工程项目 /统计周期内工程项目总数*100% 说明:资源入库数据应包括相关的地址数据。 (二)入库数 据准确率 指标定义:指工程资源入库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计算公式:入库数据准确率 =抽检范围内资源管理系统中准 确的入库资源数据(包括设备和缆线实体、物理和逻辑链接)/抽检范围内的资源入库总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