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具制造公司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手册内容摘要:
页 次 15/21 设计和开发更改: 对任何更改要求必须进行识别,以确定更改是否适当。 当客户提出更改时,由业务部将客户更改的通知交给开发部人员,当本公司提出更改要求时,由开发部实施更改,更该前要通知客户并获得其同意。 如有较大更改的,应在批量生产前,由开发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更改要求进行评审,并再次验证和确认,以证实更改后的产品能满足要求。 更改后的产品要重新送客户确认后,方可批量生产。 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由开发部保存。 4. 采购和外发加工 采购过程 公司为保证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采购人员对供货商进行相关信息的调查,了解供货商基本状况,根据供货商送样的检验、试用状况、现场评审,决定是否将其列为合格供货商。 对供货商及采购产品的控制程度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采购单位根据供货商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货商。 编制《供货商管理程序》,规定供货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并保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采购信息 采购人员在采购订单或采购协议中, 应明确描述采购产品的有关信息, 包括 : 品名、规格、数量及交期,必要时要附上适用图面、检验说明。 对于重要物料的供货商,根据实际状况可以提出设备、人员资格、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为保证采购信息的准确、完整,采购订单或采购协议必须经过部门主管审批。 编制了《采购管理程序》,规范原材料、辅料的采购。 采购产品的验证: 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采购产品,由品管部进行检验和验收,品管部不能检验的项目,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要求供货商提供检测报告,品管人员进行验证。 对于部分物料,可以委托有资质的 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当品管部或顾客提出到供货商的现场实施验证时,采购人员应在采购档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编制了《产品检验管理程序》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做出具体规定。 外发加工管理: 为保证外发加工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采购人员对加工企业进行相关信息的调查,了解其基本状况,根据加工企业送样的检验、试用状况、现场评审,决定是否将其列为合格外发加工企业。 对加工企业及加工产品的控制程度取决于加工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生管单位根据加工企业 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加工企业。 采购单位编制《 供应商 管理程序》,规定加工企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并保留评价结果XXXX 木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SRM01 文件名 文件 版本 发行日期 2020923 质量 手册 页 次 16/21 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生管人员在进行外发采购或者签订外发加工协议时,应明确描述加工产品信息,包括 :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交货日期,必要时附上图纸、工艺要求、检验说明。 外发加工原材料由公司自身提供,出厂需经过检验,外发加工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验收,双方确认合格,保证加工原材料质量完好。 根据产品重要性以及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可明确生产人员资质、生产过程 可进行现场监控,并进行生产过程得抽样检验。 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外发产品,由品管部进行检验和验收,品管部不能检验的项目,如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要求加工企业提供检测报告,品管人员进行验证。 对于部分物料,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5.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管部、各制造部门、业务部对产品的生产加工、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进行策划和有效控制,以确保合同 /订单的全面履行,达到规定的要求,使顾客满意。 受控条件包括 : a) 获得产品图纸、生产制令单、原物料明细表等质 量控制要求。 b) 制造部门应确保关键过程获得与本过程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以指导按规范进行作业。 c) 工务部应根据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要求配置维护保养人员、检修生产和服务设备,确保使用适宜的设备。 各设备操作指导书由工务部制订,并督促各制造部按规程使用。 d) 生产和服务过程配备和使用温 /湿度计、 湿度 计等监视和测量控制设备,按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由品管部负责管理。 e)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有效性实施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活动的要求在第九节进行详细描述。 f)品管部对产品关键环节的放行进行控制,业务部对产品 的交付和售后服务进行控制。 编制了《生产计划管理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和《工程变更管理程序》用于规范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和服务过程管理和工程变更的管理。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本公司配漆、贴皮与封边几个过程为特殊过程,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其过程能力,这些确认安排包括: 配漆过程 《配漆作业标准》规定了配漆的要求经过主管批准后实施,确保产品涂装质量。 ,并标示检定状态。 对相关人员资格进行确认。 : ① 用标准色样于白板上作对照; ② 喷涂与标准色板作对照,并作好记录。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对此过程进行确认,并依确认结果修订相关标准档。 贴皮与封边过程 《贴皮机操作规范》以及《手动(自动)封边机操作规范》。 、训练,并考核。 XXXX 木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SRM01 文件名 文件 版本 发行日期 2020923 质量 手册 页 次 17/21 : ① 设定工艺参数,针对不同的材料、温度、压力明确要求;② 进行监测,对于生产过程控制,并记录, ,应对这两个过程进行确认,并依照结果 修订相关标准档。 标识和可追溯性 为防止产品在实现过程中混淆和误用,以及实现必要的追溯,按下列方法予以控制 产品标识 (原辅材料)标识采用在实物醒目处悬挂 ‘ 物品 标签 ’ ,注明名称、规格数量等。 流程单 进行标识,注明规格、数量等。 标签纸 标识。 标识的方法、责任人、在《产品的标识与追溯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制令单号是每批产品的唯一标识。 状态标识: “ 待检、合格、不合格 ” 三种。 、标签、合 格证等。 ,使用人员不得遗失和转借。 、实施责任人在《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可追溯性 出口产品,相关法规都提出可追溯性要求,公司建立了从采购、加工、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溯源体系和记录。 订单号为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可根据产品的唯一性标识来追溯产品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顾客财产 目前公司内部除客户提供的图纸外,没有其它客户财产,客户提供的图纸依照《文件控制程序》中外来文件要求的规定执行。 当后续出 现类似情况时,应妥善保管在公司控制或使用的顾客财产(包括五金、零部件、图纸、样品等)。 并作好标识、验证和维护。 如发现顾客的财产丢失、损坏、或其他不适用的情况时,应予以记录并及时报告顾客。 产品防护 编制《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和《仓库管理程序》,规范在产品加工、储存过程中或在送货过程中产品防护和防疫要求,并针对产品的符合性要求,提供防护。 这种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公司根据产品测量要求,配备 合适的测量仪器,以对产品的要求特性进行测量,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客观证据。 为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品管部对所有测量仪器建立档案。 为保证测量结果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品管部按照校验要求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检定。 使用单位在使用时要对仪器进行必要的调整,但调整不要过度。 以免测量结XXXX 木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SRM01 文件名 文件 版本 发行日期 2020923 质量 手册 页 次 18/21 果失效。 品管部对于校验完成的测量仪器要贴上校验合格证、不合格证或限制使用标签,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 使用单位在对仪器进行搬运、维护或贮存期间,应由使用人员进 行防护,防止损坏或失效。 品管部在设备校验后,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要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停止使用此仪器,并对该仪器进行标识、隔离。 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任何可能受此仪器影响的产品,如果产品尚在厂内,应对此产品重新检验,如果产品已经送往客户端,要立即通知客户,按其要求进行处理。 6. 相关 文件 《产品要求确认与评审管理程序》 —— SRP06 《客户 反馈 处理程序》 —— SRP07 《产品设计与开发管理程序》 —— SRP08 《采购管理程序》 —— SRP09 《供货商管理程序》 —— SRP10 《生产计划管理程序》 —— SRP1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 SRP12 《工程变更管理程序》 —— SRP13 《产品标识与追溯管理程序》 —— SRP14 《仓库防护管理程 序》 —— SRP15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 SRP16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 SRP19 《配漆作业标准》 —— SRW14 九、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1. 目的和定义 为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公司策划和实施了必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包括必要的统计技术的应用。 2. 监视和测量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业务部定期对重要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公司产品、服务的满意程度,要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客户满意和不满意的主要方面,把相关信息传达给品管、制造部门。 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有关客户满意的调查和处理参照《客户 反馈 处理程序》执行。 内部审核 XXXX 木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SRM01 文件名 文件 版本 发行日期 2020923 质量 手册 页 次 19/21 管理者代表根据公司实际状况,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至少一次内部稽核,以确认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 ISO9001: 2020 的要求以及公司内部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 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在安排稽核日程时,要考虑到稽核的过程或部门的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合理安排稽核时间和稽核人员。 在每次内部审核时,管理者代表或审核组长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并对参与审核的人员简单培训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为保证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点,责任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员负责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并记录 验证结果。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根据识别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确定相相应的过程绩效指针,过程负责单位对过程的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必要时,运用管制图、推移图来对过程的趋势进行监控。 当监视结果显示过程未能达到规定的要求时,责任单位应采用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有关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详细规定依照《过程绩效管理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品管部通过来料检查、制程巡检、成品检查或出货检查,对产品的特性就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 求已得到满足。 当公司没有能相应的检测设施和人员对产品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时,由品管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 品管单位应保留相应的检验记录,作为产品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 品管部检验员负责产品的正常放行,当产品不良,需要特采放行时,要经过部门主管和副总经理的批准。 在规定的检验没有完成之前,产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或交付给客户。 3. 不合格品控制 为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编制 了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规定不合 格品的处理职责和权限:对于在制程中发现的个别不合品,由检验人员决定处理方式。 对于批量的不良产品,由品管部主管和副总经理共同评审,决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包括 、返修、报废。 ,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品管部保持不合格性质及其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XXXX 木业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SRM01 文件名 文件 版本 发行日期 2020923 质量 手册 页 次 20/21 在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后,检验人员应重新检验,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某家具制造公司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手册
相关推荐
详细填写。 每月底报办公文员,以便核对公里数及耗油量。 私人用车需事先到行政管理部办公文员处填写私人用车登记表或第二天补记。 私人用车每公里 元。 月底办公文员统计使用金额数,报行政主管审批。 送至财务,工资扣款。 未按此规定执行,一经查实,第一次工资下浮 10%,第二次解聘。 六 .现场防火安全制度 防火方面 易燃品分类堆放,隔离保管。 伙房与库房、施工现场、宿舍隔离设置。 施工现
3. 设备保养计划能按时完成。 ( 4 分) 4. 设备外观整洁,无明灰及油污。 ( 3 分) 5. 设备机房地面整洁无污迹及蛛网。 ( 3 分) 6. 消防设备灵敏有效。 ( 6 分) 四 清洁绿化 ( 5 分) 1. 落实清洁卫生规章制度,月检达 标。 ( 4 分) 2. 室内外绿化达标。 ( 1 分) 五 文明服务 ( 10 分) 1. 员工服饰整齐,言语得体,方法得当。 ( 2 分) 2
洋乐队) 位置:舞台 OR舞台右侧 通过现场西洋 乐器演绎现代的传统经典歌曲和现代歌曲,营造一种别样的经典幽雅的氛围,悠扬动听的乐声,余音绕梁,令每位来宾陶醉,难以忘怀,能有效地提高开业仪式的宣传力度。 特别说明 :该乐队必须能以萨克斯、单簧管、长号等演绎、伴奏歌曲舞曲。 [音 响 ] 数量: l套 9 / 18 说明:专业 位置:主会场舞台两侧 二、仪式程序 2020年 9月 8日 上午 9:
符合 XX 发展目标 ,符合 XXXXXX 汽车客运系统规划布局。 因此 ,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需求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历年社会经济情况 2020 年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增长 %,快于全市增幅 个百分点 ,增幅二圈层排名第三 ,较上年提升了 2 位。 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
将冷、热水预留管口加试管找平、找正。 量好短管尺寸,断管、套丝、涂铅油、缠麻,将弯头上好。 ( 2)淋浴器锁母外丝丝头处抹油、缠麻。 用自制扳手卡住内筋,上入弯头或管箍内。 再将淋浴器对准锁母外丝,将锁母拧紧。 将固定圆盘上的孔眼找平、找正。 ( 3)画出标记,卸下淋浴器,将印记剔成Φ 10*40mm 的孔眼,栽好铅皮卷。 再将锁母外丝口加垫抹油,将淋浴器对准锁母外丝口,用扳手拧至松紧适度。
动资金的调配等方面的资源配置。 3)在施工安装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 4)本公司对产品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工程部与顾客签订合同或提交标书 之前,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 1)顾客的要求明确,与产品有关的所有要求均有具体的界定标准。 2)顾客无书面要求时,对其要求应事先确定,再作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