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卫生所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诊疗记录应按照规定妥善保存,不得伪造、涂改、隐匿、销毁或者抢夺。 应患者的要求,应当提供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发生医疗纠纷时应主动提供其整个诊疗过程的完整资料。 6 八、门诊日志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 1 年。 XX 县农村卫生所(室)管理制度 一、行政管理制度 村卫生所负责人由取得乡村医生或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证书的人员担任,负责全所的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有良好的工作程序。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定期总结并向上级报告工作。 卫生所(室)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乡村医生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取得乡 村医生或(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上岗。 加强所容所貌管理,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严格执行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制度。 二、医疗管理制度 实行 24 小时服务,为本村居民提供初级医疗服务。 认真做好门诊诊疗记录,病历、处方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必须配备符合上级规定的设备和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药品,实行凭处方发药。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坚持正常的购药渠道。 7 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院感”规定处理。 严格执行医疗各项规章 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隔离消毒制度。 妥善保存各种医疗文书资料。 三、预防保健管理制度 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协助上级防疫部门进行疫源地处理等。 按程序做好免疫规划的建卡、疫苗接种,及时填报并保存好有关资料。 掌握全村妇女及 0— 7 岁儿童及外来儿童的基本情况。 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要求进行产前检查、产后随访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按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程序和要求进行定期体检登记。 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专栏,普及卫生知识。 协助村委会指导全村改水、改厕,建立全村改水、改厕资料。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四、信息管理制度 掌握本村居民人口、户数,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经济状况及卫生等基本情况。 掌握全村人口出生、死亡、发病病人就诊、转诊等情况。 逐步建立本村居民健康档案。 五、财务管理制度(由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8 门 诊 消 毒 制 度 在没有明显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工作台、物品、空气 进行预防性消毒。 所使用的消毒剂必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一、环境消毒:每天开诊前后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对桌面、墙壁和地板进行消毒,地板湿式打扫,遇污染时即刻清洁消毒。 二、空气消毒:开诊前后应启用紫外线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