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内容摘要:

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一直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徘徊 ,学生习惯了课堂听讲记笔记,课后背诵的传统模式,不习惯实践。 其实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组织讨论,然后合作去社会实践完成作业。 可在具体的高校教学中,要把学生从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模式转换到自主自动的实践学习模式是比较困难的,要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这也是高等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的目 标。 三 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途径分析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实践训练较少、应用型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能力偏弱、缺少市场认证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状况,甚至成为了直接障碍。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应从实行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方案。 (一) 从高校方面来看, 应该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推行实践训练式的教学 职业高校的工商管理系的任务就是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 ,我们要在硬件教学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学校的角度,应尽可能的加大实践训练课的节数和实验设施的建设;从教师的角度,可以 请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来授课,提高课堂的实际说服力。 在当前的比较开阔的社 8 会环境下, 我们的学生完全有条件走出校园,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参与实际的实习锻炼。 现在的学校虽然也有实习的安排,但其时间太短,过程也比较简单缺少真正的实践性。 我们的锻炼应是经常性又有选择性的,而不是简单的依靠学校的安排。 例如:有志于从事市场营销的准毕业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兴趣爱好, 先在课堂上选择某一行业的公司深入研究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然后有目的地地去投递实习请求,这样主要是要培养个人的心理承受 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实习时就有就业的准备和磨练。 由此探讨出,有效的实践训练大致是两个步骤。 ①加强校内培训,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对选定要去实习的单位展开模拟训练 ,增强学生对企业流程的感性认识。 ②实站训练 ,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 ,自己主动与相关企业单位联系(必要时可以请学校帮忙) ,安排学生到公司接受上岗综合实训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2.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可实现的培养目标。 首先 ,一个专业的发展离开了市场需求 ,那么也就成了无水之源 ,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 ,想要培养出社会受欢 迎的工商管理人才 ,就应该清楚明白、知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 ,每年都应该开展工商管理专业 人才需求情况专项调研 ,编制调研报告 ,特别是高校所处的城市用人单位的调查 ,这些都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 其次 ,在了解社会需求后 ,工商管理专业应明确一个可实现、可考核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与目标。 在进一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基础上 ,加大纵深的培养。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横向知识面 ,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未来需求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在哪儿 ,适合什么专业方向 ,当然 9 这个宽度的把握每个高校应有不同。 而对纵向知识的培养 ,对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 ,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 学生自身特色的一个体现。 3. 加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培育。 没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 ,要想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难度是很大的。 当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在课程中 ,一般以单一的讲授为主 ,对管理理论的认识限于理论的理解 ,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可避免 ,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应用型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校应加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培育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加以改善。 所谓“走出去” ,一是鼓励在校的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 ,让他们学习企业的运作模式、各部门的管理经 验。 二是鼓励在校教师创业 ,创业的过程也就是积累与学习经验的过程 ,实现从学术型教师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兼具的复合型教师转变。 所谓“请进来” ,就是将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邀请到学校 ,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与管理经验 ,这样 ,对学生更具有激励性与说服力。 4. 培养定单式人才 企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路标 ,只有从企业的需求出发 ,才能培养出“就业容易”的人才。 这也表示了现今的信息体系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学院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要通过职能部门进行不时的走访,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这样不是要强行推销人员 ,主要是要对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需求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的教学要依据这些信息去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 同样,对企业而言 ,将自己的用人信息向合作高校反馈 ,也是未雨绸缪 ,加强人才储备,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说,大力发展订单式人 10 才培养模式是推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 5. 重视实践教学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都有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存在 ,再加上学生、教师本身的轻视 ,使课时量本来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 大打折扣。 由于管理是一种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在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