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栽培管理技术论文内容摘要:

的不断下降,根的生长活动逐渐转弱,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4 直至地温降到 4℃以下停止生长。 2. 6 年生长发育的十三个时期 我国中原地区的花农,习惯把牡丹从开春萌发至秋末落叶休眠的生长发育年周期,细分为十三个时期。 2. 6. 1 萌芽期 我国中原地区的二月中下旬,在平均气温稳定在 3~ 5℃时,越冬鳞芽开始膨大,并逐渐绽裂。 2. 6. 2 发芽期 三月上旬,气温达 6~ 8℃,鳞芽尖端涨裂,俗称“蚊子咀”,露出鳞芽,俗称“蚂蜂翅”。 花芽则可看见花蕾尖,多呈土红、黄绿、暗紫等色。 2. 6. 3 现蕾期 三月中旬,气温达 10℃左右,花蕾长出鳞片包,茎上叶序基本形成,花蕾直径 1 厘米左右,幼枝长 3 厘米左右。 2. 6. 4 小风铃期 三月下旬,当年新枝长至 10 厘米,叶片叶柄紧靠新枝并随茎直立生长,并逐渐展开。 花蕾直径一般在 ~ 厘米之间,和“小风铃”大小相似,传统称为“小风铃期”;在此期间,气候常忽冷忽热,变化异常,有些不抗寒的品种,易爱冻害,花蕾停止生长或发育不良 ,出现只长雄、雌蕊而无花瓣的异常现象。 2. 6. 5 大风铃期 四月上旬,当年新枝长至 15 厘米左右,叶柄离开新枝斜伸,叶片平展,由暗红转为绿色带紫晕;花蕾(除短颈品种外)高于叶面之上,直径一般为 2~ 厘米,内部组织器官发育已经完成。 2. 6. 6 园桃透色期 大风铃期后 5~ 7 天,花蕾已基本发育成熟,圆满硬实如桃形,萼片下垂,并逐渐完成着色过程,从花蕾顶端可看出花的颜色。 这时当年新枝长势极慢,达到 20 厘米左右后,一般不在伸长。 2. 6. 7 开花期 四月中下旬,“谷雨”前后,气温稳定在 17~ 22℃时,花蕾 泛暄(发软)绽开,至花瓣的凋谢,称为“开花期”。 在此期间,常会出现一段明显的回暖气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5 最高气温可达 25℃左右,促使牡丹花蕾很快开放。 2. 6. 8 叶片放大期 五月上旬,花凋谢后,叶片迅速放大,习称“叶片放大期”。 此时叶片增大增厚,颜色加深,呈绿或深绿色。 2. 6. 9 鳞芽分化期 随着花的凋谢,叶腋间已孕育着新的鳞芽,五月下旬至七月底八月初,鳞芽开始分化。 在此期间,营养生长相对变慢。 2. 6. 10 种籽成熟期 八月初,骨 果由绿变黄,呈蟹黄色时种籽已经成熟,可进行采收;若收获过晚,果角部分开裂,种籽呈褐色或黑色,成熟过度,难于发芽。 2. 6. 11 花芽分化期 进入八月中旬,花芽分化加快,九月上旬至 10 月中旬一般品种花芽已基本分化形成,芽外观饱满光滑圆润。 此时只要有适当的方法措施(低温或激素解除休眠),便可进行催花。 此时根部迅速萌出新根。 2. 6. 12 落叶期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叶片逐渐变黄,形成离层而脱落。 2. 6. 13 相对休眠期 十一月中旬,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进入相对休眠期,翌年二月中旬 ,“雨水”前后,又开始萌动生长,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3.繁殖技术 3. 1 繁殖 牡丹的繁殖,可以采用分株、嫁接、播种、压条、扦插等多种方法。 其中以分株、嫁接和播种法最为常用。 3. 2 分株法 该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旺盛,分株后的植株开花较早,但仍需2 年- 3 年后才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特性。 分株法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 但繁殖系数较低。 3. 3 播种法 主要用于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种。 牡丹种子于 8 月下旬开始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 (论文 )说明书 6 熟,当果皮变成棕黄色时采收。 由于品种不同,成熟期有早、晚,应分批用收,果实采后放 在阴凉通风处或置于室内摊晾。 待种皮变成黑色, 突果自然开裂时,即可将种子剥出,晾 2 天 3 天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 9 月上旬左右。 3. 4 压条法 因压条部位不同可分地面压条和空中压条。 ① 地面压条 压条时间一般在 5 月底、 6 月初花期后,选健壮的 2 年 3年生枝向下压倒, 在当年生枝与多年生枝交接处刻伤后压入土中,并用石块等物压住固定,经常保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