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有限公司干煤棚扩建工程项目模板承重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① 、 一般 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 (%NaCl 溶液 )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 、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 、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 1/2 处 (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 处。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 25~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1 分钟。 (6)、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 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2)、 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 按规定设防护措施。 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 (3)、 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4)、 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 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 (5)、 现场急救处理: ① 、 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② 、 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 ③ 、 伤肢降温 (避免冻伤 ),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 ④ 、 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 ⑤ 、 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 ⑥ 、 迅速转往医院。 (6)、 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 (7)、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请求救援。 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 施工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通讯组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警戒组和疏散组负责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警戒组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 120 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通讯 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警戒组应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 注:若第一现场决策人员不在时,可由第二决策人代指挥,若第二决策人不在时可由第三决策人代替指挥,依次类推。 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 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 ,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详尽之处,还应参照项目部的专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十 二 、 模板承重架计算书(均取最不利情况验算) 剪力墙模板 取 300 ㎜、 7000mm 作为验算对象。 1)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自重(γ c)为 24KN/m3,强度等级 C40,坍落度为 15cm,采用导管送,浇筑速度为 ,混凝土温度为 25 度 , 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木模板尺寸 2440 1220,分排竖排 拼成。 F1= c[200/(T+15)] β 1β 2V1/2 =24 5 =F2 =24 7=168 KN/m2 取小值 F1=。 考虑侧模还受到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作用,取 2 KN/m2。 转换为线荷载: ql=( + 2) 1=q2= 1=q3= =q4= =2) 面板验算 这里只验算以 18mm 厚九夹板作面板情况( [f]=15 N/mm2; E=6000)。 强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M== 3002= 106 = W=bh2/6=1/6 1000 182= mm3 σ =M/W=106/54000=‹[f] 面板抗弯强度满足要求,内楞间距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ω =*l4/100EI= 3004/( 100 6000 1000 183/12) = [ω] =l/250=300/250= ω ‹[ω] 面板刚度满足要求,内楞间距满足要求 3) 内楞验算 内楞采用Φ 48 ,( I= 104mm4; W= 103mm3; [f]=205N/mm2;E= 105)。 强度验算: M== 5502= 106 = σ =M/W=106/4730=155N/mm2 σ‹[f]内楞强度满足要 求 ,外楞间距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ω =*l4/100EI= 5504/ ( 100 105 104 )= [ω] =l/250=550/250= mm ω ‹[ω] 内楞刚度满足要求,外楞间距满足要求 4) 对拉螺栓验算( M12 ㎜对拉螺栓 Aj=76mm,普通螺栓抗拉强度 170N/mm2) N=( + 2) 0. 550. 30=10 3N A=N/[f]=10 3/170=70mm‹Aj=76mm 采用 M12 ㎜ 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1)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 c[200/(T+15)] β 1β 2V1/2 =24[200/(2 5+15)]1 .21 .15 =㎡ F2=24 6=144 KN/㎡ 取 F= F1=㎡ 取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KN/㎡。 转换为线荷载: ql=( + 2) 1=q2= 1=q3= =q4== 2) 柱模板强度验算 柱模板选用 18 ㎜厚九夹板( [fm]=15 N/mm2; E=6000),计算简图见下图:图( 3) M= l2= 200 2=10 6 σ =M/W=M/(b h2/6)= 106 /(1/6 1000 182)=σ< [fm] 面板抗弯强度满足要求,内楞间距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ω = l4/100EI= 200 4/( 100 6000100018 3/12) = [ω ]= l/250=200/250= ω [ω ] 面板刚度满足要求,内楞间距满足要求。 3) 内楞验算 内楞采用 7050mm 方木( W=40833mm3, I=1429167 mm4, [fm]=13 N/ mm2, E=9000N/ mm2),承受模板传来的均布荷载,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见图( 4): 强度验算: M= l2= 4502=10 6 σ =M/W=10 6 /40833= N/ mm2 σ< [fm] 内楞强度满足要求,外楞间距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计算简图 图( )图( )ω = q4 l4/100EI= 4504/( 100 9000 1429167) = [ω ]=450/250= ω [ω ] 内楞刚度满足要求,外楞间距满足要求。 4) 槽钢楞柱箍验算 用 4 根 100 48 的槽钢组成钢楞柱箍。 钢楞间距 450 mm,再分别用M12 净面积 105mm2 对拉螺栓拉紧,钢楞截面抵抗矩 W=10 3mm3,惯性矩I=10 4mm4, E=10 5N/ mm2,钢材抗拉强度 [σ ]=215 N/ mm2,螺栓抗拉强度 [σ ] =170 N/ mm2。 钢楞受内楞传来的集中荷载作用,计算简图见图( 5) 强度验算: P1=0. 45= P2=0. 450. 1= 支座反力: R = += M = -( + ) =m σ = M/ W=10 6/( 10 3) = [σ ]=215 N/ mm2 强度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ω = Ml2/150EI=10 6 9002/( 15010 5 10 4) =900/400= 刚度满足要求。 对拉螺杆验算: N 中 = σ =N/A=10 3/118=[σ ] =170 N/ mm2 中间采用 M12 ㎜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2) 1000 ㎜ 1000 ㎜ 截面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图( )F1= c[200/(T+15)] β 1β 2V1/2 =24[200/(2 5+15)]1 .21 .15 =㎡ F2=24 6=144 KN/㎡ 取 F= F1=㎡ 取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KN/㎡。 转换为线荷载: ql=( + 2) 1 =q2= 1=q3= =q4= =有 600 ㎜ 600 ㎜ 柱模板的计算可知,模板强度、内楞设置都能满足要求,只需验算槽钢柱箍和对拉螺栓强度。 槽钢筋楞柱箍验算 用 4根 100 48。 钢楞间距 400 mm,再两端分别用 M12 净面积 76mm2对拉螺栓拉紧,正中间用 1 根 M14 净面积 105mm2对拉螺栓拉紧,钢楞截面抵抗矩 W=10 3mm3,惯性矩 I=10 4mm4, E=10 5N/ mm2,钢材抗拉强度 [ƒ ]=205 N/ mm2,螺栓抗拉强度 [σ ] =170 N/ mm2。 钢楞受内楞传来的集中荷载作用,计算简图见图( 6) P1=0. 40= P2=0. 40 = 两端螺栓拉力 R = KN,中间螺栓拉力 F= KN M = - 0. 2=m σ = M/ W=10 6/( 103) =56N/mm2 [ƒ ]=205 N/ mm2 图( )强度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ω = Ml2/150EI=10 6 6502/( 150 105 104) =650/400= 刚度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 N 端 = σ =N/A=10 3/76=111 N/ mm2[σ ] =170 N/ mm2 两端采用 M12 ㎜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N 中 = σ =N/A=10 3/105=168N/ mm2[σ ] =170 N/ m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