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产2万吨纺织公司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secret内容摘要:

纤维的离心力增加了 20%,提高了梳理和清洁效果。 采用弧线型设计的全封闭安全罩,最高产量约 120kg/h。 从上述分析比较看出,三家清梳联设备各有特色。 从使用情况看,瑞士立达与德国特吕茨勒清梳联在技术性能和成纱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两家设备不相上下,是生产高档棉纱的首选机型。 建议通过招标,在进一步综合比较设备价 格、系统配套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再做最终选择。 本方案暂推荐选用德国特吕茨勒生产的清梳联合机组 6套。 紧密纺纱机 ( 1)紧密纺技术的纺纱原理 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须条在牵伸区内受到罗拉加压的影响呈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9 扁平状,当从前罗拉钳口输出时存在一个明显的宽度,由于下部纱条已在钢丝圈的作用下高速回转加捻,此时钳口部位形成了所谓“加捻三角区”。 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加捻过程中须条内各纤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纤维发生内外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纱线的机械物理性能,如单纱强力、断裂强力、纤维的强力利用率等,更 明显的作用是加捻三角区造成了须条中纤维的两端不能很好地被捻入纱中而形成毛羽,这也是目前环锭纱的毛羽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关键。 紧密纺纱便是针对加捻三角区考虑的,它能从根本上消除加捻三角区。 当扁平的须条从前罗拉输出时很快地使其收缩宽度,可以想象,须条在纤维排列平顺、紧密的情况下加捻,成纱的结构和机械物理性能以及纤维的强力利用情况都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紧密纺纱技术实质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收缩前罗拉处须条宽度即集聚纤维的技术。 目前国外已经成熟的紧密纺纱技术虽然形式各异,但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细纱机牵伸输出区通过气流 收缩须条的宽度,消除加捻三角区,而实现对纤维的集聚作用。 ( 2) 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紧密纺系统主要由德国绪森公司开发的倚丽 (ELITE)紧密纺系统、德国青泽公司 CompACT3 方案及瑞士立达公司的 ComforSpin○ R 技术。 德国绪森公司开发的倚丽 (ELITE)紧密纺系统,可将传统环锭细纱机改造成倚丽细纱机, 使 纱线品质提高,毛羽率下降 2030%。 该系统 在传统的牵伸装置前加一组气动集聚装置 : 原牵伸装置不变,在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0 前罗拉前加装一组合件,包括一个异形截面吸聚管,上套一个网格多孔胶 圈和一个前上胶辊 (握持胶辊 ),组成加捻握持钳口。 新增加的前上胶辊通过一个啮合齿轮由原来的前上胶辊传动。 吸聚管上套着一个网格多孔胶圈,它有无数微孔,允许气流通过,但纤维不能通过,胶圈由前上胶辊摩擦传动。 在异性管的区域,网格皮圈借助空气负压对须条进行集聚;牵伸、集聚装置符合目前的标准,对可加工的纤维没有任何限制 (含超细纤维 );由于集聚效果直达输出罗拉钳口线,加捻三角区可减至最小;在集聚区内,张力牵伸使纤维获得适当的伸直与平行取向,利于加捻三角区的消除;异形管上的倾斜狭槽能够保证集聚区内的须条绕其自身轴线回转,使 纤维头端完全嵌入须条内;结构简洁合理,可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较方便的安装。 德国青泽公司 CompACT3 方案使青泽公司在传统环锭纺领域之外又掌握了紧密纺技术。 该 技术适用于常规纺纱和紧密纺纱;所有主要的原料都可使用,纱线支数范围大;不局限于精梳纱,普梳纱,混纺纱,人造纤维纱线和毛纱也可生产。 紧密纺中的纱线优化工程:CompACT3 工程考虑到对纱线的优化,在从前纺到最终产品的各个工序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手段。 前纺工序将影响纱线的性能,如增加参与产生强力的纤维数量,纺纱临界范围的扩展以及改善纺纱稳定性等。 紧密纺工艺使 纱线具有较低的毛羽和较高的强力。 由 CompACT3纱线生产的织物外观新颖,在整经,织造和针织工序中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效率。 紧密纺纱技术可以适用于很多产品 , 以前许多难以生产的产品也成为可以考虑的对象。 比如,普梳纱和棉 /化纤纱现在可以用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1 CompACT3 技术生产,大大扩大了紧密纺的产品范围。 CompACT3解决方案专注于普梳纱:根据使用的原料和纱线支数 (Ne30Ne50),通过紧密纺工艺,普梳纱在 UT4 测定的毛羽量大大减少,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纺纱相比,减少量达到 20%。 Zweigle 的 S3 分级标准则显示 毛羽减少量达到 93%;乌斯特仪显示的纱线不匀率改善了 6%;IPI 值也得到了提高 乌斯特仪显示 IPI 值降低了 25%;与常规纱线相比,断裂强力提高了 20%。 除了出色的纱线性能指标外,普梳紧密纺纱还有下列优点:细纱机的转速提高和 ( 或 ) 捻度下降,从而提高产量达 10%;扩大可纺范围达 15%。 CompACT3 方案 的 优势:完全覆盖传统纺纱的领域;所有主要的原料都可用于紧密纺纱;不仅可以生产精梳纱,而且可以 生产 普梳纱 、 棉混纺纱 、 纯化纤纱和毛纱;系统更具灵活性;与合作伙伴 (特吕茨勒和赐来福等 )共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支持;为制定 和优化工艺提供深入的支持。 立达公司的卡摩纺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最先进的聚集纺设备。 COM4○R 不仅是一种新型纱,而且也是一个唯一、独立的品牌。 它带给被授权者的是 纺纱厂的责任和保证:所谓责任是清晰的确定需求并与客户合作;所谓 保证是确保 客户 获得市场中最高品质的纱。 ComforSpin○R 技术是使纤维束在经过主牵伸区后通过气流使其平行和聚集,这样纺纱角得以降低到最小。 ComforSpin○R 卡摩纺纱机K44 的心脏是 使纤维聚集的单元,由下列部件组成:集聚罗拉,吸风插件,气流导向装置。 直接驱动的镂空的集聚罗拉不仅耐磨而且能防止纤维的附着。 在每个集聚罗拉的内部是一个可拆卸的吸风插件,其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2 上具有一个形状特殊设计的沟槽。 该插件与机器的吸风系统相连。 气流通过集聚罗拉内的负压而产生,并在主牵伸区后将纤维聚集。 在主牵伸区和纤维加捻区之间,纤维都得到了完全的控制。 增加的一个夹持罗拉预防了加捻延伸到纤维聚集区域。 聚集的高效性是通过一个特殊的设计、专利保护的气体导向装置而得以实现。 聚集单元的各部件相互之间优化配合,这确保了所有的 纤维彻底的聚集,如此才造就出具有众多优点的 COM4○R 卡摩纱。 从上述分析比较看出,三家紧密纺技术各有特色。 建议通过招标,在进一步综合比较设备价格、系统配套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再做最终选择。 本方案暂推荐选用瑞士立达公司开发的 ComforSpin○R卡摩纺纱机 K44 型 200 台。 自动络筒机 自动络筒机是生产高档无结头纱的必备设备之一。 目前新一代的自动络筒机分别为:日本村田的 型、德国赐来福的 338 型、意大利萨维奥的 Orion 型。 三种 络筒机较原机型性能方面都有较大改进,络纱速度均达 1800 米 /分以上,各种工艺参数及设备状况电脑自动显示,达到智能化控制,机械结构设计简单,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 除此之外,三种机型各自还有独特的特点,现分别介绍如下: 型自动络筒机采用卡式吹捻器,吹捻头部分可简单拆卸,即使纱种频繁变换,也可将停车时间缩短到最小限度,改变品种时,简单交换及调整吹捻器的备件即可,缩短保养时间。 独特的气圈控制器随管纱的退绕上下跟踪移动,有效地控制了卷绕张力变化, 自始至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3 终 达到高速退绕、控制毛羽的产生,防止脱圈。 该 机还带有管纱质量监控装置,自动检测接头质量装置。 在吹捻的前后对接头质量进行三次检验,防止双纱。 该公司还设计了毛羽减少装置,可安装在栅栏式张力器下面,利用特殊喷嘴和压缩空气,将管纱在退绕过程中产生的毛羽包缠起来,此装置目前在新疆天山棉纺厂、上海 34 棉纺厂已有采用,根据使用情况,可供用户选购。 Orion 型自动络筒机,结构设计新颖,取消了齿轮、凸轮、连杆等机械传动,动作部件均由各自的步进电机驱动,通过电脑联动或独立运动,智能的弹性打结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换管单元采用新的设计,换管纱时,先定位后插纱,然后垂 直卷绕,偏转角度为29 度,比 Espero 型小 19 度,减少了张力,且换管时先定位,提高效率。 槽筒采用无刷直流电机直接驱动,比交流电机耗电低 30%以上,噪音低,温度低。 吸风系统采用交流变频电机,可降低功耗,提高效率。 该机还配备退绕加速装置,有效地防止管纱在高速退绕时的脱圈现象,带有智能电子防叠装置,避免磨擦,减少毛羽产生,提高防叠效果。 该机还可配备机械捻接器和加湿捻接器,专门用于生产棉氨纶纱和多种纤维纱及股线,适应范围广。 338 型自动络筒机高度模块化设计,便于操作、调整,清洁、维修及拆装。 采用最新 ATT(扭矩 自动传送 )槽筒直接驱动技术,可降低能耗,不再使用传动皮带,消除了因皮带磨擦和滑动所造成的功率损失。 AVC(负压自动控制 )负压控制的吸风系统采用变频电机来产生负压,电机转速随所需空气用量而变化,以得到恒定的负压值,可节约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4 能耗。 电子清纱器一体化、其清纱曲线能在电脑的图形屏幕上方便精确地设定,使用上纱头传感器能够精确控制从卷装所去除的含有纱疵的纱线长度,避免不必要的回丝浪费,清纱控制系统不仅能检测与去除短片段纱疵,同时也能有效地去除卷装中的长片段纱疵和周期性纱疵。 清纱器的操作与主电脑操作合二为一,通过触 摸显示屏上的公司标记就可在二者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方便。 该机还带有检测纱线缠绕装置,测量纱线长度与卷装直径的电子装置、断电质量保护装置。 赐来福公司还开发设计了一套数据系统管理软件,该软件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数据更新及时,并可输出数据图表信息,该系统采用模块结构,所有数据均可保存 6 个月,以便能迅速进行数据查询,可供作较长周期的评价工作。 以上三种机型均属国际先进水平,建议 企业 通过国际招标进行价格、质量、技术水平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综合对比后,根据产品要求,经营管理及投资效益,选择使用。 本方案暂 推荐选用日本村田公司生产的 型自动络筒机 70 台。 精梳设备 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精梳机主要有上海纺机总厂的 PX2 型、经纬纺机的 F1268 型及马佐里 (东台 )纺机公司的 CM500 型。 PX2 精梳机分离传动采用共轭凸轮加行星轮系统来实现分离结合运动。 采用自清洁顶梳装置,始终保持顶梳的清洁,从而保证精梳条的质量。 采用二段整装形式,车头和车身为一体,车尾为一段,特殊的机架结构,方便平车和高速运转。 顶梳由气缸夹紧,从而保证了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5 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不产生脱落问题。 牵伸采用四上五下的牵伸形式,能够控制和完善 棉条牵伸,从而保证精梳条的质量。 台面和棉条通道的工艺自停,采用模数转换器控制,并通过显示屏直接反映运转情况。 锡林可选用 112176。 锡林,锡林输理区域大,输理透彻,是国内唯一可选用 112176。 锡林的机型。 常开钳次为 280 次 /分,单机产量 30~ 33 ㎏ /h,运转效率 ≥ 90%。 F1268 精梳机钳板重量轻、冲量小,采用双点握持,能有效控制纤维;能缩短钳板传动曲柄半径,减小摆动惯量与高速时的振动。 该机型 采用顶梳前移, 可以 减少棉结杂质,改善条干质量。 改进圈条传动结构,增加传动的稳定性。 设备有自动监测、保护功能,设有自动换筒、集中吸落棉,操作简单,安全,节约人力、物力净化工作环境,大量地采用齿形带传动,方便维修,生产速度快,产量高。 轻柔梳理、落棉短绒含量高、精梳条短绒含量低,同等条件下节约原棉, F1268型精梳机结构合理,运转稳定可靠,操作、维修方便,速度高、综合质量水平高、自动化程度高。 该机型 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国内精梳机的换代产品。 马佐里 (东台 )纺机有限公司生产的 CM500 精梳机,与 CM 1 型不同的是: (1)机器的自 动程度提高,质量控制和机器的操作完全电子化,控制面板更便于操作维护。 (2)上下钳板闭合的速度大幅度降低,减小了上钳板突发加压的冲击力。 (3)对机械传动部件运用三维坐标技术,进行了精确的动力学研究改进,使机器的机械应力及噪音有明显降低。 (4)半自动或全自动运输小卷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 某 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档紧密纺纱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6 率, CM 500 最高纺纱速度仍为 400 钳次 /分。 从上述分析比较看出,三家精梳机各有特色。 建议通过招标,在进一步综合比较设备价格、系统配套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再做最终选择。 本方案暂推荐选用上海纺机总厂的精梳设 备 85 套。 高速并条机 目前国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