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库施工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内容摘要:

电作业都应由合格且有经验的电工实施。 设备应锁好以防非专业人员启动。 操作人员每天应在工作前检查一遍需投用的设备及导线,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 每台用电设备应实行 “一机一闸 ”,严禁 “一闸多用 ”。 . 配备消 防器材  施工现场按规定(平面面积、品种)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 消防水源必须充足;  配备的便携式灭火器必须经过定期检查、换药,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 防火器材应设置在明显易取之处。  按规定配备足量的水桶、铁锹、沙箱。 . 安全防火管理组织措施  施工现场入口处,必须设置 “施工公告 ”和 “安全纪律牌 ”。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强化工人安全意识。  动土、动火、进车等作票证严格执行厂规定。  为了便于检查,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使用指定的进口和通道,施工过程中处处注意安全,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同时不被别人所伤害。  施工现 场各种材料、设备、仪器应整齐存放在指定区域,各种碎料、废料、带油杂物分开堆放,至少每天清理一次,施工垃圾分别有序地堆放在施工现场外,可燃垃圾、包装材料或其它材料应受到严格限制。  施工现场的沟、坑应填平或设围栏、盖板、警示标志。 现场的孔洞、变配电所、仓库以及易触电、坠落、碰撞、火灾或射线伤害等危险场所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及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或拆除。  施工现场交通道路应设置限速标志,危险区应悬挂 “危险 ”或 “禁止通行 ”的明显标志,夜间应设红灯告警。  厂区运输车辆,应进行安全检查,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 则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车辆带病行驶,严禁客货混装和带人上下班,车辆需按指定的路线通行。 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和环境保护,坚持文明施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处理好与周围居民的关系。 . 防火管理 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防火、文明施工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组明确消防责任人员),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自始至终地抓好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工作。  合理定置:施工现场必须绘制定置管理图,把全现场施工期间所需要的物质材 料及各种临设在空间上合理布置,使施工现场定置管理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 加强对职工的防火知识宣传工作,每个作业小组指定的消防员负责本小组消防知识宣讲、消防器材维护,消防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以此强化职工消防安全意识,防患于未 “燃 ”。  成立义务消防救护队,并经常训练,使之能够掌握灭火救护本领,队员有明确的分工,作到平时有责任,急时能用上,临危不乱。  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护器具(防毒面具、安全带、担架、急救箱),保证急用应时。 . 动火作业管理  本工程动 火作业为二级动火作业,实际作业过程中视现场情况,特殊区域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升级为一级动火作业甚至特殊动火作业。 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相应等级的动火作业证。 动火证的使用管理必须遵守甲方相关的管理制度。  凡与原装置发生接触,对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及其他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相应有效安全防火措施。 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重点部位或特殊情况应有专职消防人员现场监火。 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工具(特别是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工作。  使用气焊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应不小于 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距离均应不小于 10m,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 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 防火注意事项  所有施工区、休息室、办公室、工作间、堆放场严禁吸烟,并应每天清扫一次,垃圾应每天从工作场地 清除,送到指定堆放点,油漆或废油应装入容器,盖紧后放到指定的地点。  所有氧气、乙炔气瓶等可燃物体应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 每天工作完毕,各施工班组应检查各电源开关是否断开。 氧气、乙炔气瓶阀是否关闭并放置好。  焊机及切割机应每日检查一次,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设备不能使用,使用这类设备除要遵守有关防火安全规则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 为防止回火,氧 —乙炔切割设备应有回火器。  动火时,应使用阻燃型苫布或石棉板。  氧气、乙炔瓶应分开放置,存放点应距明火 10m 以上,必须竖立并设架搭栅,防止爆晒和雨淋。 . 易燃材料存放  易燃 及可燃液体和气体的存放应有专人监检。  防火材料禁止放在易燃材料使用的区域。  可燃材料应远离易燃液体、气体存放区。  存放、加工、使用易燃液体、气体的建筑物和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禁止吸烟。  存放易燃液体的容器、贮罐应盖紧,发生泄漏的容器应立即从该区域移走。 . 安全保护器具  每个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工作服、安全帽。  在 2 米或 2 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 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鞋。 工作鞋应具有防火花、防腐蚀、防滑倒功能,  并保护脚部避免重物砸伤和有害物损伤。 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 施工 现场周边设围档。  施工现场、生活区应制定洒水清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每天上下、午各不少于两次。  设生活、施工垃圾分捡站,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所有垃圾密闭存放,及时清运。  各种运输车辆出场前必须清扫车身,防止将灰尘带出场外。  运输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垃圾时,封闭、包括覆盖,以免沿途泄漏、遗洒,卸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 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载工程土方需用专用密闭车辆。  与土方运输单位及渣土消纳单位签定防遗撒协议书。  楼层内施工垃圾必须密闭吊运,严禁通过电梯井道倾倒垃圾,严 禁凌空抛洒。  施工现场内施工土方、砂石等材料须用密目安全网覆盖。  各种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需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超标车禁止上路行驶。  充分利用空地搞好绿化工作,美化环境。 减少扰民噪声、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 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 工程施工按工程内容和工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计划的安排要充分利用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