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稀土集团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起来的企业来说, 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没有 稀土资源保障,受到 稀土 原料供应的“瓶颈”制约 ,这将严重影响江苏稀土产业的长远发展。 稀土 应用 技术 研发不足 稀土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产业链较长,其构成一般为: 稀土采矿和选矿 —— 稀土提取分离深加工 —— 稀土新材料 (或应用产品 )—— 元件和器件 —— 终端产品 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有 研究表明,稀土产品价值从低端向高端呈裂变式增长,其幅度比其他产业更为显著。 稀土精矿、新材料和元器件的价值比为达到 1:50:500,终端产品增值更高。 而我国目前稀土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 , 包括永 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 伴随中国在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国外很多企业也将稀土生产线大量转移至中国,但 我国 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 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去 10 多年全球稀土年消费量从 万吨增加到 13 万吨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深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 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 源 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在稀土应用的产业巨头们看来,全球稀土产业链条中的主导和控制力量是在应用环节,而不是资源环节。 现有产业结构 缺乏 竞争力 江苏以及国内的大部分稀土企业主要集中于稀土产业链的 上中游位置 , 尽管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真正处于金字塔尖的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技术 及其相关市场 ,中国始终 未 能掌握。 在新产品开发和向稀土下游应用产品延伸方面,江苏的稀土企业又往往因缺少人才和资金,企 业的进一步发展缺少后劲,自身优势得不到发挥,形不成活力。 初级 产品因价格低廉,使得世界稀土需求大国如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借机建立了稀有金属战略储备制度,各国通过大量囤积稀土原料,使我国的资源优势地位无法显现。 据了解,日本的 稀土 大约 83%都来自中国,在获得大量稀土后,日本并不急于用,而是将这些足够使用 20 年的资源贮存在海底。 韩国也建立了以“高价收购,限制使用”为主旨的稀有金属储备制度。 美国的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建立得最早,它采取封存本国矿山,转而从国外进口稀有金属的做法,美国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其 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已经被封存,生产钼的矿山也基本停产。 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都已经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有金属,转而从中国进口资源充实自身的战略储备。 国外稀土消费国因为有了大量的稀土原料储备,反过来 抑 制了中国稀土出口企业在价格上的话语权,我国本来引以为豪的资源优势却名不副实。 处于产业链低端 的产业结构在 金融危机的到来时往往束手无策,在国外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只能被迫停产或面临 亏损。 五 、江苏 省 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20xx 年四季度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蔓延,世 界经济发生转折性变 化和周期性调整,全球资源类商品需求和价格回落,我国的 稀土 也因供应量过剩导致了企业竞相低价出口,这既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稀土资源的保护 , 稀土行业反思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保护资源、限制出口、产业集中等建议在不同场合被专家、学者们提及 , 江苏省的 稀土产业 如能 把握机遇,推进全省稀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将 会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宏观 产业 政策 机遇 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管理部门针对我国稀土企业资源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生产能力过剩、环境污染严重、产品低价出口等问题,采取稀土出口配额管理、加强出口企 业资质审查、取消稀土初级产品退税、加收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措施,对稀土行业进行了治理整顿,淘 汰关闭了一些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的稀土企业,这对于维护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xx 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为积极主动应对这场危机, 我国于 20xx 年初开始陆续出台了包括钢铁业、纺织业及有色金属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基于上述情况, 江苏省制定 了 《江苏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20xx20xx 年)》 ,其 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优势的铜、铝、稀土等有色加工企业,以资产、品牌、技术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的兼并重组,组建具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增强企业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政府 加强稀土产业的规划发展 政策 为 江苏省现有的稀土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一轮产业整合机遇 工信部即将出台的的产业规划当中提出,要将国内目前近 100 家的稀土分离企业重组后将削减到 20 家,政府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和重组等方式,逐渐构建以若干大型企业 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发展和出口结构的优化。 从全国范围来看, 稀土产 业整合已进行多时,五矿集团围绕江西稀土的整合 已基本完成,近日有消息称,中投公司和旗下建银投资的有关人士日前到包钢集团考察,中投公司可能与包钢集团拟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从事稀土的开采、收储业务,兼有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内稀土矿产资源的目的。 江苏稀土分离企业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不但拥有 包括江苏卓群 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国盛稀土有限公司、阜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常熟市 盛 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 及 宜兴 长江稀土冶炼厂等一批内资企业,还拥有中国稀土(宜兴新威 利成稀土 )、溧阳罗地亚以及江阴加华等外资企业,稀土产品品种从轻稀土到重稀土,一应俱全,并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生产包括各种高纯稀土氧化物在内的各种特殊规格的稀土产品,总的稀土分离加工年生产能力超过 3 万吨,拥有较稳定的国家指令性生产计划和出口配额,年销售额超过 30 亿元, 江苏 省 稀土企业如能利用好国家的产业政策,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次整合当中, 将会赢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利用境外稀土资源的 机遇 稀土是 21 世纪高精尖科技的最核心材料, 全球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 国、独联体、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稀土储量世界最大。 然而, 我国稀土矿产经过近 20 余年的无序开采,工业储量急剧下降, 据 1998 年美国矿务部的调查,累计探明的中国稀土工业储量约占全球 80%左右,而到了 20xx 年 相关 数据表明,中国稀土工业储量已经下降到全球的 %, 如果对此不引起重视, 势必会对我国稀土工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20xx 年世界 稀土氧化物 (REO)储 量数据见下表 : 国家/地区 REO储量 所占比例(%) 储量基础 所占比例(%) 中国 2700 8900 独联体 1900 2100 美国 1300 1400 澳大利亚 520 580 印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