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核心景区建设及管理服务工作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内容摘要:

道路建设改造,抓紧规划建设连接贯通 10县区的旅游闭环公路,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重点建设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的交通旅游标识系统,完善城市旅游集散地、重要交通节点和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三是抓好景区绿化工作。 深入推进汉江绿化工程,努力改善两岸生态环境,为构建汉江绿色观光通道奠定基础。 继续做好南宫山景区天然林保护和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 ,提高生态 环境质量。 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提高大瀛湖造林质量和成林面积。 抓住双创工作机遇,加 4 强城市公园、广场、街道的绿化工作,引导机关单位及居民小区搞好绿化。 四、提升旅游文化。 没有旅游的文化缺少活力,缺少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 要切实推进历史传承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安康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一是培育旅游文化品牌。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提升 **龙舟、 **女娲、**民歌、 **鬼谷子、 **太极城、 ** “三沈”、镇坪药文化等“一县一品”。 着力提升以龙舟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汉调二黄和紫 阳民歌为代表的演艺文化品牌、以怀让和印光大师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品牌、以瀛湖织女石和牛郎石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情侣文化品牌都值得论证。 二是加快提升城市文化。 江南要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江北要体现现代城市风貌,特别要凸显汉江独特魅力神韵,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加快建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山水园林城市。 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以龙舟文化、女娲文化、汉剧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典故、传说人物为主题,打造具有旅游观赏和商业功能的城市广场、雕塑和公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征。 建设风味小吃、商业步行 、文化休闲、养生保健等城市特色街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对城区百年以上建筑遗存及重要文物和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注重保留下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印记。 三是科学开发文化遗产。 安康历史文化资源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藏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小场子等传统“绝活儿”,可以打造与旅游市场对接的文化演出。 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很多文物古迹原本就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特别是现存的特色古镇具有重要旅游开发价值。 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为安康旅游增添文化内涵。 五、带动关联产业。 旅游业是内涵 广泛的综合性产业,不仅要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而且要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 一是建设旅游村。 依托重点景区,在景区周边、城镇周围、精品线路 5 两旁、高速公路进出口附近,以村为单位布点建设,以公路、江河为线,把布点建设的旅游村串联起来,形成小村庄、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