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科、肛肠科、皮肤病科等 )。 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显著提高 ,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中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急诊急救能力提高明显 ,成为当地急诊急救网络的重要成员单位。 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 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服务领域得到拓展 ,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中医药治疗率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分别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中医药简、 便、验、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医疗费用进一步得到控制 ,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均低于同级综合医院水平。 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得到提高。 具备符合医院制剂配制要求的基础设施条件 ,医院中药特色制剂的质量和配制水平明显提高 ,能满足中医临床和人民群众对医院中药制剂的需要。 中医药科研条件得到改善。 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疾病开展临床科研工作 ,引进和消化吸收中医药科研成果 ,组织筛选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继续教育能力得到加强。 能组织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 1人员结构更趋合理。 形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能开展中医药继续工作和科技创新。 (五 )中医医院基本服务功能和中医药特色的建设要求及基本设置与构成的需要 : 建设要求 医疗 :①开展院前急救 ,熟练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 ,对急诊病例 24 小时应诊、出诊、抢救、治疗和组织转诊。 ②具备应对突发事件 ,并接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派遣紧急医疗队的能力。 ③具有内科、外科、针灸、 推拿、肛肠等至少 10 个临床一级科室 ,至少有 3 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 (专病 )。 ④中药饮片、中成药供应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⑤开展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细菌检验。 X 线检查、拍片。 心电、超声、内窥镜检查等。 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 :①疾病预防、免疫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 ②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保障。 ③养生保健。 ④健康教育。 ⑤开展常见计划生育手术。 业务指导 :①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 ,负责对乡 (镇 )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组织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的培训。 ②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 ,负责对乡 (镇 )卫生 院和村级卫生组织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基本设置与构成 : 门诊 :候诊、挂号、收费、值班、急诊科 (室 )及观察室、内、儿、针灸、推拿科等诊室、骨、外、皮科及换药处置、妇 (产 )科及其检查、专科专病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 (理疗、熏蒸、康复等 )、注射室、中、西药房 住院 :病房、产房、医护人员办公室、收费室等。 医技 :检验、 X 线、心电、超声、病理、窥镜、其他。 预防保健 :预防、妇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等。 保障系统 :供应、营养食堂等。 行政 :办公室、计算机 房、中医示范教学培训室、图书室、档案室等。 院内生活 :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备用品库房、煎药室、锅炉房、浴室、公厕、污水、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洗衣房、电机、配电房 太平间、其他。 二、建设规模 按照中国某县中医院任务、目标、建设要求、基本设置构成及医院现状确定中医院建设规模为 :床位 80 张。 建筑占地面积 :450? 新建面积 :2700m2 第四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中国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场址拟定于中国某县城中心樟江中路中国某县中医院 ,该地段场地交通方便 ,符合医院建设要求。 该场址是医院原有地址 ,所有权归医院所有 ,利用现有空地进行修建。 二、建设条件 一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平坦、开阔 ,地形地貌简单 ,场地位于一单斜地层中 ,场区内无大断裂通过 ,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按贵州地区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建筑物按 7度设防。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地基岩土种类单一 ,性质变化不大 ,均匀性较好。 二 地理条件 中国某县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 ,为贵州高原与桂东丘陵的过度地带。 地势北 高南低 ,地形受地质构造控较明显 ,向斜成谷 ,背斜成山 ,形成山地与谷地由西向东相间排列 ,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 ,组成全县山脉与河流谷地的北偏东向长带状相嵌分布格局。 三气候气象条件 中国某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热、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气候类型多样 ,垂直差异明显。 全县气温北低南高 ,年均气温 16~19℃ ,最热月(7 月 )均温 24~26℃ ,最冷月 (1 月 )均温 6~8℃ ,年际变化不大。 全县年均降水量1100~1650mm 之间。 全县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在 1200 小时左右 ,总辐射70~90kcal/cm2,活动积温 4200~6100℃ ,无霜期 283 天左右。 四 地震条件 根据贵州省地震烈度图 ,中国某县地震烈度为 6度 ,本项目地震烈度按 7度设防。 五 交通及公用设施条件 该项目地址位于中国某县城内 ,与城市相配套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可就近接入 ,设施较为完备。 六 施工条件 项目区中国某县中医院院内 ,地势平坦 ,现永久性的道路已建成 ,为材料的运输 ,施工设备的进场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四邻的空地为施工合理的平面布置、文明施工提供了 方便 ,水电均可利用原医院管网直接进入现场 ,施工条件十分优越。 第五章 建设方案 一、设计原则 整合资源 ,合理布局 ,实现优化配置 ,提高运行效率。 合理利用现有土地 ,结合现场地形设计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完善功能 ,配套推进。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是当地中医医疗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负责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 ,接受下级医疗机构的转诊 ,承担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及业务技术指导任务。 在房屋建筑和设备配置上要满足中国某县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开展临床科研、推广适宜技术、 实施继续教育等的需要。 明确标准 ,规范建设。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要根据“指导意见”精神、覆盖人口及服务功能 ,本着填平补齐的原则 ,确定建设规模 2700m2,项目建成后达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用、经济合理。 该项目投入后中国某中医院业务用房比照表 名称 单位 建设前 指导意见要求 建成后 床位 张 8080 业务用房 ? 1600 4800 其中 :门诊、急诊 (部份后勤保障 ) ?1344 1600 急诊 ? 病房 ?2640 2700 行政保障 ? 500500 在满足医院功能要求及设计规范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建筑立面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既要简朴庄重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并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规定。 满足整栋建筑的通风、采光和消防疏散的技术要求。 二、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国家颁布县级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国家颁布县级中医院建设规范 国家计委、建设部、卫生部“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现行国家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条件。 本工程设计范 围要求包括土建、给排水、电气、通暖、通风、节能、防雷等内容。 三、建筑设计 一 主要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年版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20 年修订本》 GB5004595。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20)。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20)。 《建筑设计资料集》 (第二版 )。 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二 设计规模 本工程方案为新建住院综合楼 2700?。 建六层 ,每层面积 450m2,总高度为 23m。 三 建筑设计方案 功能划分 根据用地情况 ,功能要求整个住院综合楼和原门诊南侧建筑呈“―”型 ,面向院区中心绿地 ,和现有门诊部用通道将两建筑物连成一体。 座南朝北 ,北面面向庭院绿化地带及停车场。 有着很 好的通风采光和自然景观条件 ,形成良好的就医环境。 科室的分布 :一楼用于中医肛肠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肝病科等中医专科。 二楼用于针灸理疗康复及推拿中心。 三楼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