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邢襄文化的电动观光车外形设计内容摘要:

改装的,所以车的布置等是根据汽油车 的特点设计的,当改装成电动车后,会出现重量偏大以及重心较高等缺陷,于是,有些厂家会重新设计方案以改善性能,即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种种不便。 现如今,已不是单纯的“改装”,而应该称为“改良”。 ( 7)概念型 概念型电动车是一种并不进行商业量产,但能预示出未来电动车发展趋势的车型。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电动车以及新能源车逐渐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厂家为电动车设计适应电动系统的汽车外形和布置,大大提高了电动车的性能和实用性。 自从石油危机爆发,人们更加意识到了电动车的环保性,而概念则是走在 科技前端的车型。 概念车虽不进行量产,但却以它新颖的外形和技术,不断推动着电动车的发展。 图 2 7 概念型 本科毕业设计 第 6 页 共 32 页 现代电动车的分类 随着电动车的飞速发展,电动车方类型逐渐分化,有了不同的分类。 按动力划分,电动车可分为纯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电动车;按类型划分,可分为乘用电动车和商用电动车;按用途不同划分,又可分为电动轿车、电动服务用车、电动改装车和电动观光车,其中电动观光车则是此篇论文着重介绍的。 电动观光车的发展现状 国内电动观光车的 发展 现状 中国是个旅游资源十分 丰富的国家,而且还是文明古国,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名胜古迹资源都很多,因此,旅游业是许多城市的支柱产业。 国内设计的电动观光车的外形比较单一陈旧,缺乏新意,视觉效果简陋,不能激起人们的乘坐欲望。 缺乏特色,不能体现出景区的特点,不能与景点的景色相呼应,完全不能融入景区。 电动旅游观光车的发展趋势 我国石油资源缺乏,而尾气污染又是现在及未来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所以我国发展电动观光车无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发展主题,旨在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电动观光车正是符合这种趋势。 3 车身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图 2 8 西安景区电动观光车 图 2 9 广西景区电动观光车 本科毕业设计 第 7 页 共 32 页 美学 车身的美学 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生来就伴随着艺术。 一方面它展示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设计之美,与机动性、速度感、自由感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与美术、绘画、雕塑紧密融合。 一些细节的修饰、线条的变化往往让一辆车从同类中脱颖而出。 人们对美的追求促进着汽车设计的变化和进步,如今,各式各样的车型穿梭在街头,琳琅满目。 那么,什么是美呢。 我们身边充满了美丽的事物,小到一株小草,大到一栋楼房,都是美。 人们在社会的 进步中发现了美,并且一直没有止住探索美的脚步。 美是一种公认的事物,一个现象,也有一定的规律。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英国诗人济慈曾说过:“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爱迪生也曾说:“最能打动心灵的还是美。 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 美是一种能令人心情愉悦的社会现象,专属于人类,也是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美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附属于人类社会,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客观社会性、形象性、感染性、功利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自从人类起源,对于美的追求永不停歇,也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活动与社会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电动车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市场对电动车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性能方面,更执着于对电动车美学的追求和品味,如果说电动车的性能是产品的生命,那电动车的美学设计就是她的灵魂,如何满足市场和买家对这方面的追求已成为电动车产业的一条新的命脉,而电动车的美学设计,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学科。 汽车的美是人类将工业和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汽车车身的美可分为感性美和理性美。 所谓感性美,是指人们依据自身的情感给与的视觉评价。 汽车通过色彩、造型、质感等建立感性美,从而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使汽车看起来不单单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有情感有情怀的艺术品。 理性美则是依据科学的理论及实践计算或推理出的美,比如空气动力学在汽车车身设计上的应用。 近几年,可以发现,汽车的空气动力学被应用的更加广泛了。 理性美具有严谨、科学的特点,构成了汽车的本科毕业设计 第 8 页 共 32 页 使用基础。 感性美和理性美既是矛盾的个体,又相互包容,是汽车设计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共同组成的汽车的美。 说到汽车的美,就不得不提到大众的甲壳虫汽车了。 甲壳虫的外观设计堪称汽车界的经典,其历史 可以追溯到一九三零年。 当时希特勒希望能设计出一款车,可以让平民也能享受到驾驶的乐趣,于是,在工程师费迪南的努力下,首量紧凑型轿车诞生了,以它的流线外观和平民情节,迅速占领了市场,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它的受欢迎程度也丝毫未减。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文化内涵和它所包含的美学价值。 甲壳虫的成功,一大部分得益于其情趣化的美学设计。 一件充满情趣的艺术品会让人觉得心情愉悦,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在日益重视人文关怀的今天,这显得尤其重要。 它圆润的大灯,拱起的背以及有特色的轮拱,已经成为了甲壳虫独特的标志,就像一只俏皮的甲壳 虫在街上惬意的爬行。 汽车是如今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 甲壳虫轿车打破了以往车型给人的冰冷的机械感,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温馨的时尚感,充分迎合了现代人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甲壳虫对美学的极致追求,不断的向人们证明着,汽车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还能够传达感情、彰显个性。 它已成为人类追求美的程碑。 汽车也是美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汽车的造型,外观设计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设计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和现代思想总结而出的。 对汽车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成为了汽车设计的标准。 我们 应该学会并善用这些规律,把它们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图 3 1 新款甲壳虫 图 3 2 老款甲壳虫 本科毕业设计 第 9 页 共 32 页 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汽车的美是设计师赋予的,设计师赐予了汽车灵魂。 同时,汽车造型对设计人员也有相应的要求。 首先,设计人员要富有创造性。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所谓的“设计”,就是推陈出新,从以往的套路中解放出来,创造一种新的思路的过程。 创新是对一个设计人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传统的事物虽然会让人觉得容易接受,但同时也更容易被时间淹没,因为它没有自己的特色,无法在激烈的产品竞争中存活下载。 而新颖的事物可能会让人觉得古怪,难以接受,但这却恰恰证明了 新生事物的生命力,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因此,设计者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不断提交新颖的设计,不轻言放弃。 除了创新能力之外,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 设想,一个设计师构想出来了一个完美的设计,但却不会表达,无法将它传达给他人,该是多么尴尬。 因此,设计者应该善于使用工具,比如二维软件、三维软件。 表现车辆最直观有效的方式就是三维模型。 现代社会离不开计算机,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也是设计者的基本素质。 其次,就是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不止是设计者,这两点也是现代社会各类人才的必备素质。 知识面的宽广程度决定 着所设计的造型的内涵。 好的设计能传达出设计者层次和深度。 而协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所设计的车辆能否实现量产。 在汽车设计领域,设计大师杰梅斯是当之无愧的“设计明星”,他也是我最崇拜的设计师。 他设计的大众“新甲壳虫”、奥迪 TT、福特 GT等经典车型,都是是汽车设计界的里程碑,也让梅斯在名垂青史。 对他而言,它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工业设计。 梅斯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建筑设计,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与适当的文化环境融为一体,他设计的不是车,而是一种美学。 本科毕业设计 第 10 页 共 32 页 车身的设计风格 车身由多个部件组成, 每个部件都是表现车型特征的重要条件。 本文着重电动观光车整体外形尤其是车顶外形的设计。 汽车的顶棚位于车厢顶部,由于不是主要的受力部件,它的刚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会给与设计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依据设计者的意愿和创意尽量满足人们的美学享受。 设计顶棚时,在顾忌空气阻力与刚度的情况下,可以有很多造型创意。 本文设计的顶棚是硬顶车,即不可开闭车顶的汽车,比较常见。 车顶是连接车头和车尾的部件,也是车头与车尾造型的过渡。 现在大多数的车顶都是圆润,可以优美的连接车头和车尾的曲线。 根据所设计的车的功用和造型的不同,其车顶 的风格也会不同。 例如,在女性车上,车顶大多为优美可爱的曲线;在男性车上,车顶则表现为阳刚的较平直的线条;商用车的车顶会显得沉稳大气。 车顶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车的直观印象。 本文设计的观光车,属于浏览客车,专供游览和旅游之用。 这种车型最大的特点是两侧不设车门,而且正面的玻璃极大,以便于乘客更好的观赏沿途的风景。 图 3 3 梅斯设计的奥迪 TT 本科毕业设计 第 11 页 共 32 页 因这种车不须要快速行驶,所以它的外形相对于风阻而言显得更重要。 流畅的线条和活泼的造型以及明艳的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客的兴致。 大部分观光车采用的是平滑的车顶以降低成本。 我认为,车顶对整车造型的意义是很大的,甚至可以左右整个车的风格,因此设计造型时不应该仅仅考虑车头而忽略车顶的设计,有个性的车顶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不同的人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有些美学风格是社会普遍接受的,符合大众的审美,如圆润美学。 圆润美学是指造型圆润的物品会让人产生美的视觉感受。 圆润美学听起来有些枯燥难懂,但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大到建筑,小到桌上的小摆件。 而圆润美学应用到电动观光车外型上,主要体现在车身的外形设计上,实际上这也是符合空气动力学的。 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基础 就像水一样,空气也是一种流质。 当物体穿过流质时,流质会偏离原来的位置,会对物体产生阻力。 当物体的速度加快,它受到的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而且是成倍的增长,最终将达到一个平衡点。 图 3 4 圆润美学 本科毕业设计 第 12 页 共 32 页 图 3 5 汽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