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纸规范、符合国家标准(课题做出的试样质量好)( 109 分) 设计图纸较规范、符合国家标准(课题做出的试样质量较好)( 87 分) 设计图纸一般、较整洁(课题做出的试样质量一般)。 ( 65 分) 设计图 纸差、不整洁(课题做出的试样质量差)。 ( 40 分) 13 设计说明书(论 文)撰写水平 项目齐全、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正确、 书写工整、结构严谨。 ( 109分) 项目较齐全、条理较清晰、论据较充分、结论正确、书写较工整、结构较严谨。 ( 87分) 项目较齐全、条理较清晰、有论据、结论基本正确、书写较工整。 ( 65 分) 项目不齐全、条理不清晰、无论据、结论不正确、书写不工整。 ( 40 分) 14 规范化程度 单位制、图表格式、资料引用、专业术语等全 符合国家标准与学院要求。 ( 5分) 单位制、图表格式、资料引 用、专业术语等能符合国家标准与学院要求。 ( 4分) 单位制、图表格式、资料引用、专业术语等 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与学院要求。 ( 3分) 单位制、图表格式、资料引用、专业术语等不符 合国家标准与学院要求。 ( 2分) 17 毕业 论文 ( 设计 )评分表(指导教师用表) 评 分 项 目 分值 A B C D 工作态度20% 01 出勤、守纪情况 10 02 工作勤奋 10 能力水平60% 0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5 04 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5 05 设计(实验)能力 15 06 计算能力 5 07 外语应用能力 5 08 计算机应用能力 5 09 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设计质量20% 10 图纸(试样)质量 5 11 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水平 10 12 规范化程度 5 总 分 指导 教师签名: 日期 : 毕业 论文 ( 设计 )评分表(评阅教师 用表) 评 价 项 目 分值 A B C D 选题质量20% 01 选题指导思想 5 02 选题深度 5 03 课题工作量 5 04 课题结合实际程度 5 能力水平60% 05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5 06 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5 07 设计(实验)能力 15 08 计算能力 5 09 外语应用能力 5 10 计算机应用能力 5 11 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设计质量20% 12 图纸(试样)质量 5 13 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水平 10 14 规范化程度 5 总 分 评阅教师签名: 日期: 注:以上评分标准仅作参考,各院(系)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评分标准。 18 毕业 论文 ( 设计 )指导教师意见书 评 语 第一指导教师 职 称 单 位 第二指导教师 职 称 单 位 成 绩 时 间 19 毕业 论文 ( 设计 )评阅教师意见书 评 语 评 阅 教 师 职 称 单 位 成 绩 时 间 20 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评分标准 评 价 内 容 A B C D 1 设计 设计工艺布局 正确 (7 分 ) 基本正确(6 分 ) 一般 (5 分 ) 差 (4 分 ) 论文 论文基本格式与图表 2 设计 设计制图能力 好 (7 分 ) 较好 (6 分 ) 一般 差 (4 分 ) 论文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设计 图纸整洁程度 好 (7 分 ) 较好 (6 分 ) 一般 (5 分 ) 差 (4 分 ) 论文 实验样品 4 反应速度与表达能力 好 (7 分 ) 较好 (6 分 ) 一般 (5 分 ) 差 (4 分 ) 5 掌握知识面 宽 (7 分 ) 较宽 (6 分 ) 一般 (5 分 ) 窄 (4 分 ) 6 答辩态度 好 (7 分 ) 较好 (6 分 ) 一般 (5 分 ) 差 (4 分 ) 7 问题答对率( %) ≥90 ≥80 ≥60 60 5347 分 4642 分 4132 分 310 分 8 教师提问难度系数 难 较难 一般 容易 1. 1 1. 0 注: 总分 S=a1+ a2+ a3+ a4+ a5+ a6+ a7*a8a1表示某评价教师给第 1 项打出的分数,其它类推。 设计按 “设计 ”的标准,论文按 “论文 ”的标准 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评分表 教师评分 评 分 一 评分二 评分三 评分四 评分五 评分六 平均分: 注:设计按 “设计 ”的标准,论文按 “论文 ”的标准 ,原始评分表需归档 21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摘要 答辩内容 摘要 : 毕业答辩委员会主任(或答辩组长) 答辩组成员 记录员 答辩成绩 时 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时 分 22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会议决议 院(系) 专业班级 学 生 学 号 题 目 毕业设计(论文)第一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设计(论文)第二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 职 称 决 议 毕业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书和成绩 占 %;评阅教师评语和成绩 占 %;答辩成绩 占 %;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毕业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 员 秘 书 时 间 年 月 日 23 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 【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 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 建筑火灾; 轰燃; 灭火救援 一、引 言 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 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 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 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 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 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 24 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轰燃及相关研究 (一)轰燃定义 NFPA 921 中轰燃定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 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 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 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 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 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 3)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 (二)轰燃判据及预测 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 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 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 600℃ ;( 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 20 kW/m2;( 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 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 25 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 、 McCaffrey、 Quintiere、 Harkleroad、 Thomas 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 此外,武警学院 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 McCaffrey 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 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燃烧速率预测轰燃; . Quintiere 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 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 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 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 (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 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 队员造成伤害。 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 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 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 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