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项目概况及要求内容摘要:
卫生服务功能规范、新农合业务规范等标准;在技术上应全面支持业 内各类成熟的、普遍接受的工业标准。 如 XML 标准、 HL XML、 WEB Service 以及软件工程等相关标准等。 安全设计要求。 区域卫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和相关应用系统,建立、收集、交换和共享的数据是关系到居民健康档案的详细数据,故数据的安全保密性显得非常重要。 系统设计和开发中要求按照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定级和风险评估的方15 式,合理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并根据安全等级的要求进行相应系统安全设计,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系统设计、开发中充分体现以身份认证、登录控制、系统审计、接入控制、审计,保证与提高系统安全。 在应用系统的信息体系中将数据根据操作员的身份分为:公开、秘密、机密、绝密、禁止五级。 五种密级分别可控制到应用级、记录级、字段级。 中标单位要求提出具体详细的安全保密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数据采集要求。 健康档案数据来自于社区居民保健和医疗服务,医院门诊和住院临床信息以及疾病控制部门。 本期建设,首先完成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的健康信息和临床数据的采集,逐步推广市属医院临床信息采集、最终推广至全市医院。 数据采集应支持全量数据采集和增量数据采集两种方式,中标单位要求提出详细数据 采集的方案。 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应能支持异构系统 ,至少包括 Oracle、 DB MS SQL Server,以及基于 J2EE 和 .NET 架构的应用;数据传输应支持各类主要的消息协议( , jms, socket, ftp, smtp, file, soap);支持同步和异步传输以及断点续传,保证的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提供提供消息格式校验、转换,消息存储、消息路由和错误处理功能。 综合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系统要求。 提出综合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总体架构框架,包括数据源及采集指标统一管理、数据抽取、提取、加载的 方法、元数据定义与管理、数据质量保证、分析主题建立以及多种分析结果的展示方式。 提供类似项目的成功案例和原型系统的演示。 郑州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采用大集中部署模式,各业务处理分布在具有妇幼保健职能的各级医疗机构(包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 包 2: 一、建设内容 开发统一的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按照卫生部关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结合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开发以全科医生卫生服务为核心的,统一的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同16 时按照郑州市区域卫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的具体要求,实现与郑州市区域卫 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连互通,形成业务驱动的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和记录的业务规划和工作机制。 二、业务需求 ( 一 )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 (EHR: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s)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 按照郑州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区域卫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的总体要求,根据区域卫生协同共享交换平台提供健康档案采集规范,完成健康档案建档,实现血型、既往史、暴露史、过敏史 、家族史等健康特征和因素信息采集。 按照业务驱动的方式实现社区健康信息、社区医疗临床信息的采集。 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记录,在社区的各项服务中不断建立、更新、完善和使用。 ( 二 ) 、社区健康服务 按照健康档案的要求以及社区健康服务职能要求,社区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服务、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等业务。 孕产妇保健管理 :对社区内各期妇女(包括常住、暂住、流动人口),进行孕期卫生宣教、宣传住院分娩和科学接生,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做好妇女五期卫生保健;宣传优生优育、计 划生育等妇女保健知识,并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保障社区妇女健康。 从本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建立本社区内育龄妇女、孕妇、围产科、产妇等花名册(底册)信息记录。 根据系统信息产生访视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孕早期随访、孕 16~ 20周、 21~ 24 周随访、孕 25~ 36周、 37~ 40 周随访;记录随访信息记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在得到分娩医院发送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产生产后访视计划及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计划,应于 3~ 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同时17 进行新生儿访 视。 将相关信息记入系统。 进行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产生相关记录。 对异常产妇通过双向转诊,将其及时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治疗。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区域内妇女早孕建册率、产前健康管理率、产后访视率等 0~ 36 个月儿童健康管理 :对社区内 0~ 36 个月儿童(包括常住、暂住、流动儿童),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保健要求,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保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了解家长在护理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利用系统从信息交换平台中得到辖区内的新生儿信 息,建立专项档案,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记录。 系统自动产生婴幼儿健康管理的随访服务计划,时间分别在 1 1 2 36月龄时,共 8次;有条件的地区,增加随访次数,特别是 15月龄时。 同时记录随访信息数据。 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 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利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双向转诊功能及时转诊到相关医疗机构。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 据,统计分析区域内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等。 健康教育服务管理 :进行健康教育活动计划管理,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内容及适宜形式,根据不同时期进行适当调整。 建立系列的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常识模块,并可不断更新。 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情况记录,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估。 生成育龄妇女花名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卡。 实现计划生育宣传服务计划管理,宣传活动过程记录。 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登记,包括查环查孕、放环取环、负压吸宫人流手术,自动产生宫内节育有效率、节育手术并发症、查环 查孕数应占辖区完成数、各种差错率等指标。 记录避孕用具领用情况、避孕措施,实现避孕药具随访管理 ,产生随访卡;避孕节育手术后随访纪录。 实现生殖保健系18 统服务管理和过程记录。 老年人健康管理 :老年人体检和老年病普查,老年随访、健康指导等业务。 利用系统从本社区个人健康档案中定期提取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相关信息,建立专项档案,实现社区老年人口的动态管理。 建立老年人的定期体检记录及辅助检查记录;自动生成上门访视工作计划,建立访视档案记录,同时对健康档案进行联动更新。 生成下一次健康检查的时间通知并告知居民。 对于慢性病患 者,将其相关资料纳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系统。 利用交换平台提供的信息,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及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 对社区中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一般情况、健康状况、慢性病情况、简易精神状况、生活功能和功能独立康复评估。 系统产生相关报告。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区域内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健康体检数据完整率等。 (三)、社区全科医疗服务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特点,按照全科医生模式以及郑州市推行的片医负责制的服务模式开发社区医疗服务系统。 具体涵盖社区全科门诊医疗服务,家庭医疗服务,双向转诊服务 ,基本药物管理,特殊检查提示(如 35 岁首诊测血压等),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对有病床的社区服务中心还应提供满足其医疗服务的社区 HIS 系统。 ( 四 ) 、社区疾病管理服务 按照健康档案的要求以及社区疾病管理的职能要求,社区疾病管理主要涉及各类慢性非传染,传染病报告,计划免疫等。 慢病管理 :慢病类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结核病等,目前郑州主要开展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之后将逐步开展其它慢性病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照日常门诊、健康体检、线索调查等资料,掌握社区内 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的发病情况,为社区慢性病人建立各慢性病专项档案,记录入健康档案。 根据各种慢性病的具体情况生成随访计划,全科医生根据随访计划对患者进行相应慢性病随访,建立相应的慢性病随访记19 录,同时更新随访计划。 对疑难、危重等病例应向综合或专科医院转诊,并逐级报告。 定期对社区的慢性病患者开展慢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 ,统计分析区域内慢性病患的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等。 计划免疫管理 :实现疫苗管理、疫苗监测及免疫管理等功能,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 发生,切实保障居民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包括儿童计划免疫和成人计划免疫工作。 利用系统为辖区内 0~ 6 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记录。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利用系统打印全程预约单,同时利用系统短信、网络平台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统计未种儿童并产生明细,做好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接种 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并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利用平台的资源共享信息进行异地接种。 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 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这些工作都是利用平台信息的统一协调服务。 同时提供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保证疫苗质量。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区域内儿童的建证率,某种疫苗接种率等各种汇总数据、统计图表。 以及网络儿童数据查询功能。 20 传染病管理: 按照 CDC 传染并直报要求报告法定传染病情况并建立病人资料;进行传染病宣教等。 首诊医生利用系统规范建立门诊日志、入 /出院登记本、 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记录。 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 照要求在系统中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在协同平台的作用下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报告; 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 对于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利用系统的双向转诊功能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建立相应记录。 对于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 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在系统中做好记录。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 ,统计分析区域内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率、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等。 重性精神疾 病患者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建立随访记录档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详细记录患者的随访记录。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规定项目的体检记录。 根据专项档案和相关记录数据 统计分析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率、显好率、规范管理率等。 ( 五 )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 21 按照卫生局的要求采集有关社区卫生服务数据,对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疾病情况、人员 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卫生局; 按照财政局要求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量化机制,实现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量化管理功能,并实时上报财政局;财政局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绩效考核结果及工作量分析,对社区进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资金拨付; 形成各类管理报表,设置多种查询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三、系统建设范围和工期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先选择有条件社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试点运行,之后推广至市区内各社区; 工期。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设。招标项目概况及要求
相关推荐
(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软件需要有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字样 ( 5)内置企业标准、自动计算优良率,自动判断(主控项目超过国标画三角超出企标画圈) ( 6)内嵌图形平台,并且可以插入 DWG图形 BIM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16 BIM图形工作站 平台软件配置:配有 BIM建模教育版正版软件, 平台硬件配置: CPU:一颗 Intel Xeon E52620v4 8核处理器;内存:配置 16GB
量标准 进行现场初步验收,外观、说明书符合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的,给予签收,初 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签收。 货到后,甲方需在五个工作日内验收。 2. 乙方交货前应对产品作出全面检查和对验收文件进行整理,并 列出清单,作 为甲方收货验收和使用的技术条件依据,检验的结果应随货物提交甲方。 3. 甲方对乙方提供的货物在使用前进行调试时,乙方需负责安装并培训甲方的 使用操作人员,并协助甲方调试
机制。 1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管理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衡量妇女儿童健康的关键指标,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管理用于对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记录和管理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信息,完善儿童死亡报告管理机制。 1托幼机构管理系统 实现入托儿童体检管理、膳食营养管理
求。 评定每份投标文件是否对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 所谓实质上响应,是指投标文件应与招标文件的所有实质性条款、条件和要求相符, 无显著差异或保留。 所谓显著差异或保留是指影响合同的供货范围、质量和性能,或者在实质上与招标文件不一致,限制了合同中招标人的权利和投标人的义务,而且纠正这些偏离或保留将会对其他实质上响应要求的投标人的竞争地位产生不公正的影响。
计算其总价,并计入投标价中。 中国境内的备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设施 : 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卖方应在中国境内建有售后服务机构和零部件库房,存入所需的备件,并保证 10 年以上的供应期。 提供售后服务机构营业执照、备品备件库设置及清单、工程师配备及维修人员培训情况。 经评标委员会认定其售后服务机构不能达到本项目售后服务功能要求的, 评标价将增加投标总价的 1%。 投标设备的预计运行 和维护费用 :
络高清枪机 1/3低照度逐行扫描 CMOS 传感器 ICR 红外滤片式自动切换,实现真正的日夜监控 支持 Digital WDR 功能 超低照度,最低照度可达 支持 ONVIF 标准 支持 GB/T28181 国家标准 高清网络视频输出,最大分辨率支持 1920 1080@30fps 低带宽的同时保证高画质 High profile/MJPEG 双编码,三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