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邯郸环保局gt首内容摘要:

丰富多彩。 ( 4)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全市小学招生 ,初中招生 ,高中招生 万人。 现有幼儿园 1689 所,在园幼儿 万人,专 19 任教师 11331人;小学 2058所,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42713人;普通中学 395所,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35631人;高等院校在校生 万人,专任教师 3326 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万人平均在校生为 9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万人平均在校生 329 人;万人平均普通 高中在校生达到 150 人;中职学校万人平均在校生 130 人;高等院校万人平均在校生 85人。 2020年高考,全市参考人数比上年减少 4918人的情况下,本科总上线人数达到 30257人,增加 52人,本科总上线率为 %,比 2020年、 2020年和 2020年分别提高 、。 本科各批次上线率均有提高。 其中,本科一批上线率为 %,分别提高、 1个和 ;本科二批上线率为 %,分别提高 个、 个和 1 个百分点;本科三批上线率为 %,分别提高 个、。 在连续 8年攀升的基础上,又有新提高。 科学技术: 2020 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195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 153 项、国际先进水平的 26 项。 获得 2020 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 1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6项、二等奖 24项、三等奖 40项。 新通过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自主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 2 家,省级 7 家。 专利申请受理量1800项,专利申请授权量 1260 项。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 20个,总藏书。 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万户, 有线电视入户率为 %。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 %和 %。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 1049个,其中:医院 169个、乡镇卫生院 214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42691张,其中:医院 24577张、卫生院 15910 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32702 人,其中:执业医师 10801人、注册护士 10265人。 新建改建卫生院 35个、社区和村 20 卫生室 550 个 ,新农合参合率达 %。 体育: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 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 %。 全年先后组织 900余名运动员 参加了河北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 63 枚、银牌 62 枚和铜牌 72 枚。 全市拥有体育场 5个,室外游泳场 10个,运动场 30 个。 2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邯郸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SO2 1 小时平均浓度在 ~ 179。 之间,日平均浓度在~ 179。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标准要求; PM10 日均浓度在 ~ 179。 声环境质量现状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厂址四周各厂界噪声现状值厂界环 境 噪声 监 测值 昼间 在 (A)(A) 之 间 , 夜间 在(A)(A)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表 1 中 2 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地下水环境质量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多年以来,该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优良,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主要 环境保护 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 级别): 拟建项目位于河北邯吉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厂区闲置空地上,不需新征土地,评价区域内没有珍稀动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 根据工程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 22 表 1 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和保护级别表 保护目标 方位 相对厂界距离 ( m) 保护级别 前郭庄村 E 5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20) 2 类标准 后郭庄村 E 1300 葛岩嵛村 SE 1000 前牛叫村 S 1800 东陶庄村 NW 2100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 《 地下 水质量 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23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标准。 声环境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20)中的 2类标准。 地下水执行: GB/T14848- 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 Ⅲ类 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施工期:扬尘无组织排放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0)二 级标准要求; 运营期:本项目没有废气产生。 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GB12523- 2020)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如下: 表 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20)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污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过回厂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后,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 冲厕和绿化用水标准进入回用水池中,全部用于冲厕和绿化,不外排。 固废: 本项目没有固废产生。 24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 : COD: 0t/a;氨氮: 0t/a;SO2: 0t/a;氮氧化物: 0t/a。 2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附图): 项目余热发电机组由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关辅机及管道组成。 首先利用 回转窑余热烟气 的 进入 中压余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汽轮机中冲转汽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蒸汽通过凝汽器凝结成水,凝结水经 过除氧后由给水泵输送至锅炉再次加热利用,无废气外排。 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见下图: 本次工程范围包括: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除氧给水系统等。 1) 锅炉汽水系统 本项目 余热锅炉 为水管锅炉,锅炉 汽包中炉水经下降管进入蒸发器,经气水换热后,炉水部分蒸发,汽水混合物经上升管进入汽包内,在汽包内经汽水分离,饱和蒸汽从汽包顶部导出,炉水再进入下降管继续进行循环,饱和蒸汽经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换热后成为过热蒸汽。 2)主蒸汽系统 本工程主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新上两台余热锅炉主蒸汽并入主 26 蒸汽母管 ,然后由蒸汽母管将蒸汽送至汽轮机发电。 本工程拟新增次中压主蒸汽母管一条,管径为 DN250,管道设计流速 30m/s,主蒸汽直管选用 (219 20 无缝钢管,材料为 12Cr1MoVG)。 3)给水系统 锅炉给水由除氧器水箱,经给水泵加压,至锅炉省煤器进入锅炉。 给水系统设计采用单排母管制,单台锅炉配置两台给水泵(开 1备 1),给水温度为 105℃。 给水加热系统采用一级加热,即锅炉给水通过除氧器加热至105℃,最终给水温度为 105℃。 4)凝结水系统 汽轮机机组的凝结水由凝结水泵(一开一备)输送。 凝结水经主抽气器加热后 送往热力喷雾除氧器,除氧后贮于除氧水箱,作为锅炉给水。 5)抽气系统 为保证凝汽器真空,防止空气进入凝结水泵,本系统在以上各点均设有抽空气管路。 6)除氧系统 本工程设 1 台 20t/h 的旋膜式除氧器,水箱容积 10m3。 除氧器出口水温 104℃。 可以确保锅炉给水除氧的可靠性。 为避免给水泵在启动时出现汽蚀,在给水泵与除氧水箱之间设置给水再循环管。 7)循环水系统 冷凝器、油冷器、空冷器的冷却水采用循环水,循环水由冷却塔冷却。 循环水泵设在循环水泵站。 凝汽器的清洗采用胶球清洗装置。 8)疏放水系统 汽机本体疏放水系统引 至本体疏水扩容器,主车间内另设 1 台,汇集厂房内管道及设备的正常疏放水和除氧器溢放水。 27 9)设备及管道保温 为了减少热电站热力设备及管道的散热损失,提高电厂运行的热效率,对表面温度≥ 50℃的设备和管道需进行保温。 本期工程主保温材料,采用复合硅酸盐制品。 供排水系统 ( 1) 供水水源 本工程的生活用水供水水源为厂区原有供水管网供给。 供水量、水质能够充分满足本项目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 2) 循环水系统 本期新建 两台 10t/h余热锅炉, 3MW汽轮发电机组,其冷油器、空冷器的冷却水采用二次循环供水方 式,其冷却设备选用玻璃钢机械抽风式逆流冷却塔(机力塔) 1 台 ,单台最大处理水量为 1000m3/h,循环水泵: Q=720m3/h。 机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 站 、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 该系统运行时,循环冷却水泵自循环水池抽水送至各生产车间供生产设备冷却用水,冷却过设备的水(循环回水)利用循环水泵的余压送至冷却构筑物,冷却后的水流至循环水池,供循环水泵继续循环使用。 为确保该系统良好、稳定的运行,系统中设置了加药 装置。 本项目循环冷却水按凝汽量的 65倍计算。 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循环水量为 夏季 1400m3/h、冬季 1000m3/h, 循环过程中 损耗水量由公司原有项目循环水池供给,最大需 水量 为 , ,由主体回转窑系统的循环水补充,回转窑循环水量达到 900m3/d,水量可保障本项目的循环水用量。 1)循环水需水量 根据本地区气象条件, 夏季凝汽器用 循环水冷却倍率按 65倍考虑,冬季 按 45 倍考虑。 本工程汽轮机最大凝汽量 合计 约为 20t/h,循环水 28 用水量见表 : 表 项目所需 循环水量表 项目夏季工况总需冷却水量 1400m3/h,冬季工况总需冷却水量1000m3/h,由循环水泵站供给。 2) 补给水量统计 经计算,本工程夏季工况下,电厂总补给水量约为 (包括未预见水量);冬季工况下,电厂补给水量约为 (包括未预见水量)。 表 夏季补给水量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需水量 ( m3/h) 回收水量 实耗水量 回收水用途 ( m3/h) ( m3/h) 1 冷却塔蒸发损失 0 2 冷却塔风吹损失 0 3 水塔排污损失 0 4 主厂房工业用水 0 5 生活用水 0 6 未预见水量 0 7 合计 0 本工程夏季补给水最大需水量 表 冬季补给水量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需水量( m3/h) 回收水量 ( m3/h) 实耗水量 ( m3/h) 回收水用途 1 冷却塔蒸发损失 6 0 6 2 冷却塔风吹损失 0 3 水塔排污损失 0 序号 机组容量( KW) 凝汽量( t/h) 凝汽器冷却水 汽轮发电机 总 冷却水量 夏季 冬季 冷油器 空冷器 夏季 冬季 1 1 3000 20 1300 900 40 60 1400 1000 2 合计 1400 1000 29 4 主厂房 工业用 水 0 5 生活用水 0 6 未预见水量 0 7 合计 本工程冬季补给水最大需水量 3)工程补给水水源 ① 循环水补充水 本期工程汽轮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源 为 主体回转窑系统的循环水,最大用水量为夏季 , ,每天从主体回转窑系统抽水 ,经本项目循环后再回到回转窑循环水系统,回转窑循环水量达到 900m3/d,可保证本项目循环水量。 ② 本工程生活 用 水 水量需求小,最大为 ,未预见用水量为 ,总计为 ,平均用水按照一天工作 8小时,用水 4小时计算,则日用水量 ,年用水量为 860m3/a;取水水源由原有项目供水管网供给。 ③化学水补水 3m3/h(最大瞬时),平均用水量为 1m3/h,每天 24小时补水,一年 250天,则年用水量平均为 6000m3/水水源由原有项目供水管网供给。 综上,本工程年用井水量为 6860m3/a,厂区井水水质、水量均可达到用水要求。 (3)消防给水系统 : 余热电站 消防水源利用厂界原有生活消防水母管统一供给 ,消防给水不计入项目用水。 本工程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一次,采用主要灭火手段为水消防,根据所要保护的设施设备的特点及所需水量、水压,主要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 室外消防 :区域内消防管网分两路进水管接入,在主厂房周围形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