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内容摘要:
中职能部门由于授权有限,对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方面使得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受到影响,二方面也造成企业首脑的负担和压力过重。 在这种条件下,许多大型企业便采用矩阵型的组织形式以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德国大型企业中典型的矩阵型的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如图 1 所示: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特征是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按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分别设置垂直和平行的管理机构。 对于维修部门来说,既属于企业直属的维修主管部门(平行的 ),又从属于各生产部门的维修机构 (垂直的 )。 其优点在于突出了专业化管理的优势;通过上级机构的授权可以有较多的决策权限:各部门的 专业化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专业职能部门参与决策过程可以减轻高层领导的工作负担;下级部门与高层的直接接触可以对其产生激励作用。 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多的信息与交流将加大成本与决策时间;管理人员过多;参与决策层面过多将导致协调与决策的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的大型企业中,后勤的职能和权限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后勤” (Logistik)一词原出自英语“ Logistics”, 60 年代初引入德国后已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逐渐演变为一个德语词汇,其内涵也从原来的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 “后勤”被定义为“ 根据企业目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物流和信息流的优化而计划和实施的措施及手段。 ”后勤的职能是“将市场所需求的产品以合理的数量及良好的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以最经济的方式投放到急需该产品的场合”。 具体地说就是物资及信息的购置,仓储,运输及分配,换言之就是物资管理。 后勤与设备管理和维修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备件后勤及维修后勤更是企业中央后勤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前者是为达到备件购置费用和可利用率优化而制定的计划和措施;后者则是为确保设备有效度而制定的计划及措施。 在德国的大型企业中,中央后勤部门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不仅行使管理职能,而且直接管辖中心仓库,中心车队,在各生产部门中还派出白己的机构并设置小型仓库负责所在部门的后勤管理。 所有的管理程序。 从物资的询价,招标,采购,仓储,运输到领出,报废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 (未完待续) 德国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三) 张友诚 一、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德国人的计划性是举世闻名的。 做任何事都要制定计划,其计划的周密与实施的严谨令人折服。 在德国企业看来,维修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其涉及所有影响维修及相关部门乃至企业整体工作成效的活动、措施、技术及经济 数据。 每一项维修计划必须经过相应的审核程序。 所谓审核就是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工时和人力的安排以及对维修实施过程的检查。 就维修计划而言,还可分为维修策略计划和维修工作计划。 策略计划是中长期的按一定周期制定的计划,涉及维修方案 (维护,检杏,修理 )及维修预算的编制,维修资源 (劳动力,材料,维修设备及工具等 )的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工作计划则是短期的按照确定的时间间隔实施的过程计划。 维修计划与审核,维修策略计划及维修工作计划的流程分别如图 1, 2, 3所示: 制订计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其日标。 就维修计划而言,目标包括维修质量、费用、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度、维修人员的工作最、外委维修的选择、确定时间内的维修工作进程安排、集中维修程度以及计划维修措施的比例等等。 从技术层面上看,维修计划应涉及分别用于维护、检查、修理的设备及仪器、仪表的配置;维修及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维修作业的地点及配套仓库的选择;备品配件及各种维修材料需求的确定;库存及购置计划的编制:有关维修费用、工期、人员、参数等方面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及整理。 图 4 是世界级机械制造企业德国采矿技术公司 (DBT)维修计划的实施流程。 在维修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大体要经过维修对象状态评估,清洗整理,拆卸,修前测量检验,修理,中间检验,修后检验等不同的工序。 德国企业在维修中对待修设备的清洗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 DSK 中央机厂的一位部门负责人甚至认为,清洗工作进行得好,维修工作就完 成了一半。 对于大型设备来说,清洗作业通常是用数百 bar 的高压水冲洗其表面,也有采用直径 的钢丸对设备进行喷丸处理,在达到清洗目的的同时,也强化了设备的外表面。 大型电机的线槽在进行维修时通常也采用数十 bar 的高压水进行清洗。 由于企业普遍重视维修过程中的清洗,以至于在德国有许多专业化的公司从事清洗服务。 清洗后的设备经拆卸后由技术人员进行修前的测量检验,以确定零部件的实际状态及损坏程度,修前检验的结果也是进行维修作业的重要依据。 维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验工作,除修前检验外,维修过程中还有中间检 验与修后检验,新购零配件入库前也须进行抽检,每道维修工序完成后还有修理工人进行的自检。 检验的手段通常是采用仪器、仪表进行的,例如焊接工序完成后即由专业检测工用超声波或红外探测仪对相关焊缝进行检测。 在维修件较多时,一般采用抽样方式进行检验。 由于德国工业标准不低于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因而在德国的企业中,产品的质检和抽样标准往往是二者并存。 二、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在德国的大、中型企业中,计算机辅助的设备管理与维修较为普及。 跻身于世界软件公司前十名的德国 SAP 公司的软件 SAP R/3 在德国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软件 PM(Plant Maintenance)系统的应用范围涵盖: 维修的组织结构; 维修作业的过程管理; 维护、检查、修理措施的计划;。德国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修
相关推荐
2020 — 国内外项目输入 — 立法需求 — 专利形势 项目目标和产品过程需求 定义和描述生产、过程和项目的目标须用可实现的恰当标准,建立在顾客期望、要求和需求上,订立标准可能与下列例子有联系。 — 顾客需求 /产品和过程特性 — 技术目标(例如可靠的需求、维修、顾客服务、零配件供应、新材料、新技术) — 开支指标(例如零件 /材料开支、项目开支、投资) — 计划表(市场投入、项目考查
备生产、检查和测试计划 准备过程流程表 FMEA 文件 D 和 P FMEA 概念发布和 /或开发认可 例如 让步特许(顾客) 生产过程和产品认可的要求 提交等级决定哪些文件、记录以及样品必须传送给顾客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认可。 提交也可针对供应商的工作。 如果没有另外商定,根据提交等级 2 的文件和样品被传送给客户。 要求 : 提交等级 1 2 3 (FSTR) 2. 测试结果 (如尺寸
命、环境模拟) 试验记录 ★ 是否 有根据各个具体阶段 ,对设计 、开发样品和批量生产前产品进行质量评审的 程序和方法。 满足 APQP 要求的产品开发 程序描述。 风险分析( FMEA) 试验设计 各类檢驗、试验报告 是否所有的责任部门都参与了产品设计及其可实现性的认可。 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对开发计划的认可(包括责任的程序:首件、首批、数量、状态、包装、交货期
金计划并非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此类超预算资金计划由财务部汇总后在月度管理报告中反映。 不可抗力的定义:当发生市场预测之外的大幅波动或遇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及其他突发事件 5. 资金计划管理 流程说明 C12001001 步骤 涉及部门 步骤说明 1 相关部门 各部门依据部门 预算和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编制 部门 资金计划 /超预算 资金 计划 2 部门经理 相关部门经理审核本 部门资金计划
制成《配套生产领料单》(注意配套领料单为最新维护 BOM 版本),并提前 16 小时把单据传递到各负责的物料员处; 物料 员根据领料单核对单据的日期、物料代码、与配套数量、生产订单号进行核对确认 ,并交 (副 )班长审核。 物料的发放阶段 车间物料员根据《配套生产领料单》在切换机型 4h 前到仓库领料 (直供件除外 ),直供件则由车间签收的物料作为实际领料 ,仓库进行直接调拨出库;
...................................................................................................... 24 (五)成本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