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有关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技术内容摘要:

外墙抹灰或粘贴面砖的质量不合要求 (1)外墙抹灰空鼓、裂缝; (2)使用了翘曲、开裂或缺角的面砖; (3)面砖脱落,未认真勾缝。 铝合金或塑钢窗框与墙体连结不牢,密封不严 (1)墙体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窗框与墙体间的间隙未能认真处理,间隙太小,无法填充材料;间隙过大,填充不实; (2)窗洞抹灰由内、外粉两家施工单位施工,施工的时间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形成缝隙; (3)施工顺序不当。 外粉刮糙后,即安装窗框,造成窗框与墙体间的砂浆不 易填实抹平。 加之固定窗框的调整垫块残留于窗框下,或拆除后二次填充抹灰质量无法保障; (4)窗框与墙体固定不牢,致使窗户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被动位移,从而使密封材料拉裂产生裂缝; (5)窗安装后,没有在窗框外侧与墙体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或密封失效; (6)窗框材料与墙体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窗框与墙体连接处易产生细小裂缝。 3 外墙防渗的施工技术及措施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分析,造成渗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外墙抹灰渗漏,必须针对成因,对症下药,必须从源头封堵,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 首先,在砌体与梁、柱交接部位,用射钉固定 300mm 宽钢丝网,然后开始抹灰,防止由于各自的膨胀程度不同而形成的裂缝。 用干砖砌墙时,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砂浆很难铺摊均匀,砖缝砂浆不易饱满,砌体粘结性差,抗剪强度低,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20)规定:“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 1~ 2d 浇水湿润”。 因此,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根据多孔砖、空心砖、轻骨料砼小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适的含水率分别为:多孔砖、空心砖宜为 10%~ 15%;轻骨料砼小砌块 宜为 5%~ 8%。 加气砼砌块 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 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 20%)。 基层浇水要适时提前进行,要保证均匀适量,必须待晾干之后再开始抹灰。 如遇雨季施工,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而造成打底砂浆过厚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 1)首先在基层抹第一层砂浆,然后待砂浆硬化后再在第一层砂浆面钉钢丝网,继续抹第二层砂浆。 ( 2) 打底砂浆应分二层抹,第一层厚度宜采用 5mm 左右,等第一层砂浆强度达到 70%时,即可抹第二层砂浆,厚度约为 8mm~ 10mm,砂浆面用木抹子打平压实成 麻面。 首先,基面层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用高压水冲洗,用钢刷刷。 另外,对于光滑的混凝土,进行涂抹混凝土界面剂等 “ 毛化处理 ”。 另外,隔夜将基层湿润,然后再在基层面抹砂浆。 基层表面要粗糙,抹灰要均匀平整。 ,打底前用细石混凝土缝补,再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实,以防外墙渗漏透。 对于外窗顶滴水线,在抹底砂浆时就应嵌入成品塑料滴水槽,另外,窗框四周应留5mm 左右的凹缝,缝内打硅胶,杜绝了雨水从窗框边深入墙体的通道。 施工规范规定,水泥砂浆的抹灰层,应在湿润的条件 下养护。 特别在暑期施工时,饰面经暴晒后,常常因脱水过快而干燥发白,面层强度降低,严重者甚至强度完全丧失,饰面吸水性增大,一遇冻融,就会酥松剥落。 ,一旦出现问题,返工或处理都很困难。 因而,施工操作时一定要按程序施工,确保一次成活。 如一旦出现面层空鼓坠裂等情况时,即使不影响观感,也要返工重来,否则将会给饰面的防水留下隐患。 挑阳台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常使其与墙相接触处产生裂缝而漏水,有的阳台面因倒泛水而漏水。 对于门窗嵌缝所形成的渗漏门窗框离墙缝隙过大时,应用 1∶ 3 水泥砂浆 分层粉到一定宽度,门窗框的边缝空隙应不大 20mm、不小于 8mm;应夹引条,用 1∶ 2 水泥砂浆进行嵌缝,并先嵌门窗两面门窗框边;隔夜或到一定强度后用 1∶ 2 水泥砂浆嵌出八角角缝,并抽平压实,不可咬樘子;镶窗盘必须密实,门窗底离镶砖面应不少于 60mm,并用 C20 细砼浇捣密实;外窗盘粉刷时,水泥砂浆不能咬樘子,抽圆档要抽进门窗下框平面 2~ 3mm;铝窗安装窗框,框与墙之间及框与框之间的拼缝部位应用软体材料,不能用水泥砂浆填嵌,窗外侧用防水密耐膏封闭。 轻质砌块的 几何尺寸和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外填充墙应采用标准的规格砌块,砌筑前先清除 砌块表面污物。 砌筑砂浆应选用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石粉砌墙。 有条件的宜采用防水砂浆,确保砂浆强度,提高砂浆的抗渗性能。 饰面砖应向有资质厂家采购,要上等级、质量优的产品,保证表面光洁,四角方正,厚度一致,颜色均匀,边缘整齐,低吸水率,干缩变形小的面料,抗冻融能力强。 10. 对设计因素导致渗漏主要采用事前预控的手段。 在设计图纸审核中,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应审查图纸中是否有防渗、防水要求;外墙砌筑、抹 灰砂浆标号是否恰当;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塞缝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或防渗要求。 设计上如有防范措施或有要求的,施工中必须监督实施。 设计中未提出或有不当之处,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增补或修改意见。 如前述腰线或女儿墙根部渗水,可建议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