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科技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存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amp。 m5 n, l. L。 t7 C$ w/ L ` G/ X$ _. g B 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 / f | P L1 g+ e7 o, P! [! x/ ! S5 ? ~: w 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除低值易耗品根据领用情况不同分别采用一次性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外,其余存 货按不同类别采用个别计价法或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价法。 ! J v V: K7 t: t2 Y k5 w! G1 T7 I b m39。 k$ Y9 r5 v0 e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 39。 @% ?! q u/ m0 \% 8 `: x39。 k3 M, \. x* Q9 O 财务管理制度(第二次 修订稿)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应当预计损失,计提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并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增设“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明细科目核算。 : P, n Q @5 C u ! _amp。 t a8 p。 m9 @ 第十七条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 b0 o! j, I S$ D! @ 5 j`39。 O! _4 U T0 K8 X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 资进行调整。 K1 V \0 J8 V, namp。 M * B J。 % l8 ~ T: j, U。 f8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进 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3 T, E, t* m b4 e39。 p : w4 ^2 L5 X t. X3 i! F第十八条 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 9 j4 h5 g0 g4 b7 Q8 u + [8 f2 2 v i2 ]3 X0 r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且能够单独的计量和出售。 7 v4 H3 5 ]6 B, F ZK c4 S, ^6 G3 X9 h* @* b+ A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5 J1 Z W6 n ^6 e * W* l6 w V$ \6 ~ | ( 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9 D: H5 T n5 @$ c X4 |5 N: D5 G4 D5 I w(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9 W% z5 Q2 F3 I1 v$ , `6 Q 4 E* l: U Q0 m @ 5 ?amp。 l2 P(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 G i6 K% G! X 0 S* @3 L9 e h$ P5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a7 p$ w% j9 y H: A: f6 V 2 _% ~. V4 l! L5 U/ `0 Z ( 1)本公司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建筑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4 8 I+ V5 L. w1 w 7 i4 UT L0 w, l号-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6号-无形资产》。 J: w2 [5 n: ^6 M. k, ]4 Iamp。 @ % p L+ 3 Uamp。 P$ 8 ~2 R( 2)如果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采用公允价值更能反映资产状况时, : L. O。 k7 Y6 v/ p* B。 ~ c* T camp。 w8 A8 a7 s财务管理制度(第二次修订稿)可以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B V2 S6 C9 f3 |! Y7 M$ Z7 ^4 u , o/ _ I$ R1 S, W* P8 m39。 S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处理。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8 y9 D0 X! ~ X* o! P9 w! v7 [4 u3 l7 Q bamp。 [* f ( 3)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0 i8 |1 ~O: ?3 X% m2 Y: A k1 J8 W, c7 . q T A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的核算方法 39。 _2 \+ G39。 |。 v! y M6 y/ G5 c6 ^: ^6 A, E。 L$ m4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的有形资产。 $ N5 v+ ~9 e S _7 [6 j H% q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 9 k: F1 E39。 d。 Q2 Y Famp。 O l0 l* g O5 a* q. U$ q9 _: fk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按分类折旧率计提,预计净残值率 均为 5%。 0 s2 cY H5 u 4 K8 d5 W39。 j3 JP$ H资产类别折旧年限年折旧率% gamp。 V _! j [ A0 h! N9 J7 F z! V39。 b6 s 建筑物 % R9 vQ [. S % g39。 p7 M0 ?0 D G E机器设备 R1 `4 X t Aamp。 z6 k * l0 I39。 D: ^5 I4 H6 t4 D。 Z运输设备 519 % _. t jI7 J. A$ M6 ]+ k9 ~3 u1 h. z5 b7 O, ? 其他设备 519 , ]3 O$ j, V3 j l / l O% b. ` j a% k% \ 年末根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按单项计提固定资 7 F6 t39。 w q B8 z5 O1 c3 v5 E6 k, w9 L8 B y39。 ` 产减值准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号-资产减值》办理。 . R* e4 FJ/ z t* I 0 L39。 |$ G: i M8 J @1 s第二十条 在建工程核算方法 @5 B3 l h5 jamp。 r2 T1 @ w 9 u6 l0 ]$ J% W4 Sm0 x 在建工程核算根据各项工程实际发生的支出核算。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为该工程所发生借款的借款费用计入该工程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 j1 eamp。 L9 ^5 J4。 v3 q! e i7 Z39。 @3 B0 p 17 号-借款费用》。 % w/ I6 Q w j。 W6 s。 R, f, g! p . l/ ii A4 m! ~% y q3 b W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当月以暂估价转入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完成后根 据实际成本对原入账价值进行调整。 8 s8 R z! r6 q8 J7 N! l7 `7 Y4 X. E 中期期末及年度终了,对在建工程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计价,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 1 Z+ E4 v% _, |7 D: Z, X . o39。 d7 w0 h+ R ]5 M% f 财务管理制度(第二次修订稿)准则第号-资产减值》。 1 J |3 D0 c6 Rl! [* S . @/ @0 C$ v。 ~ d B3 I39。 x第二十一条 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方法 h3 z2 J/ F。 \% r$ L k+ hb + c2 9 g, p% @* z: P5 H E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 4 E. ]+ v: 1 M X o/ t J F0 u$ @1 O5 ^ 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39。 x, I/。 W3 l2 x8 i7 G4 |% S+ F7 O。 T. Y3 V: N* bD/ u (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 其他支出。 ! c: Uamp。 F! U+ M N2 W s$ damp。 s C W / z8 I8 G1 _0 t8 G! Q, j39。 N0 u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 K! K$ a9 K ]: A q: n u g39。 S$ z5 t, ]y. D+ L0 N3 _6 y (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规定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9 N$ M K5 h7 d8 `, j f* q % @\% P3 \. P @@6 s ( 3)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m7 l/ 5 l2 T。 g。 m5 X+ c1 U。 Jw, [9 8 k @4 t1 L$ N8 | (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和企业合 并取得的无形资产 m9 R7 Rd4 X+ u3 h7 oamp。 q: V N! m: |7 Q1 p. i 的成本,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确定。 无形资产的摊销 . j9 b F _/ Iamp。 _8 O2 f5 \8 N (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2 E3 n\amp。 FJ! ~5 ?9 X$ e/ q s* q39。 p8 b U 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9 dHamp。 y [. d。 o% y 9 H7 P6 ^ e: e D7 T$ g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 _. T7 f, w6 x4 V + G5 F2 FO1 h x* y+ v 财务管 理制度(第二次修订稿) 1 B5 y7 a4 z I% i, _$ F+ H8 p2 e 5 o39。 [$ h3 e! Az ①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无形资产。 0 Tamp。 x$ Q! c/ F: F: X2 _8 S: p3 O O6 S. @ ②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9 dA Damp。 K8 Y0 mamp。 n7 ~9 p $ [. Pamp。 ^1 Q1 |5 I% v9 n(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2 k39。 T/ A ? ]$ T1 / B: s/ m 8 I9 s$ z. t5 U/ S ` X 无形资产的减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号-资产减值》处理。 QP5 c1 ~8 m. Z Qamp。 n k7 L 0 N/ n+ , G。 U7 J。 q: \ 公司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g I0 j39。 X2 n3 n0 X9 d39。 y/ v: Z2 z7 c X! n 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规定处理。 , i39。 B9 % ~8 b2 o1 ]: d , N4 g/ Y4 x, v7 X] h8 E Y39。 O第二十二条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方法 8 EI。 f t 7 J$ ` Xw$ DT z* h 除开办费按实际发生额核算,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当期损益外,其余均在其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39。 [. t+ k1 j/ k6 h ` 5 j, R。 ~4 |6 d$ M* s6 \: N 第二十三条 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