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现场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思考内容摘要:

,还是检查指导质量上,都存在 5 明显不足,还存在守株待兔的现象,有的是等到出事故撞上门来不得已才分析处理,有的甚至奉行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后的管理哲学。 (二) 从站段现场管理上解剖,普遍存在六类共性问题。 一是严不起来,落不下去。 有的单位抓工作,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贴在墙上的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突出。 说了等于干了, 布置了等于落实了 ,作风飘浮,自欺欺人。 有的单位现场作业违章违纪是“职工干惯了,干部看惯了”,干部现场把关是形同虚设,甚至带头违章蛮干,结果是重复的事故或隐患一再发生。 二是高高举 起,轻轻放下。 我们 南宁车辆段 在安全管理中,分别在各系统设立了安全“高压线”,明确谁触摸这个“高压线”,是干部必须撤职,是职工必须下岗。 但有的单位在处理触摸“高压线”问题上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搞下不为例,说情之风盛行。 “高压线”不带“电”,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来触摸“高压线”,结果是既害集体,又害职工。 三是标准不高,不思进取。 凡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固步自封,闭关自守。 工作总是跟自己比,觉得很不错了,不是和一流的单位、一流的企业、或者和局里的先进单位来比一比。 甘当中游的结果只能是“取法乎中得其下”。 四是头重脚轻,尾大不掉。 在经历过多次生产布局调整之后,一些单位 科室 人员超配严重,在具体整合上搞的是“归大堆”的方式,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的人甚至无事生非,干扰大局。 同时,车间班组管理的专业力量薄弱,优秀的车间主任、支部书记力量严重不足。 五是赏罚不明,自生自灭。 管理工作要上台阶,不断向前进,就必须明确导向,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惩罚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十分清晰。 有的单位管理却陷入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好的没有适时、适度的表扬和奖励,差的没有准确、严厉的批评;奖优罚劣轻描淡写,而不是浓墨重彩;用干部不是 凭政绩,靠实干,而是凭关系,看人情,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六是大处无法,小处尤序。 一些单位虽然工作有热情、积极性不错,但究竟对工作总的战略方向是什么。 无法、无据可依,应该首先抓什么。 关键是什么。 ?处于无序的状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绪理不清楚,工作结果成了“南辕北辙’’寓言故事的现代版。 再是对细节怎么找、怎 6 么着手抓,缺乏章法与程序。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管理上的不到位,归根结底还是对管理的科学内涵没有真正把握,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作为各级管理者必须从现场管理暴露出的问题中,深刻认识和理解管理的内涵,探索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途径,不断 提高现场管理 执行力 技能,真正使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期稳定。 三、 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执行力的 途径 迅速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进一步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尤 其是努力提高中层干部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对铁路运输企业而言,我们决不缺少拥有铁路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 ”等事故的教训告诫我们,铁路运输执行链上的某一点发生恶性变异,都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 铁路安全管理的各个层级都很重要,但 最重要的莫过于现场管理 ,因为铁路运输产品 —— 人和物的位移 —— 都是在现场完成的, 安全的直接控制点当然也在现场。 但是,要成为一名有效的现场管理者,必须学习胜任管理职业的四要素: 一是任务:每个管理者都要 了解自己特别的任务 —— 认识和知识;二是工具:每个管理者都要学会使用专门的工具 —— 训练和重复;三是原则:每个管理者在完成任务和使用工具时都必须遵守一些准则,因为它确定了完成任务的质量和使用工具的方式 —— 领悟和纪律;四是责任感:每个管理者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 这是个人的决定,既无法灌输,也无法强迫。 在铁路运输行业,了解和掌握“任务”并不难,难的是“责任感”的培养,但可以做到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 要么以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被留住或提拔重用,要么因为不称职被无情地从管理岗位上淘汰。 所以,“管理工具”必 须 重视 现场安全管理中 两个要素。 (一)抓住现场安全 战略管理的工具 —— 职责定位 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