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股份公司管理流程及流程图-f信息管理内容摘要:

司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程序报公司总会计师或企业法人代表批准。 8 监督与检查 对财务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期间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各分 、子 公司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检查制度。 对财务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财务报告编制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重点检查有关财务报告编制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情况。 财务报告编制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个别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合并抵销分录的编制与审核等。 财务报告编制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重点检查财务报告编制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 实到位。 公司计划财务部为财务报告编制归口管理部门,每年至少检查公司及分公司、子公司一次。 审计监察室应在财务报告编制的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和有问题单位的整改情况上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7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下达整改通知,有关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属相关人员工作不力的应及时调离岗位。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8 四 、 相关制度目录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 应用指南》 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 ( 证监发 [2020]153号 ) 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3 号 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 ( 证监公司字 [2020]25号 ) 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3号 季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 5 《深圳 证券 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 指引 》 6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规范和加强财务及会计管理的若干规定(管理制度汇编 [一 ] P149P154) 7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会计核算和会计政策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汇编 [一 ] P166P167) 五 、 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 1 现金盘点表 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 存货盘点表 4 固定资产清查表 5 资产损失、报废申请表 6 分公司、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及上报审批资料 7 内部交易及内部往来表 8 合 并抵销分录及合并工作底稿 9 合并会计报表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9 六、财务报告业务流程表 业务目标 业务风险 控制点 监督检 查 不相容职务 /岗位 授权及 要求 1 布置、落实编制工作 1 树立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 公 司 的 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未按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损害了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司的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公司总会计师每年 12 月中旬组织召开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财务、审计、销售、采购、生产经营、仓储等相关部门 负责人和分公司、子公司领导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参加的公司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会议,具体布置和落实年度决算工作。 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则由董事会秘书在每年 3 月、 6月、 9 月下旬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定期报告编制协调会具体布置和落实相关核算工作。 检查公司是否在每年 12 月中旬组织召开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会议 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则由董事会秘书在每年3 月、 6月、 9 月下旬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定期报告编制协调会具体布置和落实相关核算工作。 2 保证及时满足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未按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损害了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司的 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明确报告编制工作的要求。 检查是否明确报告编制工作的要求 财务报告编制不及时 , 导致信息披露的延误和未能满足各方信息需要。 部署报告编制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相互间的配合、责任人、联络人等。 检查是否明确报告编制工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责任人、联络人等 未按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损害了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司的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讨论财务核算方面相关会计 政策和信息披露等监管政策方面的变化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检查是否根据相关监管政策方面的变化,寻找应对措施 操作失误,导致财 与会计师事务所讨论确定 检查是否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10 业务目标 业务风险 控制点 监督检 查 不相容职务 /岗位 授权及 要求 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决算审计的时间安排、年度财务报告的内部审核程序、上报时间以及配合公司年度决算工作开展年度财务报告财务审计等方面工作。 与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工作安排 3 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与适当披露。 2 重大事项上报核准 4 保证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国家规定及证券监管部门要求。 操作失误 ,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计划财务部门应在决算期末一个月前,将拟在本年决算中处理的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等会计调整事项,经公司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审核批准。 检查重大会计调整事项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5 保证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公司内部会计政策、会计制度的要求。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计划财务部门应在决算期末一个月前将拟在本年度决算中处理的按规定应报税务部门核准的清查盘亏损失等, 经公司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审核批准,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后报税务部门核准、备案。 检查财产清查损失是否经过授权审批 3 清查核实账目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记账与清查、核实分离 清查核实账目涉及到的资产、负债项目按相关流程的要求进行清查、核实。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公司计划财务部门有关人员清查核实货币资金。 检查是否清查核实货币资金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财务、资产占用和管理部门盘点核实固定及实物 资产。 检查是否清查核实实物资产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财务、销售、采购等部门函证核实往来账项。 检查是否清查核实往来帐项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财务及投资发展部等投资管理部门核实长、短期投资并正确计算权益。 检查是否清查核长、短期投资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11 业务目标 业务风险 控制点 监督检 查 不相容职务 /岗位 授权及 要求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公司计划财务部门有关人员核实银行借款及应付利息。 检查是否清查核实银行借款及应付利息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财务人员核对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实相符。 检查是否清查核对总账和明细账 记账与对账分离 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清查盘点、核实结果报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和总会计师审核批准。 检查清查核实结果是否经过审核批准 经办与审核、审批分离 4 编制个别财务报表 不符合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导致相关部门处罚。 分公司、子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 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编制 财务报告的有关规定,编制本单位的财务报表草表。 检查是否根据相关规定编制本单位的财务报表的草表 财务报告编制不及时 , 导致信息披露的延误和未能满足各方信息需要。 财务报表草表经本级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修改后,报本级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审定签字形成正式财务报表并在不晚于决算工作会议规定的上报时间向公司计划财务部上报。 通常公司月报于每月 3 日前、季报于季后 5 日、年报于次年 1 月 10日前报出。 检查财务报表草表是否经过授权审批形成正式财务报表并在规定时间上报 通常公司月报于每月 3 日前 、季报于季后 5日、年报于次年 1月 10 日前报出。 纳入合并范围的单位和报表内容不完整,导致报表合并基础不准确。 公司计划财务部收到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后应认真审核。 需要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集中会审的,可组织集中会审。 检查公司计划财务部是否对分、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核 不符合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导致相关部门处罚。 公司计划财务部将经审核的分公司的报表汇总,同时按控(参)股公司报表及公司投资比例计算应享有的投资收益,编制公司本部个别财务报表并经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 检查公司计 划财务部编制本部财务报表时是否计算投资 信息 管理 第一版 12 业务目标 业务风险 控制点 监督检 查 不相容职务 /岗位 授权及 要求 收益 5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抵销基础事项及金额归集不完整,导致合并抵销分录不完整,金额不准确。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核对公司与合并报表单位的内部交易事项和金额,编制内部交易及内部交易往来表,发现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检查是否编制内部交易及内部交易往来表 合并抵销基础事项及金额归集不完整,导致合并抵销分录不完整,金额不准确。 公司计划财务部的会计主管和计划财务部负责人审核内部交易表及内部往来表 ,并签字确认。 检查是否审核确认内部交易及内部交易往来表 未编制完整、准确的抵销分录及合并报表工作底稿,导致抵销结果不准确。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根据《企业会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