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监察部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耗品的计价是否真实、准确,其摊销方法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 5)是否建立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定期维护与盘点制度,是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 6)个人领用的办公用品,离任时是否办理物品交接手续。 ( 7)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报废原因是否合理,有无审批手续,残值是否及时入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公司的费用支出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 包括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 的直接成本,销售商品产品以及提供劳务中发生的销售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在经营管理中发生的费用,财务管理费等。 对其审计应关注如下要点: ( 1)审查费用明细项目的内容与核算范围是否符合公司制度。 费用支出是否在分部授权范围内,超授权支出的费用是否有总部审批。 ( 2)抽查重要或异常的费用项目,审核其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 3)费用支出是否符合公司规定。 ( 4)利息收入的入账是否及时、完整。 ( 5)财务手续费是否真实、合理。 ( 6)取得总部审批的年度费用预算表、财务期末费用报表,作出差异对比表 ,并对重大差异进行分析。 四、销售与收款循环(收入循环)的审计 在此循环具体包括接受客户预定,签定正式合同,收款办理按揭,交房补差价等环节,最终形成了公司的收入。 包括:商品房、商品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周转房销售收入和租金收入;广告位租金收入;康体娱乐设施、酒店、会所等的经营收入;还有除上述销售、经营收入之外,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其他收入如装修管理费收入、电话租用收入等等。 (一)审计目的: 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入确实存在。 收入业务以正确的价格和数量准确的计列在相应的总帐及明细帐中。 所有收 入业务(包括退回与折让)已被全部反映且在恰当的会计期间。 所有收入均应为企业所有的合法权利。 所有收入均已做了充分的披露与恰当的分类。 (二)审计要点: 销售业务中的审批,经营,收款环节职务分离,相关单据的领用,开具,保管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 审查公司是否建立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及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审查公司每年向投资公司上报的营业收入计划,跟踪其执行情况。 对于能够划清责任的收入,要监督是否落实到部门或个人,分析报送收入收回情况表对确实因为经办人工作原因而造成损失的是否根据处罚条例进行了相应处罚。 销售实现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两个条件:一是物权的转移;二是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权利。 即审查是否在具有合同规定的所有款项已经收讫的相关有效凭证,具有买受人正式收付开发产品的确认书或正式合同规定的租赁起始日期之后才能作为收入入帐。 审查对 预售开发产品、分期收款开发产品在开发产品交付给客户之前所收取的各种款项,以及出租开发产品向承租户收取的押金、保证金、订金、预收的租金等各种款项,是否根据这些款项的性质区分为预收款项、代收款项,按照收入确认条件和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期转入营业收入。 对于 将租金价格与物业管 理费合并定价,会所经营收入、停车场 /位出租收入、临时停车费收入等涉及收入的归属和分配问题的应审查公司是否按与相关方面签订的合同中对收入及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定正确处理。 审查收入的入帐金额是否以净额确认。 这里所指的收入净额,是指按销售 /租金价格减去合同约定的价格优惠之后的净额,不包括作为销售 /营业费用处理的随同开发产品销售 /出租赠送给客户的实物赠品和其他形式的优惠。 通过将销售发票,收据与合同 台账和收款分类明细账 相核实已确认所有收入已入帐,且价格是按公司审批确认过的价目表进行确认,销售折让也经过授权批准。 审查租 售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是否分别建立收入合同,并从帐上记录追查至相关收款收据或销售发票,销售、租赁合同是否具备。 检查收取的各种款项分类是否清楚、金额是否无误。 审查销售过程中的费用是否有经公司审批的专项预算并落实至责任人,费用控制是否纳入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并严格执行。 根据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的指标做定期分析,从而确定考核指标的合理性。 审查对应收款项是否按债务人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对每笔往来款项的发生时间、金额、事由、单位,及其增减变化是否及时反映,是否设专人负责往来事项的登记、核对工作并按“谁经 办,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催收,对超过收帐期限或时间较长的应收款项,是否逐项列出分析并按投资公司规定计提坏帐准备或确认坏帐损失。 可对大额,有异常的应收款项进行函证以确认应收款项的存在性与金额的准确性。 1 对于公司资金紧张,需要贴现的应收票据,审查是否经投资公司财务总监批准,并及时做好帐务处理及备查登记和披露。 1 开发产品的销售、出租必须按规定签定合同,经有关领导审批后生效执行。 进行合同审计是要保证最终签订的合同符合公司的授权,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的利益。 在进行合同审计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 1) 签定合同要严格按公司有关合同 签订的授权审批标准执行。 ( 2) 审查每份合同是否附有合同审批单,要注意审核合同编号,合同审批单、附件编号的统一。 对有总裁批示意见的合同审批单,审计时须仔细阅读合同审批单上的批示意见,对审批单上的签约结果逐项复核,保证与总裁的批示意见相一致。 ( 3) 对照正在执行的合同文本或政策一览表,应注意审核合同审批单中价格,数量,付款方式填写是否真实、准确,符合公司相关规定。 必要时可咨询律师的意见。 ( 4) 对合同中的优惠条款,须关注其签约结果中的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相关条款是否得到相应部门的审批授权。 ( 5) 对各种赞助费、广告费、推广费、 支持费的审计。 审查赞助费、推广费、支持费等是否按照总经理审批标准、总裁批示意见进行约定。 ( 6) 关注合同的变更,退房条款,如发生须有专人管理并经总经理等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授权审批。 ( 7) 合同原本及附件要由专门的档案人员进行管理。 五、离任审计 (一)组织工作。 实施。 、出纳、库管的离任审计工作由分部审计部实施。 (二)审计要点 审计人员经手、保管的公司贵重物品、重要文件档案等资料是否交接清楚。 ,是否存在须由被审计人员亲自完成的遗留事项。 第十一条 审计报告 一 .审计报告为审计组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已履行全部规定的审计程序,编制完成的审计报告。 审计组应在外勤工作结束后 3 个工作日内向监察部提交审计报告。 二 .审计报告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一)标题; (二)主送单位; (三 )审计报告的内容; (四)审计组组长(或审计项目负责人)签名; (五)审计组向监察部提交审计报告的日期。 三 .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和期间。 四 .审计报告的主送单位是监察部,最终审定权在总部监察中心。 五 .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起讫时间。 (二)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三)实施审计的有关情况,如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说明,采取的审计方法等。 (四)违反公司各项制度的事实。 (五)审计评价。 (六)对有关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意见及依据。 (七)审计建议。 六 .审计报告应当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七 .审计组应当根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相关资料,在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核对的基础上,编制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八 .审计组组长应当对提交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九 .审计报告应当经审计组集体讨论并由审计组组长(或审计项目负责人)定稿,按照规定及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十 .监察部收到审计报告后,应当对审计报告及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十一 .总部 监察中心对监察部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最终审定。 对审计报告的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 (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是否恰当。 (三)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 (四)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准确、合法、适当。 (五)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是否恰当。 第十二条 审计处理处罚决定 审计报告经最终审定后,由总部监察中心出具审计处理处罚决定。 一 .审计处理的种类: (一)责令限期缴纳各类赔款。 (二)责令限期退还各种非法所得。 (三)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公司资产。 (四)责令冲转或者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五)责令 限期整改。 (六)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 二 .审计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 (四)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 第十三条 后续审计 一 .总部 监察中心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决定后,于执行或整改期限界满时,应对被审计单位的落实和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并出具后续审计报告。 二 .后续跟踪审计可视情况由 总部 监察中心审计部或监察部审计组执行。 第十四条 复议仲裁 一 .相关部门应无条件执行监察中心下达的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有此造成可能发生的错误决定,相关部门可就审计 处理处罚决定在 10 个工作日内向总部行政中心提请行政复议。 二 .总部 监察中心发生错误的审计处理处罚决定,应及时撤消或纠正,并同时下达对审计责任人相应的处理处罚决定。 第十五条 审计档案管理规定 一 .内部审计档案是审计组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执行审计调查任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审计档案分为业务档案和文书档案。 二 .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工作责任制。 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由审计组负责。 三 .审计归档基础工作 (一)建立审计系统相关文件夹、财务系统相关文件夹、其他系 统相关文件夹。 (二)建立上报审计报表的统计表 (包括上报时间、内容、方式、送达部门、反馈信息、跟进情况等 )。 (见附表) (三)设立接收审计任务情况的统计表,包括接收时间、内容、任务下达部门(或领导)名称、要求时限、完成情况、责任人等。 (见附表) (四)专项审计报告专门归档并设立目录卷宗(装订成册、电子归档)。 (五)单独保存各月审计工作计划及月度工作总结。 四 .归档管理的文件材料 (一)各类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 (二)盘点小分队每次活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