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手册内容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 科 (培训) 负责全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计划和落实。 负责全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效 果评估。 人力资源 科 负责全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管理。 负责全矿操作岗位人员的合理配置。 负责全矿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 安全管理科 组织有关人员抓好全矿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工作。 负责监督、检查全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有权做出相关处理。 经营管理科 — 10 — 负责全矿经营计划的下达、编制、会审,对全矿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 负责全矿三 个体系的运行情况的检查 负责全矿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全矿数据分析管理工作。 负责编制和监督落实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并统计全矿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 煤管科 负责全矿煤质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煤质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考核罚款。 负责煤炭装运及储煤场的日常管理。 负责煤炭销售计量工作。 办公室 负责全矿文件发放和车辆运行登记,上级文件的上传下达及上级人员的 招待。 武保科 负责办公区、矿区的治安保卫工作,保护公共及私人财产安全。 负责全矿的消防管理工作,确保矿井财产设施的安全。 负责后勤(外委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 确保其职责范围内的后勤服务。 通风科 贯彻落实本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指示要求。 按照本质安全的相关要求设计编制矿井“一通三防”实施方案。 基层各单位职责 综采队、综掘队 、维修队 认真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并确保机电设备和作业环境达 到本质安全相关要求。 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员工本质安全日常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本质安全。 — 11 — 机电队 负责矿井系统排水、供电、绞车、主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做到设备安全运行,各种保护装置灵敏可靠,各种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负责本单位员工的安全教育,杜绝不安全行为,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本质安全理。 负责全矿机电设备设施的维修,加工改造小型零部件。 运输 队 负责全矿 井斜井提升及原煤运输工作。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运输设施的管理。 通风 队 落实“一通三防”的相关要求,为本质安全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负责全矿巷道维修、文明生产、“一通三防”设施及供、排水管路维护等工作。 负责矿井风量鉴定,瓦斯的检测和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 负责矿井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负责矿井生产期间通风、供排水、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工作。 胶轮车队 负责 无轨胶轮车的日常管理及使用、维修。 规范无轨胶轮车司机的运输管理,合理调派各种车辆,做好车辆日常保养工作,保证车辆达到本质安全状态,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物业总公司 (外委) 负责全矿环卫、绿化、餐饮、住宿、浴池、宿舍等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为员工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负责锅炉运转及维修。 供应 科 负责物资的采购、发放、保管等工作。 负责供应合格和完好的物资,做到设备的本质安全。 — 12 — 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管理。 负责火工产品的采购、保 管、发放等管理工作。 体系范围 主题 本手册规定了 梅花井煤矿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范围,阐明了本矿的管理方针和目标,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从事安全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有关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通过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有效控制各项生产和支持性活动的人-机-环-管风险,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绩效。 范围 梅花井煤矿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覆盖了 梅花井煤矿 所属各单位、部门。 术语定义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 故的情况。 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性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程序:为进行某项业绩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质安全文化: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并为广大员工所接 — 13 — 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 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纠 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对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 持续改进: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本 质安全管理体系 总要求 体系结构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五个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管理保障、管理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实施与运行流程 — 14 — 改进( Action) 检查( Check) 计划( Plan) 实施( Do) 体系持续改进 本质安全管理绩效测量(日常检查、管理审核、管理评审) 1. 管理层承诺: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及发布令 2. 成立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其组织机构并分配 职责 3. 本质安全管理主题、覆盖范围及术语定义 4.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要求和实施运行流 程 5.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文件、记录要求 1. 风险管理 2. 标准与措施管理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 4. 管理保障 5. 本质安全文化及班组建设 6. 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