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考试复习参考题答案内容摘要:

7 元 D、 568000元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 600 件,单价为 10 元,月固定成本 1000元,欲实现利润 1640 元,则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B )元。 A、 B、 C、 D、 100、时间跨度固定不变,而定期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是( D )。 A、 经营预算 B、 弹性预算 C、 零基预算 D、 滚动预算 10采用逐次测试法求内部收益率时,用内插法求值是假定( A )。 A、 贴现率与净现值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 B、 贴现率与复利现值系数是成正比例关系 C、 贴现率与年金现值系数是成反比例关系 D、 贴现率与年金现值系数是成正比例关系 10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D )。 A、 股东 B、 外部集团 C、 债权人 D、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10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 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D )。 A、 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B、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C、 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D、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10某企业 2020年计划第一、二、三月采购直接材料分别为 3885 元、 5180 元和 5820元,采购当月支付购货款的 60%,下月支付余下的 40%,则企业将在三月份为采购直接材料支出现金( C )。 A、 4841元 B、 4662元 C、 5564元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10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A )。 A、 折旧费 B、 经营成本 C、 各项税款 D、 建设投资 10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B )。 A、 投资利润率 B、 投资回收期 C、 内部收益率 D、 净现值率 10销售收入为 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 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A )万元。 A、 8 B、 12 C、 4 D、 16 10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可统称为( B )。 A、 变动成本 B、 变动生产成本 C、 变动销售成本 D、 制造费用 10下列属于用量标准的是( A )。 A、 材料消耗量 B、 小时工资率 C、 原材料价格 D、 小时制造费用 1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 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C )。 A、 正常价格 B、 单位产品成本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11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导致营业净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是( D )。 A、 销售收入 B、 非生产成本 C、 变动生产成本 D、 固定性制造费用 11某企业的维修费是一项混合成本,在过去的 12个月中,修理业务最高耗时 30 人工小时,发生修理费 480元;修 理业务最少时耗费 12人工小时,发生修理费 270 元,则可分解出修理费用中固定成本为( C )。 A、 110元 B、 120元 C、 130元 D、 150元 11被称为“总预算”的预算是( D )。 A、 生产预算 B、 销售预算 C、 专门决策预算 D、 财务预算 11普通年金是指( A )。 A、 后付年金 B、 先付年金 C、 永续年金 D、 递延年金 11在组织形式上,( C )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 A、 成本中心 B、 利润中心 C、 投资中心 D、 责任中心 11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单价 36 35 34 33 32 31 预计销量 400 440 480 520 540 570 利润增加 280 200 120 40 - 280 - 210 则该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A )。 A、 36元 B、 31元 C、 34元 D、 33 元 11为了使部门经理在决策时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应采用的评价指标为( B )。 A、 销售利润率 B、 剩余收益 C、 投资报酬率 D、 现金回收率 1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D )。 A、 成本的目标 B、 成本的可辨认性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性态 11利润= (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D )。 A、 边际利润率 B、 单位利润 C、 单位售价 D、 单位贡献边际 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净现值等于 0 ,说明此时的贴现率为内部收益率 B、 净现值大于 0,该投资方案可行 C、 净现值大于 0,现值指数小于 1 D、 净现值是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差 12生产总工时为 5000 小时(全部用于生产某产品),每件产品需工时 4 小时,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20 元,则生产该产品的贡献边际总额是( A )。 A、 25000元 B、 30000元 C、 63000元 D、 40000元 12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或结果称为( B )。 A、随机事件 B、随机变量 C、概率 D、期望值 12可以概括了解企业在预算期间盈利能力的预算是( C )。 A、 专门决策预算 B、现金预算 C、预计收益表 D、预计资产负债表 12在有期初存货的情况下,下列适用于约当产量计算的计算方法是( A )。 A、 加权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趋势平均法 D、平滑指数法 12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B )。 A、 专属成本 B、共同成本 C、差额成本 D、可避免成本 12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 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 60 万元,其中折旧为 20 万元,所得税率为 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为( A )。 A、 44万元 B、 34万元 C、 40万元 D、 50万元 12标准成本控制的起点是( B )。 A、成本控制 B、标准成本的制定 C、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 6元,单位变动 生产成本 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销量 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 B )元。 A、 650 B、 750 C、 850 D、 950 12以零为基数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是( D )。 A、增量预算 B、弹性预算 C、固定预算 D、零基预算 1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不能区分为价差和量差的成本是( C )。 A、直接材料成本 B、直接人工成本 C、固定制造成本 D、变动制造成本 13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B )。 A、工段成本之和 B、产品成本 B、 可控成本之和 D、不可控成本之和 13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 100 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 100元,若利率为 10%,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 A )元。 A、 B、 C、 D、 13当投资决策方案具有不同的投资有效期时,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决策指标是( C )。 A、净现值 B、现值指数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回收期 13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 C )。 A、边际成本 B、变动成本 C、差量成本 D、机会成本 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 B )。 A、不将其作为费用 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 13 已知某产品的产量是 200 个,所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的总额依次为 600元、 400元、 200元、 800元。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 B )。 A、 10元 B、 6 元 C、 8 元 D、 9 元 13某企业 2020年计划第一、二、三月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3885元、 5180元和 5820元,销售当月收取销货款的 60%,下月收到余下的 40%,则企业将在二月份收取现金( B )。 A、 4841 元 B、 4662元 C、 5564 元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3下列项目中,计算现金流出项目不需要考虑的是( B )。 A、折旧费 B、残值收入 C、各项税款 D、建设投资 13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高于( C )。 A、正常价格 B、单位产品成本 C、单位变动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1标准成本制度的意义在于( D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C、成本 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控制 14现代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C )。 A、 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B、必须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C、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 D、方法单一 14贡献边际创利率= 1-( B )。 A、 贡献边际率 B、贡献边际保本率 C、变动成本率 D、安全边际率 14在连续流水式生产企业,其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 C )。 A、 分批成本计算法 B、变动成本计算法 C、分步成本计算法 D、完全成本计算法 14在成批生产的企业,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间的关系为( C )。 A、 同比例增加 B、同比例减少 C、互为消长 D、固定不变 14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判断指标一般是采用( C )。 A、 贡献边际率 B、利润率 C、安全边际率 D、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14当预计应完成的工时大于实际工作小时数时,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 A )。 A、不利差异 B、有利差异 C、充分利用 D、超计划利用 14一个投资项目的净投资额为 100000元,平均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28000元,若项目期为 5年,其回收期为( C )。 A、 B、 C、 年 D、 年 14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C )。 A、 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保持不变 D、部分正比,部分反比 14在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如果成本水平和各产 品单位售价不变,在各产品单位贡献边际一致的情况下,改变品种结构,则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D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确定 150、年金的终值是指( B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