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供电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和财务内控内容摘要:

以指导企业制定适合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深入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而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全面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建设和应用。 风险管理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导向。 这一观点反映在 2020 年美国 coso 委员会最新的报告中。 新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并形成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 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风险,以节约企业资源和提高管理效率。 电网企业内部控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建设实践,提出以建设具有电网特色全面风险管理基础的内部控制,实现风险内控与企业战 略契合、风险内控与经营管理融合、风险内控与信息系统聚合的“三统三合”运行机制。 三、当前供电企业财务内控的薄弱环节 国网公司风险内控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建设,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和统一的全面 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内控建设实践从上到下逐级推广实施,并经历了 erp 系统建设推广、制度和流程梳理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典型风险 案例分析等管理手段的实施过程。 在纵向管理的延伸过程中,相比而言,地市级供电企业在风险和内控深入应用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大、措施不具体、手段需提高等问题。 作为一名见证企业发展变化的财务工作者,特别就财务内控管理的薄弱点作进一步分析。 (一)财务集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整体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围绕企业财务价值纽带, 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将生产经营各环节要素统一结合,优化财务管控机制,提升管控效率。 因此,集约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集约化管理的水平。 财务集约化建设 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五个方面,经过一年的建设,目前各项内容与最终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全面风险和内控实行的基础还不牢固。 (二)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需要继续加强 全面风险和内控管理深化应用的手段和保障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和深度。 erp 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全面内控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应用基础。 系统将前端业务部门的控制过程整合到财务控制的过程中,使得企业财务内控不仅局限于财务部门,体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财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前端业务部门的 管控水平 和工作质量,为财务部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