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溪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用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技术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开工报告的编制,确保工程全面开工。 2. 现场准备 (1) 场地清理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木、杂草、房基、路基,并且外运。 (2) 施工临时排水系统 本路段处于多雨地区,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地面、地下水都能顺畅、 及时排除,施工时结合雨水管的施工,路基低洼积水处,人工开挖引水沟,将水引入雨水管,确保路基 范围内无积水,为雨后快速复工创造条件,基坑转角处开挖积水井,设水泵随时抽出积水,确保坑内无积水。 三、施工顺序安排 首先进行清表和老河塘清淤回填的施工,使路基整体全线贯通以利于以后管线的施工,并以快车道清表后的路基进行压实后作为施工便道使用。 在河塘回填施工过程中,在不受河塘影响处开始两侧雨水管道的施工,雨水管道施工以首先满足一侧管道贯通为原则,以利于以后施工中的路基排水顺畅。 雨水管道计划于 7 月底 全线施工完毕。 在雨水管施工时,同时进行 污水 、电力管 施工 ,自来水、煤气、信息管穿插进行施工。 在管道施工的同时, 对已经完成全部管线施工的断面开始进行 5%灰土处理层的施工,该工序随管线施工完毕而完成,基本保持同步进行。 随后依次进行灰土处理层、 12%石灰土底基层、 二灰 碎石 、侧平石及最后沥青面层 的施工。 天然气管道和上水管道因埋深较浅,在慢车道最后以一层 6%灰土完工后进行反开挖施工,最后进行人行道级配碎石的填筑和人行道板的施工。 桥梁的施工贯穿于整个施工工期的始终。 四 、施工方法 1. 路基 对于机动车道:若路基填筑高度(清表后)≤ 144cm,统一挖方路段处理,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 80cm,向下翻松 20cm 掺 5%石灰处理,压实 度≥87%;然后填筑两层 20cm5%石灰处治土过度层,压实度分别≥ 90%和≥ 93%;最后填筑 40cm6%石灰处治土,分层压实,压实度≥ 95%。 若路基填筑高度(清 表后)≥ 144cm,统一按填方路段处理,清表后原地面向下翻松 20cm 掺 5%石灰处理,压实度≥ 87%,然后填筑两层 20cm5%石灰处治土过度层,压实度分别≥ 90%和≥ 93%;在填筑中间填料,中间填料全部采用 5%石灰治土,分层压实,压实度≥ 93%;最后填筑 40cm6%石灰处治土,分层压实,压实度≥95%。 对于非机动车道:若路基填筑高度(清表后)≤ 81cm,统一按挖方路段处理,下挖至路床顶面以下 40cm,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 87%;在填筑 40cm6%石灰处治土,分层压实,压实度≥ 90%, 93%;若若路基填筑高度(清表后)≤ 81cm,统一按填方路段处理,先进行原地面碾压,压实度≥87%;在填筑中间填料,中间填料全部采用素填土,分层压实,压实度≥ 90%;最后填筑 40cm6%石灰处治土,分层压实,压实度≥ 90%、 93%。 2. 灰土路基填筑 ①、材料要求 土、灰除满足规范要求外,施工中控制点为: ( 1)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 10 天充分消解并过 筛( 10MM 筛孔); ( 2)消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 2 个星期以内; ( 3)一个作业段内采用土质相同的土(击实标准和灰剂量相同),以便对压实度进行准确控制。 ②、准备下承层 ( 1)石灰土施工前,应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槽上,用 1821T 压路机连续碾压 2 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继续碾压;如土过湿 、发生翻浆、软弹 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剂等措施处理。 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 2)按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③、备土、铺土: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 3. 12%石灰土路基 灰土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 我方拟将进行 200 米左右的试验段,用同一地点运来的土方,并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施工,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用以以后的大面积施工。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 备、铺土分两种方法: ( 1) 用 汽车直接堆方备土 按照每平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于场地上。 但须注意备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准确,同一作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 该方法有利于机械化施工,但备土数量不易准确控制。 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土,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 2)码条备土 用拖拉机等小型机械备土可采用此方法。 按照每延米的松土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于场地上,用卡尺逐段验收备土数量。 备土时应在备土位置用石灰粉标出两条标线(码 条的边沿位置),保证备土顺直,码条应均匀、数量准确。 铺土时可直接用平地机均匀地将土铺开,保证表面平整、厚度一致。 此备土法数量控制准确、摊土方便。 ④、备灰、铺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 1~2 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应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延米的石灰用量。 根据计算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并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 备灰前应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 灰条顺直。 铺灰前应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铺灰应用人工撒铺。 ⑤、拌和 采用灰土拌和机拌和,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拌和。 ( 1)土的含水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 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 2)水份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 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 5~10 米挖 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 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 3)桥头两端在备土时应留出 2 米空间,将土摊入附近,拌和时先横向拌和两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以确保桥头处灰土拌和均匀。 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 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压实的密度愈大,对土块的破碎效果愈好,采用此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否则既使再多增加拌和遍数也收效甚微。 拌和时拌和机 各行程间的搭接宽 度不小于 10cm。 ⑥、整平拌和均匀的灰土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到工地现场,按照压实度计算每平米的松散灰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于场地上。 注意倒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准确。 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土,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结合少量人工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 1)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 ( 2)用震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稳压 1~2 遍。 ( 3)利用控制桩用水平仪或挂线放样,石灰粉 作出标记,样点分布密度视平地机司机水平确定。 ( 4)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 5)重复( 3) ~( 4)步骤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 灰土接头、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 6)整平时多余的灰土不准废弃于边坡上。 ( 7)要点提示 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 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 切忌薄层找补。 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⑦、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 18~21 三轮静态压路 机联合完成。 ( 1)整平完成后,首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边沿起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自内侧向外层碾压),有超高段落由内侧起向外侧碾压,碾压采用大摆轴法,即全轮错位,搭接 15~20 厘米,用此法震压 6~8 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三轮压路机低速 1/2 错轮碾压 2~3 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 路肩要同路面一起碾压。 ( 2)要点提示 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 压路机应足量,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合理配备为振动压路机 1~2 台,三轮压路机 2~3 台。 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 桥头处 10 米范围 内横向碾压。 ⑧、检验 ( 1) 试验员应盯在施工现场,完成碾压遍数后,立即取样检验压实度(要及时拿出试验结果),压实不足要立即补压,直到满足压实要求为止。 ( 2) 成型后的两日内完成平整度、标高、横坡度、宽度、厚度检验,检验不合格要求采取措施预以处理。 ( 3) 要点提示 翻浆、轮迹明显、表面松散、起皮严重、土块超标等有外观缺陷的不准验收,应彻底处理。 标高不合适的,高出部分用平地机刮除,低下的部分不准贴补,标高合格率不低于 85%,实行左中右三条线控制标高。 压实度、强度必须全部满足要求,否则应返工 处理。 ⑨、接头处理 碾压完毕的石灰土的端头应立即将拌和不均,或标高误差大 ,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挂线重直切除,保持接头处顺直、整齐。 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 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 2 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桥头处亦按上述方法处理,铺土及拌和应空出 2 米,先横拌 2 遍再纵拌,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对于新老路基拼接段,必须挖台阶处理。 ⑩、养生 不能及时覆盖上层结构层的灰土,养生期不少于 7 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表面经常湿润。 养生期内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对 7 天强度确有 把握的,灰土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可缩短养生期;但一旦发现灰土强度不合格,则需返工处理。 施工工艺见《石灰土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4.河塘地段的处理:河塘段在围堰排水完成后,清除河塘底淤泥,至好土,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大于 1 米,河塘底回填 40cm 碎石土或毛片,再回填 6%灰土至原地面标高处,再按一般路段进行施工。 5.路基施工质量关键环节和工序的控制 ( 1)用于路基施工的石灰必须符合三级石灰 CaO、 MgO 含量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 2)灰土拌和必须均匀,达不到要 求的必须重新拌和,直至满足要求。 ( 3)严格控制压实厚度,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 25CM。 ( 4)含水量的调整:采用翻晒、掺灰或洒水处理,将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误差 1%左右。 ( 5)注意控制边部压实,避免刷坡后压实宽度不够。 6.灰土路基控制标准及允许偏差: a、灰土中粒径大于 20mm 的土块不得超过 10%,但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 50mm。 灰土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一致,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b、用 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 5mm,并不得有浮料、脱皮、松散现象。 石灰土类基层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压实度( %)及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压实度 轻型击实 98 1000m2 1 用环刀法测定 重型击实 95 2 厚度 +20 10% 1000m2 1 用尺量 3 平整度 10 20m 1 用 3 米直尺量取最大值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m 1 用尺量 5 中线高程 177。 20 20m 用水准仪测量 6 横坡 177。 20 且不大于177。 % 20m 路宽 m 9 2 用水准仪测量 9~15 4 15 6 第 二节 路面、人行道施工方案及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面主要工程数量: 34cm 二灰 碎 石 77381m2, 15cm 级配碎石6251m2, 油封层 88110m2, 4CMAC13C 沥青混凝土 65912m2, 6cm AC20沥青混凝土 65912m2, 5CMAC13C 沥青混凝土 22198m2,侧石 22200 m ,平石 14800m。 二、材料要求 石灰和粉煤灰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 碎石的级配应符合规定级配的要求,且集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沥青下封层采用符合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的 PC2 型慢裂乳 化沥青。 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 快速路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其他采用重交通道路 AH70 沥青。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或石灰岩。 细集料: 采用天然砂或石灰岩粉碎的机制砂。 三、施工方案 1. 二灰 碎石 二灰 碎石 基层厚 34cm 的分 二 层摊铺碾压,采用厂拌、运输到现场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