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双轮驱动现代农业加速前行——江西省南昌县农业支持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险种。 除政策性保险外,创新推出水稻种植、蔬菜大棚、肉鸡鸭养殖、生猪养殖 4 种商业性保险,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三是补贴保险保费。 县财政对政策性保险的部分保费进行补贴,分别承担水稻、能 繁母猪、农房保险保费的 35%、 10%、 %(其中水稻政策性保险农户承担部分今年起也由县财政承担)。 三、成效显著,南昌县支持保护农业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近年来,在财政、金融的合力支持下,南昌县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可喜成效。 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蔬菜、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实现稳定增长; 20xx 年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1340 元,比 20xx 年增长 1322 元,增幅 %;各类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截至 20xx 年 9 月,南昌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 农场共有 6843 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 121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139 家、粮食种植大户 2285 家、蔬菜种植大户 176 家。 总结南昌县农业支持保护的做法,一靠财政支持“输血”,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二靠信贷融资“造血”,引发农业信贷资金倍加式或乘数式的投放效应;三靠农业保险“止血”,部分弥补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稳定增量与调整存量相结合的财政“输血”模式。 一是保证农业投入的稳定增 长,增量重点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为了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南昌县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专项资金每年按照不低于县本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递增,资金规模由 20xx年的 1400万元增长到 20xx 年的 1800 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二是整合支农资金,调整存量促进资金使用高效、安全。 为解决农业补贴项目多、管理部门多、手续繁琐、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南昌县专门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对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整合,统筹安排,统一协调项目申报、资金拨付和项目检查验收。 20xx 年 1~6 月整合支农资金 亿元。 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科技和质量提升等方面。 通过资金整合,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针对性和使用效率。 (二)风险补偿和信贷担保相结合的融资“造血”模式。 针对一般小规模农户资金周转的信贷需求,南昌县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小额贷款、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等模式,向农户提供 3~5 万元信用贷款;针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贷款需求量大,但其承包耕地、蔬菜大棚等“高价值资产”在金融机构贷款中属于无效抵押 的情况,通过“财政惠农信贷通”的方式,降低银行风险,搭建贷款桥梁;针对龙头企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