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市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子测量系统等的采购合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投入使用。 ,社会培训 50 人次。 ,使学生参与新技术探索。 4名教师到联合办学企业学习生产管理技术 2月。 10次。 2人,并派 1人到西部职业学校支教。 预期目标 : 继续完善场景建设,深化场景 教学模式,把场景教学模式推广到多个专业。 验收要点: 《汽车钣金与喷涂》 1门实训课程的项目、学案设计。 ,并投入使用。 ,社会培训 100人次。 ,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投入使用。 ,与联合办学企业共同编写实训培训教材。 3名教师到联合办学企业学习生产管理技术 2月。 2人,并派 1人到西部职业学校支教 1篇论文。 8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 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承担教改任务等方式培养 1名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验收要点: 1人出国或高校进修培训,取得相应学习证书。 1次。 1门优质课程建设。 1门专业课学案的编写。 1次专业专题讲座。 预期目标: 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承担教改任务等方式再培养 1名专业带头人,实现 2名专业带头人优势互 补,共同引领专业建设和发展。 验收要点: 2人出国或高校进修培训,取得相应学习证书,培养 1名成为重庆市级名师。 1次。 5名“双师型”教师,完成实训室的制度建设 1套。 1次专业专题讲座。 1门专业课学案的编写。 1门优质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高校进修,培养 2名骨干教师,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教学骨干作用。 验收要点: 2名教师到高校培训汽修技 术和 企业挂职锻炼 2个月,签订协议书。 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门优质课程建设 1门教材编写。 预期目标: 继续培养骨干教师 3名,提高职业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 验收要点: 3 名教师到高校培训数控技术和 企业挂职锻炼 2 个月,签订协议书。 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门教材编写。 3.“双师”型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 15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在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85%。 验收要点: 1个月。 1~ 2次,并提交总结报告。 1门课程教材开发。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 15 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使在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以上。 验收要点: 1个月。 1~ 2次,并提交总结报告。 3. 全部专业教师取得汽车类技能等级证书。 1门课程教材开发。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从机械 行业聘用 6名兼职教师,改善专业教师结构。 验收要点:。 6名兼职教师。 、对兼职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16学时 /周的教学任务。 预期目标: 从机械行业再聘用 6名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6名兼职教师。 、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16学时 /周的教学任务。 预期目标: 根据 专业发展的需求,组织教师进行研究生学历培训,以此提高学校师资水平。 验收要点: 1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 预期目标: 继续探索教师学历提升办法,进一步完善教师学历提升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1.引进企业联合办学 预期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创新,引进 1家企业到学校联合办学,实现工学结合。 验收要点: 1家企业联合办学。 ,能为学校创收。 企业培养员工 50人。 预期目标: 深化联合办学,建立双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引进 1家企业到学校联合办学,实现工学结合。 验收要点:。 100人次。 1次。 9 建设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预期目标: 密切校企关系,新建校外实习基地 4个。 制定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相关文件,创建良好的校外实习环境。 验收要点:。 ;。 预期目标: 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新 增 4家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4家企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有顶岗实习协议。 ;。 制 预期目标: 与行业、企业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用工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家庭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验收要点: 、企业、学校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行为评价机制。 、企业、学校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评价机制。 3.建立以技能鉴定为主的等级技能评价机制。 4.建立以企业为主的 岗位评价机制。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验收要点: 、企业、学校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行为评价机制。 、企业、学校相结合专业技能评价机制。 3.完善以技能鉴定为主的等级技能评价机制。 4.完善以企业为主的岗位评价机制。 10 数控技术应用 重点支持 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 支持 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负责人 喻春林 建设内容 20xx 年 10 月至 20xx 年 10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xx 年 10 月至 20xx 年 10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预期目标: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2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00人。 预期目标: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4家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 200人。 预期目标: 由行业人员、学校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小组,构建以适应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并开发 校本 教材。 验收要点: ; 《 机械制图 》 1门课程标准; 《 机械制图 》 1本 校本 教材。 预期目标: 由行业人员、学校教师合作,完善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并开发 校本 教材。 验收要点: ;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门课程标准;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种 校本 教材。 预期目标 : 企业与学校共建教学场景,进行场景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验收要点: ;。 18点 CAXA网络 DNC、氩弧焊机的招标工作采购合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 ,并投入使用,建成教学场景; 2次; 1人,并派 1人到西部职业学校支教; 1篇论文。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1门实训课程的项目设计。 预期目标 : 继续完善场景建设,深化场景教学模式,把场景教学模式推广到多个专业。 验收要点: ; 1个空气压缩站的建立; 2台数控铣床、 4台加工中心和 4台普通车床以及机床附件的采购合同,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投入使用; 50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1台; ,与联合办学企业共同编写实训培训教材; 2人,并派 1人到西部职业学校支教; 2篇论文。 《 数控车床编程实训 》 1门实训课程的项目设计。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 通过外出学习、培训、承担教 改任务等方式培养 1 名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验收要点: 带头人 参加国外学术交流或职业教育理论培训 1次; 1门专业课学案的编写; 1次专业专题讲座。 预期目标: 指导和培养 5名“双师”型教师,完成实训室的制度建设 1套。 验收要点: 1次专业专题讲座; 1门专业课学案的编写;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高校进修,培养 1名骨干教师,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教学骨干作用。 验收要点: 1名教师到高校培训数控技术和到企业挂职锻炼 2个月,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1门 校本 教材编写。 预期目标: 继续 跟踪 骨干教师 的校本教材编写情况。 验收要点: 1门 校本 教材编写。 11 3.“双师 型 ” 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 4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在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85%。 验收要点: ,每人时间不少于 1个月; 1~ 2次,并提交总结报告; %专业教师取得相关职业岗位的 专业职业资格证和等级证书; 1门专业 校本 教材开发。 预期目标: 通过企业锻炼、专业培训等方式培养 6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使在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以上。 验收要点: ,每人时间不少于 1个月; 1~ 2次,并提交总结报告; %专业教师取得相关职业岗位的专业职业资格证和等级证书; 1门专业 校本 教材开发。 师资 队伍 建设 预期目标: 从机械行业聘用 7名兼职教师,改善专业教师结构。 验 收要点: ; 7名兼职教师;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的培训; 16学时 /周的教学任务。 预期目标: 从机械行业再聘用 8名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验收要点: ; 8名兼职教师;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的培训; 16学时 /周的教学任务。 预期目标: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组织教师进 行研究生学历培训,以此提高学校师资水平。 验收要点: 1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习。 预期目标: 继续探索教师学历提升办法,进一步完善教师学历提升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引进企业联合办学 预期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创新,引进 1家企业到学校联合办学,实现工学结合。 验收要点: 1家企业联合办学。 50人。 1次。 预期目标: 深化联合办学,建立 双方共赢的长效机制。 验收要点: ,制定共赢机制。 50人次。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预期目标: 密切校企关系,新建校外实习基地 2 个。 制定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相关文件,创建良好的校外实习环境。 验收要点: 2家企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 预期目标: 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新增 4家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4家校外顶岗实 习基地,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 预期目标: 与行业、企业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企业用工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家庭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验收要点:。 、企业,学校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行为评价机制。 、企业、学校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评价机制。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