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杆的结构使面筋内部保持完好的网络结构;其次,又能有足够的挤压推进力使面筋的出料保持连续;再次,小料斗处的料较少从而料容易成型导出;最后,滑动螺杆挤压有较好的稳定性能 ,螺旋转速和下料的速度更容易控制。 在以上特点的基础上,螺旋挤压最为可行的就是滑动螺杆的挤压方案,料斗也采用了较复杂的大小料斗共同作用的方案 ,所以最终确定和使用这种方案。 具体的结构简图见图 21: 5 图 21 面筋成型机坯片导出及切断装置结构简图 全 套图纸及更多设计请联系 : 360702501 10. 切料凸轮 6 3 面筋机坯片导出及切断部分具体设计说明 本设计主要是面筋成型机的坯片导出装置以及切断装置的设计。 设计原则基于面筋有很高的弹性及延展性,以及柔性突出,很难将它压制变形。 设计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将面筋变成片状,为了弄清楚面筋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详细了解面筋的特性,曾去了楼王的面筋厂实地考察,并且亲自动手去卷制了很多,也测量过工人卷制时的面筋的尺寸,同时也向厂里工人询问机器制作时应该达到怎样的尺寸和标准,在设计的时候所依据的就是这些尺寸和标准。 由于设计时把坯片导出装置与切断装置设计成一个整体,所以这两个装置的具体设计将一起说明。 3. 1 进出料口形状设计 根据总体方案的设计,首先要设计的是进料和出料料斗的形状。 根据生活中的常识,选用常见的漏斗式进料设计 ,面筋出料要成片状,所以出料部分末端采用长方口的形状。 具体设计分为两部分,大料斗进料和送料,小料斗出料。 大料斗上 部分是圆柱形,方便滚动丝杠螺杆的挤压运动;下部分要方便出料,所以选择了漏斗形状。 小料斗上部分也采用圆柱形的,下部分采用圆积方的形状。 工作原理:将大团的面筋原料从送料口送入大料斗装置中,靠滑动螺杆的挤压推力向前运动,直至小料斗的空间被面筋充满,切片装置切断面筋的同时滑动螺杆停止运动,小料斗处的活塞快速向下送料,等活塞恢复原状的同时滑动螺杆再次旋转。 通过实验测得 重的面筋其体积为 , 重的面筋其体积为。 所以小料斗以及大料斗的设计尺寸就是根据这些数据来的。 小料斗 一次下料的量在 150g~ 200g 之间,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大料斗一次装料的量为 5kg,符合人工加料的要求。 大料斗和小料斗的具体结构尺寸见图 31和图 32。 7 图 31 大料斗的具体结构及尺寸 8 图 32 小料斗的结构与尺寸 全套图纸及更多设计请联系 : 360702501 3. 2 电动机及减速机选择 面筋的绕制过程原为纯手工操作,生产处于一个轻微耗能 工作寿命降低,预紧结构在使用中要严格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面筋机所 选用的滚动轴承座适用于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径向接触滚子轴承。 线速度 v≤ 5m/s,工作温度 t≤ 90176。 ,采用油润滑。 其对应所选轴承的型号分别为 Z2508Y, Z2512Y 和 Z2506Y。 3. 10 弹簧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3. 10. 1 弹簧的设计 已知切料弹簧工作时最大载荷为 135N,最小载荷为 15N,要求弹簧切料的工作行程为 40mm,活塞弹簧工作时最大载荷为 135N,最小载荷为 0N,工作行程为 100mm。 两端固定支承。 因为弹簧在一般的载荷下工作,可按照第Ⅲ类弹簧来考虑,选择 C级碳素弹簧钢丝。 初估弹簧丝直径为 d=2mm 左右。 查表可知,[ ] , 171 0T B B M Pa ,所以 [ ] 0 .5 0 .5 1 7 1 0 8 5 5 ( )TB M P a 。 d 根据给定的条件选定 C=8,并根据公式得 0 .6 1 5 4 144CK CC (3— 5) 0 .6 1 5 4 8 1 1 .1 8 48 4 8 4 又根据公式得 []TKCFd (3— 6) 1 3 5 8 1 .1 8 41 .6 855 ( )mm 与估计的弹簧丝直径相似,故取标准值 d= 于是 2D Cd (3— 7) 9 9218( )mm 2D D d (3— 8) 18 220 16( )mm 符合题意要求。 n 查表得 G=80000MPa,并由公式可得弹簧的工作圈数为 : 41 328Gdn FD (3— 9) 4380000 2 408 18 取弹簧工作圈数为 n1=10。 42 328Gdn FD (3— 10) 4380000 2 1008 18 取弹簧工作圈数为 n2=21。 计算最小载荷 minF 与最大载荷 maxF 作用下的变形量 min , max : 3min 21 min 48F D nGd (3— 11) 348 15 18 1080000 ( )mm 3max 21 max 48F D nGd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