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生产线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建议书内容摘要:

沙以及强镀较高的面层材料。 内外装饰 :围护墙采用轻质砌块墙体 ,门窗采用塑钢门窗 ,五面采用卷材防水保温屋面 ,内墙为水泥砂浆抹面 ,外喷白色内墙涂料 ,地面采用细石地面。 主要建 (构 )筑物结构类型 厂区总填方量为 1000 立方米 ,总挖方量为 1000 立方米。 生产区主要建筑单体预备车间、热镀锌车间、试验车间各一座 ,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其他辅助工程 ,其建筑等级均为二级 ,火灾危险性均为丙级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场地地质条件及地震烈镀 项目所在地位于黄河冲积平原 ,新第三系和第四系土层较厚 ,地下水丰富。 地层水平 ,垂直方向变动频繁 ,主要持力层为中细砂层 ,地耐力平均值fk120KPa,持力层中夹有薄层粘土及细砂层 ,项目场地内地势较平坦。 本项目所在地 XX 市地震基本烈镀为 7镀。 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 该厂地下水资源丰富 ,厂内打 800米深井 2眼 ,单井出水量约 4080m3/h,作为本项 目水源 ,满足用水量需求。 厂内供水采用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和消防供水系统 ,消防供水系统在厂区内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本项目新上 V600m3 工艺水罐一座 (其中消防水量 486m3不能动用 ),水泵及自动给水设备 HLS300 设置在工艺水处理车间。 排水工程 厂区生产、生活 ,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生产废水、设备冲洗水处理后直接排放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分离后排放。 供电、供热系统 供电系统 变压器采用双回路进线 ,来自城关变电站 ,电压等级 35KV,采用高压电缆直埋方式敷设。 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自变电室向各个车间配电室供电 ,然后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由车间配电室向车间内各个用电设备供电。 厂区电缆主要采用直接埋地敷设 ,配电线路主要选用 VV1000 型铜芯电力电缆。 生产车间内动力配电线路主要采用沿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 配电柜选用 GHL 型动力配电柜 ,其余动力配电箱选用 XRK1 型动力配电箱。 车间及办公室照明配电线路穿金属管敷设 ,照明配电箱选用 XRM302 系列。 本项目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所用设备均为低压设备 ,设备电 源电压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 线路短路保护采用自动空气开关 ,功率小于或等于 55KW的电动机直接起动 ,其余的采用软起动装置 ,电动机过载保护采用热继电器。 6.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 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一级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1996 一级标准 c、《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90 п类 d、《污水综台排放标准》 688978 1996 二级标准 e、《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二级标准 f、《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I 1999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一 )废气 (1)工业废气 :渡锌炉、烘干炉产生含 SO2 和烟尘的废气 ,该部分废气通过设置消烟通风除尘系统和加装除尘器二级除尘的措施 ,脱硫效率 14%,除尘效率 92%。 经处理后 SO2的排放浓度为 275mg/m3,产生量为。 烟尘的排放 浓镀为 72mg/m3,产生量为。 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时段II类区标准。 (2)抛光机废气 :抛光时产生含粉尘废气 ,主要为锈尘。 废气的产生量1000m3/h,粉尘产生量 ,产生浓度。 该部分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 ,除尘效率 92%。 处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为 25mg/m3,排放量为。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二 )废水 (1)生活废水 :该项目产生的废水一是生活污水。 项目投产后用水量按50升 /人 ,年工作 时间 300天 ,则项目每年用水量为 1500吨 ,其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85%计 ,则年排放生活污水 1275 吨。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 COD、 SS、BOD 和氨氮等 ,该废水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2)工业废水 :酸洗液 (盐酸 )、钝化液 (六价铬化物 )、含锌及其化合物。 生产工续产生处理废气的废水 ,该废水中多为不容性物质 ,废水的产生量为6m3/d,经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 (3)工业废渣 :煤渣、酸洗液中的固体沉淀 (浮 )物。 综合治理方案 该项目生产过 程产生有害物质 ,对人的呼吸系统、眼粘模及皮肤有刺激作用。 剩余废物进行集中处理 ,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在设计实施时 ,按有关行业标准执行 ,投产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 ,使生产经营过程中达到有关验收、认证的标准 ,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镀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由城市地下污水管网 ,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水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处理。 劳动安全卫生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标准 (1)《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 3号 (1996))。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2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20 年版 )。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20 年版 )。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 年版 )。 工程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1)一类是自然灾害 ,有地震、雷电、洪水、酷热等。 (2)一类是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危险或可能导致的危害 ,有电气事故、机械伤害、液体浸蚀、尘毒辐射以及噪声危害等。 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 )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1)防震措施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划分 ,该地区为地震烈度 7 度 ,本工程主厂房和配套的公辅设施等所有建、构筑物均按地震烈度 7 度进行设防。 (2)防雷措施 :按照国家建、构筑物防雷等级划分标准 ,在建、构物上分别设有避雷带或避雷针。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30欧姆。 (3)防暑、防冻措施 :控制室、操作室、计算机室内设空调机组降温。 在冬季 ,地面以上的各管道、水池等处设计防冻保温层。 地下管道埋藏深镀大于当地冻土深镀。 (二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1)防火措施 :各类建、构筑物都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各建筑物均考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与防火和安全距离。 (2)防机械伤害及人体坠落措施 :车间内设工作照明、检修照明、事故照明及应急照明。 车间内设安全操作平台、安全栏杆及安 全人行走道。 所有平台、走道等可能坠落处均设有相应的栏杆或盖板 ,并设明显标志。 (3)电气安全措施 :所有电气设备设工作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小于 1 欧姆。 所有裸露的带电设备设有安全围栏 ,所有危险场所设局部安全照明。 (4)通风、防尘、防毒 :主电室、高配室、低配室及电缆夹层采用机械通风 ,从室外吸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由风机送入室内 ,吸收室内热量后 ,自然排放。 (三 )劳动安全卫生预期效果分析 在设计方面 ,对可能发生设备事故、人身伤害的隐患以及车间内产生有害物质的污染 源均采取了一系列完善、有效的控制措施。 对企业而言 ,应加强管理 ,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镀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工人的人身安全及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消防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建设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修订本 (2020 版 )。 (4)《建设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 (6)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 消防设施 (1)建筑消防。 恒特重工新型液压机械制造车间周围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并布置了足够的出入口 ,其与相依邻的建筑物间距符合建筑防火的要求。 厂内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按丁类设计。 主要厂房采用钢结构 ,围护结构采用彩色压型板 ,其它建筑均按《建筑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