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安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的论文内容摘要:

据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六安城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六办发 [2020]30 号文件显示,到目前为止,城区的 41 个社区中只有 14 个社区用房达到 300m 标准,有 27 个社区未达到,从 2020 年1 月开始,每个社区获得办公经费 60o0 元,但相对于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繁重事务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经六安市政府核定后的社区管理人员工资及有关保险费用每人每月 700 元,远远低于六安市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 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社区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进而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质量。 2. 4 社区服务水平低下,服务项 目单一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社区地域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包括补偿性服务、预防性服务、支持性服务三大类。 从六安市目前社区服务运行的实践来看,服务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对那些已经退休且由于衰老、疾病等原因而陷人贫困和痛苦之中或因各种原因遭受不幸的特殊群体提供的补偿性服务,而对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服务和通过健康、教育、福利等为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支持的支持性服务较少。 在已有的服务项目中所使用的服务手段也单一,动用社 会力量、运用市场手段解决社区服务显得办法不多,效果不明。 组建的社区志愿者组织较少,平均每个社区不到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也不具有经常性。 2. 5 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建设的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立法远远滞后于现实的发展。 关于街道的基本法规依旧是 1954年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还是 1990 年颁布实施的,导致社区建设 “ 无法可依 ” ,使得一些新兴的社区组织,如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等与街道、社居委之间的 关系,缺少法律上的规范。 由此引发的各类组织之间的权利纠纷时有发生,影响社区工作高效、协调的运行。 2. 6 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 学历结构偏低。 专业知识偏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