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卫生所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诊疗记录应按照规定妥善保存,不得伪造、涂改、隐匿、销毁或者抢夺。 应患者的要求,应当提供其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发生医疗纠纷时应主动提供其整个诊疗过程的完整资料。 6 八、门诊日志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 1 年。 XX 县农村卫生所(室)管理制度 一、行政管理制度 村卫生所负责人由取得乡村医生或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证书的人员担任,负责全所的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有良好的工作程序。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定期总结并向上级报告工作。 卫生所(室)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乡村医生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办理执业注册手续取得乡 村医生或(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上岗。 加强所容所貌管理,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严格执行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制度。 二、医疗管理制度 实行 24 小时服务,为本村居民提供初级医疗服务。 认真做好门诊诊疗记录,病历、处方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必须配备符合上级规定的设备和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药品,实行凭处方发药。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坚持正常的购药渠道。 7 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院感”规定处理。 严格执行医疗各项规章 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隔离消毒制度。 妥善保存各种医疗文书资料。 三、预防保健管理制度 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协助上级防疫部门进行疫源地处理等。 按程序做好免疫规划的建卡、疫苗接种,及时填报并保存好有关资料。 掌握全村妇女及 0— 7 岁儿童及外来儿童的基本情况。 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要求进行产前检查、产后随访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按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程序和要求进行定期体检登记。 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专栏,普及卫生知识。 协助村委会指导全村改水、改厕,建立全村改水、改厕资料。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四、信息管理制度 掌握本村居民人口、户数,性别比例、年龄构成、经济状况及卫生等基本情况。 掌握全村人口出生、死亡、发病病人就诊、转诊等情况。 逐步建立本村居民健康档案。 五、财务管理制度(由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8 门 诊 消 毒 制 度 在没有明显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工作台、物品、空气 进行预防性消毒。 所使用的消毒剂必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一、环境消毒:每天开诊前后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对桌面、墙壁和地板进行消毒,地板湿式打扫,遇污染时即刻清洁消毒。 二、空气消毒:开诊前后应启用紫外线灯。村级卫生所管理制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村级干部考核管理制度
5— 10%为基数,由乡农经站审计,经乡党委、乡政府批准后发放。 第四章 考核奖惩 第九条 目标责任制度。 乡党委要对 村干部实行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目标管理包括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指标,特别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的考核。 第十条 考核评议制度。 依据目标责任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严格的考核评定。 民主评议由乡党委组织进行,每年进行一次。
村级新农合门诊统筹管理服务协议书
十条 执行“即时结报”制度,当场垫付新农合补偿资金,并完善补偿结算手续。 每月 在 规定的时间内将参合农民补偿结报相关材料上报卫生院,由卫生院统一上报新农合管理中心。 第十 一 条 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新农合文件资料 、 补偿资料的管理及保存,以备核查。 第十 二 条 执行《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 目录》规定 ,目录内用药必须得到 100%;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累计次均门诊费用控制在 28
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流程图-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流程图
每季度首月15日公开便民服务及时广泛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若群众有疑问可用三种方式反映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反映直接向村委会询问在点题公开栏中点题确实有误重新公布10日内点题公开栏公开村委会在10内解释村委会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六
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程序流程图
注:本程序依据《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民政部《村民自治规程》制定 (2)要求罢免全体村委会成员,乡镇政府可直接组织召开村民会议 (3)要求罢免个别村委会成员,而 村委会逾期不召开村民会议,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督促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 (4)如果罢免要求直接向乡镇提出,乡镇应及时将罢免要求转给该村委会 11 五、“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程 序 工作程序 党组织会提议 提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