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管理咨询策划研究方案扬州市“十五”及20xx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内容摘要:
淡薄,缺乏现代化经营意识;( 2)物流配套设施落后,信息电子化运用水平低;( 3)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不够,竞争力低。 二、商贸流通业、市场发展概况 1. 扬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 就扬州市而言,商贸流通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 1)商贸流通业平稳发展;( 2)对流通行业的投资稳步增长;( 3)市场建设进展良好。 2. 扬 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概况 截至 1999年底,扬州市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 39个,分为粮食、蔬菜、水产品、果品、肉禽蛋和花木等几大类(其中,成交额过亿元的有 5个), 1999年成交额 ,占全市市场成交额的 %。 另有亿元以上、 5亿元以下大中型农贸市场 15个。 3. 商业流通企业调查分析 ( 1)商贸流通业企业物流运作情况分析 ① 商贸流通业企业进、发货运输方式调查 公路以及公、水联运是目前扬州市商贸流通企业进、发货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总共承担了 90%以上的货运量。 其中,公路运输方式由于自身 在短途运输时效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在运输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 ② 商贸流通业企业外包物流服务项目调查 商贸流通业企业外包物流服务业务还主要集中在传统项目,比例最高的项目仍然是运输服务,其次在市内配送和外包仓储服务方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物流总代理、代理报关等高增值、综合性服务方面所占比重极小。 ③ 商贸流通业企业进、发货物流服务基本情况调查 总体上看,商贸流通企业目前选择自理物流业务的比例还较高。 在发货方面,全部自理的比例接近 50%。 进、发货选择部分外包第三方,部分自理的比例也较高,而选择全部交由第 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比例还很低。 ④ 商贸流通业企业物流设施利用情况调查 目前商贸流通业企业多数情况为满足生产自己保有或者租用仓库设施,被调查企业仓库利用率比较高,平均达到 50~ 70%。 但仓储条件普遍较差,包装与搬运设施的建设远未达到一定水准。 选择全部自理物流业务的企业其企业车辆运输空驶率明显高于选择部分自理物流业务的企业,运输效率不高。 ( 2) 商贸流通业企业物流满意程度分析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 “ 第三利润源泉 ” 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 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及时配送的观念已经被企业普遍接受,同时企业的注意力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包括仓库保管、包装加工、构建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再设计等综合物流服务上来。 4. 商贸流通业业现状问题分析 ( 1)商贸流通市场建设 扬州市目前商品市场的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和自发性,具体表现在: ① 市场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建设力度还不够大,规模依然偏小,许多适宜办市场的资源还未得到利用,未充分挖掘本地区资源优势、产业优势 和交通优势,且未主意与周边其它市场实现优势互补。 ② 市场的层次依然偏低,布局不够合理,重点不够突出。 ③ 市场功能单一、管理粗放、设施简陋等现象普遍存在,市场集散规模小,辐射能力弱。 ④ 在交易方式上,仍然以摊位制实物现货交易为主,且多数实际以零售为主,总代理,总经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普遍尚未运用。 ( 2)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主要问题 ① 农产品批发市场总体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不出扬州市区、县,还没有形成有全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区域流通市场。 市场的数量也偏少,且分布不均。 ② 缺乏为 产前、产中配套服务的各类专业市场。 ③ 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④ 市场机制不活,市场的企业化管理格局尚未形成。 5. 商贸流通业发展思路 扬州市商贸流通行业正处在稳步发展之中,十五期间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切入点,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 1)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2)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 3)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4)重点培育大市场,加快提升品位、档次。 第四节 扬州市典型企业物流业发展 现状分析 一、扬州邮政物流分局 扬州市邮政物流现阶段存在的优势包括: ( 1)拥有以汽车为主,多种运输手段相结合,组织严密、规模较大的干线运输网络。 而且自身拥有 6层每层 2020m2 的仓储大楼,可以提供要求有温度、湿度特殊要求的仓储室。 ( 2)扬州邮政拥有覆盖城乡、布局较密的网点和规模较大、品牌统一的物流配送网络。 ( 3)已建成 IT技术与实物网融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营业网点、电话、互联网等广泛的接入渠道和较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 与优势相比,扬州市邮政物流也存在发展上的不足: ( 1)扬州 邮政局地理位置位于市区邗城大道边上,市区日趋繁忙的道路交通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2)扬州邮政分局在开发区的面积远远不足其作为物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3)扬州邮政分局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运输项目,基本无增值项目,要想作为扬州物流企业的领头羊,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 二、扬州港 扬州港现阶段优势包括: ( 1)扬州港作为全市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理所当然成为扬州物流的交接点、扬州市港口物流园区的重要支撑和与国际物流接轨的窗口。 ( 2)扬州港作为全市最大的木材与磷矿的集装箱进出口基地,港口货物货物吞吐量与外贸货运 量逐年递增,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 扬州港现阶段不足包括: ( 1)扬州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港口码头泊位紧张。 扬州港现有固定式万吨级泊位总长 370米,只能同时停靠两艘万吨级的国际航行船舶,严重影响了吞吐能力。 ( 2)扬州港机械设备不足,堆场不足及场地硬化程度不够。 ( 3)信息化程度较差,可以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建立市区公共信息平台、数据处理网络、 GPS卫星定位系统。 三、扬州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医药集团物流的优势包括: ( 1)扬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高起点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可以较好地顺 应建立医药流通新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规范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新秩序。 ( 2)扬州医药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已经初步在其总部及各部门配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 ( 3)扬州医药通过添置各种车辆,充实运输力量,利用扬州及周边地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公司健全的供应、销售网络,并计划建立统一的、符合 GSP标准的医药仓储系统,初步实现仓储、销售、供应现代化、规范化。 现阶段不足包括: ( 1)扬州医药连锁店现有经营范围仅仅覆盖整个扬州市域,但要覆盖整个苏北地区以及辐射安徽等 地仍需要在未来年扩大其经营范围,推进连锁布点。 ( 2)企业各种运输车辆在扬州医药同行中位居前列,而仅仅作为企业自身配送车辆,由公司自身负担与现代物流理念很不适应,可以考虑逐步放宽企业车辆的运输范围,让其逐步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最终从企业中剥离出去。 四、中远物流扬州分公司 现阶段优势包括: ( 1)涉足物流与货代业较早,积累了大量的从事第三方物流方面经验。 ( 2)统一的总公司规范管理,在全国各大城市布有网点,在从事第三方物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阶段不足:由于扬州港作为扬州物流发展的基础, 不能适应扬州物流业发展的要求,这一点也制约了中远物流及其它中外贷企业在扬州的发展。 第五节 物流基础信息平台现状 一、扬州市信息资源现状分析 1997年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五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是起步阶段的基础性工作,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1. 网络建设与硬件设备更新较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滞后,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有些方面投资效果不明显,造成资源浪费; 2.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强的骨干 企业和名牌产品,信息咨询服务业技术含量较低,软件业发展步子不快; 3. 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上网数目虽然增长较快,但上网后效果尚不显著,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4. 地区、部门之间信息化工作很不平衡,重大项目投资缺少人才和资金的支撑,成功的示范工程或产业项目较少。 二、扬州市物流信息平台现状分析、评价 1. 扬州市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市场已经形成 调查中大多数企业都表达了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可以说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市场已经形成。 2. 扬州市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扬州市政府近两年来积 极推进 “ 政府上网工程 ” 和 “ 企业上网工程 ” ,扬州市的公共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大环境。 ( 1)公用信息平台 “ 新浪扬州站 ” ( “ 扬州热线 ” ( )、 “ 扬州企业信息台 ” ( )、 “ 扬州市政府 ” 和 “ 扬州热线 ” 等公用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服务,并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人才培养方面为专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前提。 ( 2)物流企业自建信息平台 扬州市良好的信息大环境已培育了部分企业 自建的物流信息平台。 全市已有 8000多家企业上网,这些生产流通企业的信息就是物流网络的信息源或直接就是整体物流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 3. 现状信息平台存在对物流发展的制约 目前的物流信息平台远远不能满足对物流信息的需求,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投入较少,仍需加大建设力度。 ( 1)缺少一个专业的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物流企业自己信息网络的拥有率较低,使用效果不理想;( 2)物流人才尤其是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应用软件的开发人才欠缺;( 3)政府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指导规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扬州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的几点建议 1. 加大政府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力度; 2. 把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纳入城市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统一规划; 3. 继续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物流业与信息业的合作联合。 第四章 扬州市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策略 第一节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 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 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 2. 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3. 物流技术装备落后;4. 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5. 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 三、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特点表明,物流活动的领域及方式仍在不断的拓宽和发展之中,这种拓宽和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 物流范 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2. 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 3. 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节 扬州市物流发展条件和要求 一、发展物流园区的基本条件和时机 1.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要素是发展物流园区的首要条件。 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一个地区内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时,是大力发展物流业的最好时机,当第二产业比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时,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人均 GDP超过 4000美元也是衡量是否具备发展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 扬 州市 2020年各产业比重分别为 : : 38,参照国外经验应处于大力发展物流业的阶段。 2. 基础设施条件 到 “ 十五 ” 期末,扬州市将实现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结,为发展物流业提供很好的基础设施。 3. 政策环境 在规划建设一个物流园区的初期,一定要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考察这个地区是否具备了对发展物流园区宏观的政策支持导向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此外,政府应该将物流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而不仅仅是行业归属问题,最好能有一个固定的代表政府的专门协调机构来贯彻政府对物 流园区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 4. 人才环境 扬州是全国科教兴市的的先进城市,目前拥有 6所高校,各类普通中学和技工职业中学70多所,科研机构 38个。 全市不仅劳动力数量很多,而且素质较高,具备良好的物流发展人才环境和条件。 二、扬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和要求 1. 适应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 2. 在江苏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找切入点; 3. 充分利用扬州市独特的交通优势; 4. 提升扬州市作为苏中地区工商业枢纽的有利切入点; 5. 适应现代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和加速改造扬州市传统物流业的客观要求; 6. 通过供应链再 造推进区域产业链的整合和电子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扬州市物流园区发展与周边城市的协调 一、扬州市在长江三角洲的区位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江苏段的北岸,西邻安徽省的东南部,北揽广阔的江淮平原,是长江三角洲超大型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有着发达的水系和便捷的陆路交通。 二、扬州与周边城市比较存在的优势 1. 良。物流行业管理咨询策划研究方案扬州市“十五”及20xx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