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乡中心小学校管理现状调研分析与初步的改进设想内容摘要:

来评价学生,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老师的评价上,注重以学生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高低。 ( 3) 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有的学校教师过剩,但有些学校专业教师缺编,因缺少科任教师而导致不少科目无法正常上课,只 能找其他科教师替代,造成 3 教学质量上不去,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 整体 提高。 ( 4) 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不够,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规范目标管理,加强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考核评估;要加强教育系统效能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 5) 教育(软、硬、件)投入 不足。 校 领导应多向 乡 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协调 、 落实资金问题 ,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 6) 学校基层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一些学校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与干部队伍“四化”已不相适应,学校管理水平较差,教育教 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 三、 今后 改进的设想 (一)科学发展 学校管理目标。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 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选派中心校教师下乡支教。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加强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二) 学校管理 发展思路。 构建灵活有序的办学体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 主体,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建立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强化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初考质量稳步提高。 力争在五年内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最新办学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整合各种力量加快我乡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建立健全教育发展支撑体系。 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稳定等机制, 促进扶绥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 发展。 (三) 学校管理 发展措施。 全力实施教育八项工程建设,促进昌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 1) 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 进一步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逐步拆除泥木瓦结构、砖木瓦结构的平房,建设砖砼结构或框架结构校舍,全面实现校舍楼房化;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投入长效机制。 实施村镇教师安居工程, 重点解决乡镇无房户、危房户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 全力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 加强中心小学建设,逐步将中心小学建设成寄宿制学校。 到 “十一五 ”末期,使全 乡 小学生生均用地分别达到:小学 18 平方米 /生;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小学 平方米 /生(不含学生宿舍 平方米 /生和学生食堂 平方米 /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