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某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送审稿内容摘要:

流,雨季丰水期水位暴涨多激流。 ( 五)线路在国民经济与铁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建设的必要性 1.线路在国民经济与铁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京沈客运专线地处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西部,位于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之间,是沟通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的重要通道,亦是连结华北、华东、中南与东北经济区的纽带,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 目前,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的客货交流主要由京哈铁路、秦沈铁路、津山铁路、沈山铁路等构成的两条铁路通道承担。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 施,东北地区与关内的客货交流量增长迅猛,既有铁路通道线路利用率普遍在 70%以上,运输能力紧张,迫切需要开辟新的进出关铁路通道。 目前,北京经由承德、朝阳、阜新至沈阳铁路通道由京承、锦承、新义、高新和沈山等铁路构成,线路技术标准较低,最快列车运行时间长达 14 小时,运输服务质量不高,旅客出行不便。 北京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两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020 年常住人口分别达到 1580 万人、 762 万人;沿线经过的承德、朝阳、阜新等地旅游资源丰富,有 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被誉为 “东方文明曙光 ”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海古人类文化遗址等。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与华北地区仍至全国各地的客货交流将大幅增长,既有铁路通道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铁路能力和运输质量。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与既有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和在建的津秦客运专线等科学分工、合理布局,共同构成进出关的多条铁路通道,可大幅提高进出关铁路通道运输 能力、运输质量和运输机动灵活性,北京至沈阳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可压缩至 2 小时;通过与哈大、京沪、京广等客运专线有效衔接,可以进一步拓展快速客运网覆盖面,形成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全国各地的高效、便捷的快速客运网络,大大缩短区域主要城市间以及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日趋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 铁路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占地少等多种优势,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的修建,对满足沿线旅客的出行需求,保护沿线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2.项目建设必要性 ( 1)是满足进出关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进出关铁路运输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限制口。 解放以后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铁路建设者为解决进出关运输的限制,先后建设了京通、集通铁路以及渤海铁路轮渡等,对以山海关口为主的铁路运输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这些铁路技术标准低、速度慢,能力小,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仍然不敷经济发展运量增长的需要。 目前关内通往东北各省的客货运量主要通过山海关口运输,由于进出关铁路运输主要集中在山海关口,根据进出关客流预测,研究年度山海关口客运量近、远期将分别达到 4610 万人 、 6180 万人,京沈客运专线客运量近、远期将分别达到 3770 万人、 5115 万人。 这样,即使在津秦客运专线建成后,实现客货分线,研究年度山海关口的能力也仅能承担天津以远与山海关以远的交流,难以承担北京以远与沈阳以远的旅客交流。 因此,京沈客运专线建成后,与正在建设的津秦客运专线分别衔接了京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继沿海地区山海关口为主的铁路进出关客运通道之后,新开辟的另一条最主要的进出关客运通道。 因此,建设京沈客运专线,是满足京沈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铁路运输竞争力,拓展运输市场的需要。 ( 2)是优化和完善国家快速客运铁路网络布局,又好又快建设铁路的需要 在 2020 年 1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京沈客运专线是综合交通网骨架 “五纵五横 ”综合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路网上,随着津秦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京广客运专线、哈大客运专线等快速铁路的建设,区域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如果京沈铁路通道的布局不能得到根本改善,将使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至东北地区的通道仍不顺畅,成为区域路网的最薄弱环节。 建设京沈铁路客专,将把 关内外正在建设和规划的快速铁路联结起来,形成我国北方地区机动、灵活的快速客运网络。 因此,京沈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进出关铁路通道能力,是优化和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打造 “四纵四横 ”快速客运铁路网,又好又快建设铁路的需要。 ( 3)是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辽西区域开发战略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京沈铁路沿线资源丰富,由于交通落后,致使一些地方还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沿线对外运输依靠铁路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沿线的铁路多数是在解放前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基础设施陈旧,标准低、能力小, 装备落后,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既有京承线只有不到 500 万吨的运输能力。 铁路数量少,标准低造成运输服务质量差;公路路况差、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020 年承德、朝阳、阜新人均 GDP 分别为 15086 元、 9824 元、 10025 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 %和%。 在河北、辽宁省境内铁路沿线的一些县还是国家或省的贫困县。 承德是首批 24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将加速打造河北北厢经济增长极,主攻 方向就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加速形成战略支撑,着力做大做强钒钛制品和清洁能源两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壮大绿色食品、旅游、部件及仪器仪表 3个后备产业,形成 “2+3”五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的格局。 朝阳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同时又是一个待开发的地区。 这里有众多的资源、丰饶的物产、广阔的土地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工业形成了冶金、煤炭、轻工、机械、电子、建材、纺织、化工、医药、食品饮料、造纸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阜新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辽宁省的畜牧、油料基地和重点产粮地区,又是中 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素有 “煤电之城 ”之称。 进入 21 世纪,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建设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将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满足运量迅速增长的需求,是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京沈客运专线对加强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实现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的优化配置,加快区域合作、实现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4)是适应沿线城市化建设、满足城际客流运输的需要 进入 21 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城际旅客运输需 求快速上升,成为铁路客运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京沈客运专线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两端规划有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和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快速、便捷、大能力的交通系统来服务和引导。 2020 年 8 月,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后,开行北京 ——天津的城际旅客列车,使铁路旅客发送量大幅增加,成为旅客发送量的主要增长点,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京沈客运专线建成后,将可以在北京 ——承德、沈阳 ——朝阳、阜新等城市间开行城际列车,为城际客流提供快速、安全、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对于满足沿线城 际客流运输需求、促进沿线城市化进程步伐、实现 “同城化 ”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5)是促进沿线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京沈沿线旅游风光独特,魅力独具。 北京、沈阳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承德市历史悠久,素有 “紫塞明珠 ”的称号,市内有中国建筑文化之精髓、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 ——外八庙、中国最高的木质佛 ——千手千眼观音。 朝阳是辽宁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古城。 早在 10 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其辖域内发掘的牛梁河 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 “东方文明的曙光 ”。 公元前 200 多年,朝阳是我国秦汉时的重镇, 1500 多年前的三燕各国先后定都朝阳百余年。 阜新有被考古专家誉为 中华第一村 的 8000 年前的查海古人类文化遗址, 1996 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堪称 天下奇观 的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罕见的藏传佛教摩崖造像群。 阜新也是藏传佛教东方传播中心,素称 东藏。 这里又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俗浓郁。 阜新是全国城市绿化先进市,是全国 “三北 ”(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重点营造地区。 京沈沿线地处京、冀、辽、蒙四省市( 区)交界地区,沿线有中国古代工程文化的精髓明长城最佳段、历代长城遗址保留最多;中国生态文化精髓木兰围场、塞罕坝等,深受国际友人青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舒适、安全的交通服务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 现状由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能满足需求,铁路在沿线旅游客流中所占比例不高,据客流调查,旅游客流只占铁路客流的 15%左右。 京沈客专建成后,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铁路运输服务,开行的长途旅客列车和到达周围城市、景点的城际列车,将极大地满足各类旅游乘客出行的需要,成为客运专线 旅客运输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因此京沈客运专线的建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满足旅游客流运输的需要。 ( 6)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节约能源与环境质量保护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已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仅靠公路运输难以有效地解决客流量的运输,而且随之带来的是: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繁等问题。 城际客专以其安全、舒适、大容量、无污染、低造价等特点受到很多城市的青 睐,修建京沈客运专线这一绿色交通工具,可有效地解决沿线的客流运输,还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发展来看,基本上都是在经历了工业化、国际化之后再向生态化城市发展,是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还要大力发展,因此我国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迅猛增加, 2020 年世界石油市场激烈动荡,使得我国能源形势更加严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国家经济的发展正面临人口、资源、土地和环境的多重压力,合理规划和构建与区域实情和资源特征相适应的综合运输体系,已成为节约能源,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 铁路是运输体系中能耗成本最低、占地较少、污染最少、运能最大、安全性最好的交通运输方式。 建设京沈客专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绿色交通,区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需要。 综上所述,建设京沈客运专线是增强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是推动沿线城市化进程,促进 经济建设和旅游发展,满足通道内城际客流日益快速增长的需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铁路扩大市场、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联结了首都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有巨大的客流需求,尽快启动该客运专线不但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六)研究工作概述 根据 2020 年 12 月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计长便函[ 2020] 61 号《关于委托开展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黄岛至连云港(赣榆)铁路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立即着手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 在先后数次赴现场踏勘,全面收集既有铁路相关资料和沿线地方经济、交通 、规划、环保、地质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同时在广泛征求沿线省、市及铁路局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相关经济、交通规划,我院对本项目的建设方案、主要技术标准、修建时机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TB105042020),于 2020 年 1 月编制完成本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文件, 2020年 1 月 14 日铁道部计划司组织在北京对预可行性研究文件进行了审查,根据相关审查意见,我院于 2020年 3 月底完成初测, 4 月底完成本次可行性研究文件。 二、经济与运量 (一)经济特征 、面积、人口、工农业现状及发展 本项目从北京市区引出,经过河北省承德市后,向东北方向经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后到达本线终点沈阳市。 沿线经由地区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2020 年总人口 3243 万人,实现 亿元。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全市总面积 ,现辖 16 区 2 县, 2020 年底常住人口 万人,户籍人口 万人。 202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8204 元。 北 京市工业进行了全局性的战略调整,工业结构逐步朝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电子、建材行业为支柱,机械、钢铁、化工行业为基础的新型格局转变, 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教育、科技和人才集中的巨大优势,北京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涌现了联想、方正、四通等一批有相当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北京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农业生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