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rfid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服饰企业快速、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议方案内容摘要:

独立的数据库来进行管理这些最原始资料。 ⑤ 业务数据生成:将实时的原始数据通过多层解析形成与业务处理相关的数据,如将 RFID 标签解析为具体的物料,将 RFID 读卡器解析为具体的位置,再结合时间顺序,将某RFID 标签依次经过多 个读卡器的数据,解析成为某物料的工艺处理过程。 ⑥ RFID 应用系统:利用前面生成的业务数据,开发相应的系统,以实现对业务和作业管理,如物流监控、作业调度、进度监控等。 ⑦ 应用系统接口:向信息系统如 ERP 系统及时反馈物流数据,为 ERP 制定准确的计划提供现场数据。 图 基于 WEB 的供应商协同工作平台框架 西服缝制过程物流示意图 缝制生产 RFID 读写器布置方案 图 基于 RFID 技术的生产及物流管理系统结构 图 基于 RFID 技术的分销管理系统结构 图 西服缝制过程物流示意图 附注:传统服装生产车间管理问题 ( 1)管理工作量大 服装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据调研旺季时企业在制品有 13000 件左右,淡季时在制品有 7000 余件,平均分配到每拉,每天在制品约有 2020 件左右,按每个随工单包含 5 件计,每天每个拉的管理员需要处理 400 个随工单,同时一条拉上有员工 40 余人。 可见管理员仅员工计件统计一项,就需要处理 16000 条信息,估计需要几个小时,还不包括质量问题统计、在制品管理、生产进度管理 等内容。 ( 2)实时性差 由于车间主要采用在随工单上作手工记录的方式,其统计的原始凭证是随工单和质量问题记录单,因此只能在西服全部缝制完成以及交接班时,才能进行批量数据汇总和统计,无法实时准确地掌握车间现场。 ( 3)信息不畅通 目前在裁剪车间打印随工单时,已指定了具体缝制的生产线,并在缝制完成或者流转到熨烫车间之前才能向信息系统反馈实际完成情况,信息反馈存在着较大的滞后。 也就是说在计划下达到车间后,存在着信息的断层或盲区,对生产计划制定的合理性有一定的影响。 ( 4) 订单跟踪困难 由于一个订单或计划往往对应着多个随工单、每个随工单对应着多件西服、在制品分散在各车间各拉的各个工位中、生产统计存在滞后等原因,造成无法对订单或计划进行跟踪,即难以随时了解订单或计划的进度。 ( 5)信息利用率不高 随工单和质量问题记录单是缝制车间的主要信息来源,其数据主要用于员工的计件及工资计算,如何更好地将这些信息用于车间管理中,提高上述数据的利用率,是目前公司缝制车间管理存在的提升空间。 附: 对于服装而言,产品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极强且产品更新变化快,品牌服 装行业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是最适合应用RFID 技术的行业。 在全球各行业纷纷试水 RFID 的当口,世界服装产业亦涌现出如 Gap、贝纳通、 Prada、 Levis、Gargeur 等 RFID 技术的直接受益者。 他们围绕 RFID 技术所展开的种种探索与尝试必将为服装行业 RFID 的规模化应用起到试金石的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