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精品内容摘要:
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6 (二)温州市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信息化总体建设现状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温州市 各县区 质监站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的力度, 并 取得明显一定的成效 ,工程质量监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基础设备现状 市质监站机房始建于 2020 年 ,位于温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大楼 2楼, 面积约为 60 平方米。 机房设有两个 房间 , 机房内现有机柜 2个,部署有各类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安全设备,信息安全方面部署了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其他各县区质监站基础硬件配置基本为零。 市质监站 部分主要设备清单为: 序号 型号 数量 配置 存放地点 用途 使用年限 1 IBM xSeries X3650 2 2*E5405 四核 ,4*1GB PC23200 DDR2 40,146G*3 15K 硬盘, Raid 卡/COMBO/2*1000M 网卡 市质监站 用于检测业务和终端服务 一台 2 年,一台 1 年 2 IBM xSeries X3650 1 2*E5420 四核 ,4*1GB PC23200 DDR2 40,146G*3 15K 硬盘, Raid 卡/COMBO/2*1000M 网卡 市质监站 Web 服务器 1 3 华为S1526 交换机 6 市质监站 接入交换 2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7 4 防火墙 1 万韬 VTG6500 网络过滤器 市质监站 应用系统现状 目前 市质监站建有检测业务系统、监理人员系统、门户网站系统、监督业务系统。 其中检测业务系统和监理人员管理由绍兴标点于 2020年开发,门户网站于 2020 年开发,监督系统于 2020年自编开发。 为了满足各县区质监站的基本业务应用,各县区质监站 部署 部分业务应用系统 和协同办公系统 ,主要包括: 如瑞安市质监站于 2020年开发的监管系统、经济开发区质监站的协同群件办公平台(为开发区管委会统一部署)、鹿城区质监站于 2020年开发的受监登记系统、苍南县质监局于 2020年开发的建材检测系统等等。 (三)温州市 建设 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 信息化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温州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建设工程逐渐增多,市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手段越来越显局限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整体信息化水平落后 从整体上看 ,市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有部分县区质监站建有 协同办公和业务系统 , 但 大部分质监站的信息化水平仍为零,这与工程质量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与温州市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温州市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存在很多的不协调。 原有应用系统不稳定,人员维护极度缺乏 各县区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区域虽然建有应用系统,但开发时间久远,功能实现单一,远远满足不了业务需求的增长。 由于市县区 各县区 质监站人员极度缺乏,原有建有的应用系统因为缺少人员维护,大部分业务操作仍处于人工操作阶段。 人员局限, 监督力度不到位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8 各县区质监站 人员配备参差不齐, 目前工程质量监 管 人员的数量尚不能满足目前大规模建设发展的需要 ,部分质监站人员仅有 4 人。 另外, 原有的监督机制存在着大量的重复的现场检查工作,监督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质量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硬件环境落后 整体的硬件环境落后。 市质监站建有机房,但机房无配备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和消防系统, UPS设备由于时间久远已报废 ,而且没有相应的门禁系统和制度保证机房人员进出管理。 检测机构监管难度大 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和工程检测报告 真实的反应了 工程质量 情况, 使工程质量 具有溯源性的重要手段,是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但 检测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为可修改因素,很难 有效 地 通过 检测报告 对工程 质量 进行监管。 监督管理手段单一,覆盖不全面 工程质量监管 覆盖不够全面, 由于地理差异 各县区 质监站 之间 的业务流程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数据交互 存在难度 , 难以对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现状进行综合风险分析和评估,对五方主题的综合信用评价困难。 市质监站 通过 几年来的 学习 和 调研, 深刻的 意识 到我市 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与别的城市存在巨大的 差距, 工程质量管理资源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水平,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工程监督信息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9 化建设对于温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 改变和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满足工程质量监督业务管理发展 市工程质量综合监管系统 将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公共服务管理的新突破,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满足业务部门的综合管理需求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广泛的 领域,涵盖了承建单位、设计机构、检测机构、监理单位等多个领域。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利用快捷方便的平台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3) 满足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数字化服务管理,提高了信息获取、收集的能力,实现公共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4) 满足各方主体的业务需求 工程监督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监督部门的事情,需要包括监理单位、检测机构、承建单位、设计机构等各方主体的配合。 采用科学、信息化的服务,为各方主体提供不同层次的业务管 理服务,一方面提高了各主体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更有利于全面的监管需求。 5) 满足政府管理的协调 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监管和检测业务各类数据库,构建基本的工作平台,整合现有公共服务管理信息资源,创建高效服务型政府和文明、安全、舒适、和谐的公共环境。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政策与实施可行性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10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 工程 质监站相继引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在云南、上海、杭州等城市成功建立和运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 随着《 浙江省信息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和《 温州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 》出台及有关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为市工程质量 综合 监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综合效益可行性 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全市工程质量监督业务、数据统一规划和监管及监理单位、检测机构、工程承建单位全 覆盖的信息化系统,并实现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决策支持与公众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我市的工程监管能力和水平适应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3) 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系统安全、主机集群和数据交换等相关技术,实现业务所需的各种应用,这些都是当前世界信息应用领域非常成熟和常用技术,并在国内外已有成功案例,因此从技术层面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增加政府部门的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同时可以建立全市统一、全覆盖的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全市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政府部门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 基于以上因素,尽快推进 市工程质量综合监管系统 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11 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原则 和 建设内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公开监督、公正执法”的方针,在保证建设工程结构质量,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的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杜绝 工程重大质量事故,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使全 市 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 )建设原则 市工程质量综合监管系统 需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建设: 系统规范性 系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条例来进行开发,及时反映、跟踪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化。 系统安全性 系统采用岗位设置、交易授权、复核 /审核机制、完整的日志管理、稽核与监督等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在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数据变动、业务流程变化、软硬件升级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 ,系统在设计和开发 的过程中应提供一定的可扩展性 ,防止由于数据、业务变化等因素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 系统可根据不同的业务及管理层次组装其应用形成不同的管理系统。 同时对系统设置进行参数化,方便对系统参数的随时调整。 集中管理 对 各县区 质监站和检测机构数据实现集中管理 ,即集中存放、统一管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页 日期: 20200224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12 理、信息共享 , 降低 运行 成本,降低分散的 数据存储 模式带来的风险。 对外数据接口统一集中处理 系统与 上级主管部门、 相关其他 单位(如: 招投标中心 )系统业务交互的接口要统一集中到市质监站进行 , 从而方便对外单位的接口统一管理,降低维护接口成本。 易操作和易 维护原则 本系统的应用对象主要为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等单位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 ,因此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用户操作层面的易操作和易维。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精品
相关推荐
√ 37 社会停车场、库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加油站 ○ ○ ○ √ √ ○ √ ○ √ ○ 39 机动车训练场 ○ ○ ○ ○ ○ ○ √ ○ 40 客、货运公司站场 ○ √ √ ○ √ √ √ 41 施工维修设施及废品场 ○ √ √ ○ √ √ 42 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火葬场 ○ ○ ○ ○ √ ○ 43 宗教活动场所
版本: 存档名称: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综合监督管理系统可研报告 状态: 正式 稿 6 (二)温州市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信息化总体建设现状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温州市 各县区 质监站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的力度, 并 取得明显一定的成效 ,工程质量监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温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基础设备现状
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可以委托检测。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 第二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定期检查公共场所各项卫生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危害公众健康的隐患。 第二十一条 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置,防止危害扩大,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隐瞒
龄: 身份证号: 单位: 部门: 职务: 代理人签字: 投标人:(法人章) 法定代表人印鉴(或签字): 年 月 日 注:后附法定代表人及其授权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加盖申请人单位公章) 渤海豪庭小区西区物业管理服务招标文件 河北安达投资咨询 有限公司 22 三、投标函 致: (招标人名称) 根据已收到的招标编号为 的 (项目名称) 招标文件,我单位经考察现场和研究上述项目招标文件的投标须知
视视 图图 经营指标评估 销销 售售 预预 警警 销售过程监控 指指 标标 预预 警警 经营数据分析 渠渠道道预预警警 工工 作作 流流 程程 竞竞 争争 信信 息息 拜拜 访访 纪纪 要要 预预 警警 处处 理理 店店 面面 拓拓 展展 渠道轨迹管理 进销存管理 酬金管理 业业务务管管理理 渠道信息管理 渠道引入管理 分层分级管理 信信 息息 平平 台台 渠道经理工作模块 渠渠 道道 管管
“ 中国乡镇企业的领导与决策:文化和经济转变模式 ” ,对家族规则和现代的商业规则的包容问题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 李新春敏锐地看到,中国经济学者对家族制度的漠视是令人惊异的, “ 在缺乏对家族制度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对中国经 济特别是企业组织的发展将是难以准确把握的 ”。 中国是一个家族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对我国而言,研究家族企业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 3 页 共 11 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