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平台建设规划-沈阳师范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处内容摘要:

环境、实验室管理等更是不可或缺的。 实验平台建设上了台阶必将为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实验平台建设规划 1. 建设依据 以我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根据理工科专业培养目标,以教育部《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为依据,以实验项目建设为重点,紧紧扭住本科教学质量这个 中心,突出并强化实验教学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基本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倡创新、复合型、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 45 文理渗透”为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既给学生以刚性 —— 符合培养规格,又给学生以弹性 —— 培养创新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融合,围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 型 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我院办学规模,高标准建设基础扎实、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实验平台。 2. 指导思想 进一步 强化专业实验平台在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立足于本科教学,着眼技能培养,落实就业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形成“一体化、分层次、 多形式 ” 完整的实验教学系统,坚持 “ 课程实验 —— 专业实践 —— 职业实训 ” 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构建由 “ 基础型 —— 综合型 —— 创新型 ” 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人才技能结构化的培养,通过课程实验打好基础,通过专业实践检验技能,职业实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机制,规范制度,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 扩 大实验室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3. 建设思路 ( 1)构筑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规范化实验教学课程系统,以提升技能为导向,创新实验教学项目,创建精品实验教学课程和实验项目;实施教学-科研项目相互促进计划,使得学生的能力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过程中快速提升。 实验实训实行模块化设计,按方向开展。 按照物理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大纲,将实验教学内容模块化为若干组成部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具体由各系组织教师合理确定实验模块。 ( 2)实施 “ 一体化、分层次、多形式 ” 的实验教学 系统。 “ 一体化 ” 是指中心对所有实验课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实验课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建成包含课程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践创新平台和职业实训成长平台的 “ 三位一体 ” 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从课堂内的实验扩展到课堂外的校内基地实训,再扩展到校外基地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体验到媒体岗位所有工作流程,提升学生的综合培养质量,更好胜任将来工作岗位要求。 分层次是指将原来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整合为反应课程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形 成 “ 基础型实验 —— 综合型实验 —— 创新型实验 ” 三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多形式是指通过教学模式、实验形式、教学活动、能力培养等多种形式组织有序的实验教学运行体系。 ( 3)建立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构建能适应目前和未来教学需求和培养模式的新的平台。 对所有实验课统一管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 46 理,统筹安排,根据不同专业以及电子岗位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各实验课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 凡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三个专业都可以跨专业选修。 ( 4)构建复合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培养 应用型传媒人才。 通过专业实践 , 强化创新能力提升 ; 通过技能专业竞赛 , 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创造能力 ; 通过职业实训 , 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由老师引领,利用现有实验教学条件主动学习 , 提升 技能。 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策划组织与专业实践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 DV 大赛、电子大赛、计算机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等,通过活动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实验教学与实践促进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 能力。 ( 5)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促进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有机对接,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以学生为本,在保障正常实验教学秩序前提下,全面开放实验室;坚持并完善 “ 实验设备管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 的规范化。 专业实践环节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是他们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集中展示。 邀请兼职教授和行业 著名 人士来校讲学 , 传经送宝,或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以行业工作者为师,感受行业一线的动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自己的差距。 三、建设的内容及目标 (一)建设的内容 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及本院目前专 业设置情况并考虑到下一步的发展需要,需新建专业教学实验平台。 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逐渐向社会服务方向扩展,争取将科研经费转化为科研成果。 教学实验平台是一个基础、开放性的综合实验中心。 该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完善可为学生课程学习与实践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努力将该实验中心建成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 建设好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使教学实验条件能够满足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确保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建成高水平大学服务。 计划经过一年的努力,实现现有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和 新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把我院实验室建设成为配置合理、体制规范、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综合型、开放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使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同类院校的前列。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 更新老化、落后实验设备,配足设备套数,实验课 “ 仪器 /学生数 ” 达到《实验室评估标准》要求。 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 47 2. 购置先进实验教学设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之与现代科技进步相衔接。 3. 改造实验室基础设施与环境。 4. 购置优秀教学软件。 (二)建设的目标 1. 教学实验平台实现的功能 ( 1)实现职业与学业零 距离对接发展战略,实现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 ( 2)增强学院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性研究的实力。 ( 3)实验设备,实验水平更加符合现代大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要求。 2. 辐射作用 力争建设的教学实验平台实现高起点定位、高效益辐射,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基础。 充分发挥精品实验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省级及以上精品实验课程要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面向全省高校开放;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学 生在国家、省、部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强化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队伍培训和示范辐射、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现场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共享作用。 四、教学实验平台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在以学校投资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力争完成实验室建设项目。 项目拟申请建设资金总数为 500 万元,主要来源共分为三部分:一是申请中央财政 资金 部分,此项目申请资金投入总额为 400 万元,用于实验教学平台内高新仪器设备的更新、购置和升级;二是申请财政配套 资金,申请的额度为50 万元,用于实验教学平台内高新仪器设备的更新、购置和升级;三是自筹部分,预计投入资金总额为 50 万元,用于实验平台内实验室的改造及辅助设施建设。 五、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一)组织实施 成立了共建专项资金领导小组,认真负责地把握关于项目的申报、资金的管理、仪器设备的招投标及验收等环节。 另外,学校还组织专家进行检查指导,从各个环节保证实验室建设项目高效率、高质量的实施。 学校的财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将参与设备采购合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 48 同的洽谈、采购和验收工作,有效发挥监督职能,进一步 保证项目的质量。 本次实验室建设的仪器购买将采用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届时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细致地评审和比较,选择中标单位。 (二)进度安排 2020 年 3- 5 月 : 申报所需购置的仪器并进行市场调查 ; 2020 年 69 月 : 项目招标 ; 2020 年 10 月 - 11 月 : 设备到货,并进行安装调试 ; 2020 年 12 月 : 项目审核,仪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并在使用中进一步检验仪器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项目结束。 六、预期效益分析 ( 一 ) 预期效益 教学实验平台将能满足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的实 验需求,为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培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在满足实验教学的同时,为保质保量完成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提供保证,成为科研实验基地,为辽宁乃至东北老工基地的 振兴 建设服务。 1. 教学效益 将能承担在校本科的理工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解决现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瓶颈问题。 将大大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也为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科研效益 教 学实验平台建成后,除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外,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 的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在保质保量完成科研项目和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增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创新能力。 3. 社会效益 教 学实验平台可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和创新性,把承担体现的研究项目产业化。 实验教学中心能为辽宁乃至东北的电子机构和学校以及教育技术部门和人员提供实验、咨询、指导和科研研究等的实验基地和人员培训基地,直接为地方建设作贡献,同时也为平台的运行提供新的经费来源。 争取每年有若干项成果。 (二)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前后的效应对比 1. 功能比较 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 49 建设前实验 室建设大部分是面向每个知识点的,缺乏整体规划。 实验室没有或者较难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案例。 建设后实验是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项目实战,团队合作;通过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 识 的培养。 2. 人才培养水平比较 建设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差。 建设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幅度提升。 3. 社会服务功能比较 由于设备水平所限、建设前难以满足企业和事业单位技术难度高的培训 和实训要求,综合社会服务能力一般。 建设后可以满足社会上技术难度高的培训和实训要求,综合社会服务能力强。 可以面向社会多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 4. 研究能力比较 建设前由于软硬件设备水平所限,科学研究能力一般。 建设后设备水平大大提升,综合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一个档次,完全可以完成技术含量高的本学科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和承接高水平的企业合作项目。 七、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实验室建设目标,要保证学院实验室的顺利建设 , 学校的投入是前提,学院的支持是保障,按照实验室 建设的原则,从实验室规划、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采取如下措施: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验室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 进一步改善实验室基本条件,着重抓好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 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把它当作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工作来抓。 落实实施规划的岗位责任制,拟订好分阶段实施的目标、计划和具体措施,实行定时检查、按时完成。 2. 组织好实验室建设论证工作,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严格方案论证,形成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 划方案。 3. 组织好实验室建设的实施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实验室的建设要严格按照项目任务书实施,确保按计划进度完成建设,使投资早见效益。 对相近实验室进行整合,扩大实验室规模,提高实验室层次。 努力拓宽教学实验室的受益面,扩大服务范围,延长开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财政专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