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规格、现代化九年制寄宿学校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97 版。 各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 第五章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贯彻工程建设法规 ,执行规划部门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创建端庄典雅、美观大方、个性鲜明的建筑主空间环境。 全面规划 ,近远期结合 ,发展有余地。 因地制宜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并考虑 发展的需要 ,力求适用安全 ,经济合理 ,技术先进。 总平面布局合理紧凑 ,功能分县明确 ,人流车流顺畅 ,人流物流分开。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 ,合理布置 ,使文化站建筑设计风格与周围环境融为和谐的整体。 单体设计平面功能分县科学、合理实用 ,做到功能完善 ,通风采光条件好 ,满足宁陵县乡镇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学习等不同功能的要求。 建筑外观新颖、现代 ,力求体现 21 世纪文化系统建筑的风貌 ,塑造出时代感强 ,融开放性和科技美感为一体的建筑形象。 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应符合建筑耐 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融热及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总平面设计 项目总平面布局 ,应根据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 该工程项目在既定的场地条件和项目要求下 ,充分利用地形和周边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在寻找合理用地、节省投资、提高效率的最佳方案的同时 ,尽量兼顾远期建设 ,合理预留 ,科学配置 ,合理安排 ,力求创造功能明确、整洁有序 ,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平面设计中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 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消防说明 防火分类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三级耐火等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 该建筑物每层面积均在此范围内 ,因此可按一个独立的防火分类设置。 安全疏散 :建筑物内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宽度数量、走廊和楼梯宽度均根据《民用建筑设施防火规范》执行 ,疏散门开向疏散方向。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本专业有关的规范、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 GB50009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抗震设防裂度按 7 度设计。 楼面均布活荷载 : 办公室等 各功能用房按实际重量取值。 屋面活荷载 上人屋面 结构材料 砼强度等级 C30 钢筋 HPB235 fy210KN/平方米 HRB335 fy210KN/平方米 防潮层以下采用 240 机制砼砖墙 ,防潮层以上采用 250 厚加气砼块。 建筑做法 :可借鉴外地经验 ,结合本地做法 ,在满足业务用房要求情况下 ,尽可能突出特色 ,力求新颖、美观。 建筑标准 :拟采用国家标准。 第六章 公用工程 公用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采暖、供配电、通讯等设施。 给排水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设计要求 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有 :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水等。 设计原则 根据规划设计 ,合理预测需水量 ,按各用水点用水要求 ,合理分布 ,在满足用水点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考虑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 ,尽可能缩短室内供水管线的总长度。 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 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等因素 ,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评判方法而确定。 结合业务用房规划设计情况 ,合理预测污水量 ,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 ,有效地收集输送污水 ,同时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给水系统 水源 本工程水源市政自来水 ,经管道连接供水管网即可。 用水量分析 该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 ,按一学年在校生 1900 人计 ,取学生生活用水量为 150L/D,则生活用水量为 1900 150285000L/D 系统选择 室外给水系统 从市区供水环状管网的合适位置接入给水引入管 ,在给水管上安装水表和闸阀。 室内给水系统 由供水管道 ,经供水立管 ,通向各楼层 ,在楼层处引出供水支管 ,通向各用水点。 消防系统 消防用水量 依据《建筑设计防水规范》 ,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 室内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一次 ,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 9L/S,火灾持续时间即连续用水时间 2h 计算。 室内消防用水量 :55m3/h。 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由室内 环状消火栓给水管网、阀门和室内消火栓组成。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不分区 ,其为独立系统 ,消火栓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 ,由室外环状管网引入热镀锌钢管作为室内消防管 ,消防立管及上下环状管管径均为 DN50mm。 每层按规范设置消火栓 ,每根消防立管每层设 SN65 室内消火栓 ,消火栓口距地面 ,水枪喷嘴口径采用 D19mm,水龙带选用直径 65mm,长度 25m 的长麻质水龙带 ,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为扑救初期火灾 ,每个消火栓箱内再设一 D25 水喉。 灭火器配置 本项目建筑应根据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楼内每层均设手提式清水灭火器。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 生活污水系统排水量 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90%计 ,日平均排水量为。 小时排水量为。 污水的收集与排放系统 粪便污水和废水分流排放 ,采用单位排水系统排放至室外 ,排至室外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用 100 混凝土排水管接入院内的排水管网。 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 ,设置屋面 PVC 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 ,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 ,经院内雨水排放管网收集后 ,排放到院外水管中。 饮用开水系统 楼内部设开水间 ,由电热水器提供开水 ,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供配电 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F95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有 :内部供配电设计、建筑物室内的电力、照明及空调等供电 ,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系统等。 低压配电 电源 本项目用原有电网供给 ,供电可靠 ,本项目主电源采用 YJV221KV 型交联电缆由配电房引来。 用电增容由各卫生院统一考虑。 配电方式 由总低压配电箱直接引入 ,配电设备中的主要干线均垂直敷设以树干式供电 ,水平干线采用放射式 ,以穿暗管方式。 线 路敷设 竖向干线、水平支干线 ,采用电力电缆及 BV 型铜芯电线穿钢管保护埋墙、埋地楼板暗敷设。 室内分支线路采用 BV150 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 PVC 管保护沿墙或地板暗敷设。 室外线路敷设采用电缆直接接地和电缆沟相结合的方式 ,直埋电缆采用铠装电缆。 照明 照明控制电源主干线采用新型预制分支电缆树干式引上分层配电 ,每层均设置电压为 220V 的照明配电箱 ,采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以节约能源。 室内照明灯具均选用节能型灯具 ,公共照明也选用节能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