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黔东南州环保局内容摘要:
1) 电压 kv 10 ( 2) 回路数 回 1 ( 3) 输线距离 m 1250 14 七 施工 1 主体工程数量 ( 1) 明挖土方 m3 386 ( 2) 明挖石方 m3 ( 3) 浆砌块石 m3 ( 4) 砼及钢筋砼 m3 ( 5) 金属结构安装 T 2 主要建筑材料数量 ( 1) 木材 m3 ( 2) 水泥 T 80 ( 3) 钢材 T 3 所需劳动力 ( 1) 总工日 工日 2700 ( 2) 平均人数 人 13 ( 3) 高峰人数 人 18 4 总工期 天 200 八 经济指标 1 静态总投资 万元 ( 1) 建筑工程 万元 ( 2)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 3)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万元 ( 4) 其他费用 万元 3 综合利用经济指标 ( 1) 水电站单位千瓦投资 元 /kw 5764 15 ( 2) 单位发电成本 元 ()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附近无工矿企业,主要污染问题是沿 途接纳的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污水的影响。 1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 自然环境简况 剑河县九秀溪水电站位于剑河县南寨乡西南方向清水江左的一级支流下游河段上。 九秀溪起源于九秀村对面当简坡头一带。 向东而下汇于清水江,全长 3公里,全流域面积为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天然落差 283 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350 千瓦。 “三板溪”电站库区淹没 90 余米水头,地理位置处于东径 108176。 17′ 08″至 109176。 04′ 12″,北纬 26176。 20′ 42″ — 26176。 55′ 42″之间。 距剑河新县城革东镇 55 公里,有乡村公路直通坝址,工程区交通方便。 地形、地貌、地质 区域概况 工程出露地层为元左代上校溪群清水江组中原层至块状变余砂岩。 岩层走向SN,倾向 W,角 12 度。 坝址住地质构造较简单。 在地形上呈现起伏较大的中山地貌。 本工程住地貌为沟山地,坝址处为“ U”型河谷,溪谷高程在 906m 左右,两岸坡度在 60 度至 70 度左右。 岩体裂隙发育,岩层虽破碎都具有一定强度,而且溪流又多为轴向发育,因此,大范围的岸边再造少见,在植被保护好的条件下,少 量固体径流对拦水堰的淤积没有影响本电站的引水流量。 因该电站是引水取得落差,厂房布置在左岸下游 500m 左右的岸边阶地上,台阶地基岩裸露,岸坡基岩边坡岩屋倾向上游,倾角 1015 度之间,无断裂构造破坏,裂隙仅一组,节理志向 NW30 度,与溪流走向斜交 30 度左右,节理倾向85 度左右,属高倾局节理,节理张开 24 毫米左右,节理面光滑平整,无充填物。 施工时注意清除风化岩层节理直至新鲜闭合处。 取水堰区水交地质条件简单。 地下水为单一的裂隙水,出露高,流量小。 四周分水岭雄厚。 没有大的构造破坏,岩石透水性差,坝区无渗漏之忧。 综上所述,该坝区具有修筑重力坝的地形地质条件。 主要建筑物概况 ( 1) 挡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该水电站为径流引水式电站,取水堰高仅 左右,库容较小,坝前河流 17 流向 NE,河水面高程 ,河水面宽 5m 左右,河水深 至 左右。 两岸坡度 45 至 60 度右,河谷深切 200300m,河人口呈“ V”至“ U”型的不对称型,为侵蚀峡谷地貌。 坝轴线河床分布少量冲(洪)积砂石层、厚约 两岸基本为残坡积层覆盖。 厚 至 2m 左右。 岩层走向近平行于河水流向,为纵向谷。 南住出露地层为无古 代上板溪群清水江组第一段,第四系残坡积层及冲洪积层。 取水堰住构造主要有层面、裂隙,坝址区岩层为单斜构造,产状为 320318176。 25176。 28176。 ,层厚为厚层至块状,岩层倾斜向左岸,岩层走向与河流向近平行,河谷为纵向谷,坝区裂隙较发育。 ( 2) 引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 从取水堰到力管头引水管线全长 396 米,拟定采用开挖沟槽预埋中 500mmPE塑管,管线地形边坡有 45 度左右,覆盖层为残坡积层厚 至 2 米左右,底部基岩为清水江组第一段中厚层至块状砂岩,缓倾山里,边坡稳定性好。 ( 3) 压力钢管工程地质条件 压力钢管雷 于厂房背坡,坡体植被较差,有少量灌木。 坡体岩层倾向坡向,岩性为变余砂岩,倾向左岸偏上游,强风化程度不大。 边坡稳定性好。 ( 4) 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厂房处于取水堰下游约 500 米的河滩地左岸边坡上,河流流向 EW,河水面宽 20m 左右,尾水段河床几科为瀑布群,但被“三板溪”电站库区淹没。 厂址岸坡 40 至 45 度左右,地貌类型为侵蚀中低山地貌,河水有少量砂砾石覆盖。 厚约 左右,厂址左岸边基岩裸露,基岸稳定 气候、气象 九秀溪流域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流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多雨,降水丰沛。 平均气温在 ℃,最 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其季节分配情况是: 4~8 月在 140~300mm 之间; 12 月至 3 月在 20~60mm 之间。 最大年降雨量 ( 1977 年),最小降水量 1016mm( 1985 年)。 暴雨多发生在 5 月至 7 月,洪水由暴雨形成,年降雨日在 170 天左右。 水文 18 九秀溪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九秀村对面的当简坡头。 全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天然落差 283m,平均比降 ‰,水能理论蕴藏量 350 千瓦。 流域总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由河源地递减至河口 406m,地貌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岭谷纵横交错,多峡谷,宽谷少。 土壤属黔东南黄红壤、黄壤区。 地层岩性为上板溪群清水江组中厚层至块状变余砂岩。 流域内水系较发育,地形变化较大。 山脉走向较一致而完整,流或内植被茂密,没有耕作区,几乎全被森林覆盖,植被属贵州高源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发育山地绿树权林,常绿落叶混交林。 森林覆盖率 85%以上。 具有良好的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作用。 设计流域没有水文站,邻近流域有南哨 干流上的南哨水文站,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水温和蒸发。 南哨水文站控制集雨面积为 1161km2。 于1958 年 12 月设立, 1984 年 11 月至今属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原水文总站)。 南哨水文站 1959 年开始测流, 1962 年起改为水文站。 1967 年 3 月恢复为水文站。 南哨水文站抽在河流南哨河与本工程所在中都溪同发源于雷公山,同处于雷公山降雨径流高值区,气象条件及下垫面条件相似,虽然面积相差大,但资料系列长,代表性较好,资料可靠,可作为本次设计的水文参证站。 南哨水文站径流系列统计分析 根据南哨站 ~ 年共 41 年水文径流系列统计分析,成果见下表二。 表二 南哨水文站水文径流系列统计表 项目 资料系列 年数 统计参数 均值 (m3/s) CV CS/CV 年值 ~ 41 5 月~ 10 月 ~ 41 51 11 月~ 3 月 ~ 41 最小月 ~ 41 坝址径流 面积比系数) 积南哨水文站以上集雨面平方公里 九秀坝址以上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 )(=,南哨站以上流域平均面积量 ,九秀溪平均降雨量 ,则降雨修正系数 ,则径 19 流换算系数为: =。 因九秀溪又与南脚溪相距不远,同系一个区域,经推求得坝址处径流系列统计分析成果表 见 表 三。 表三 坝址径流系列统计表 注:面积比系数 = (南脚) )(=(系数) 枯水径流分析 坝址处 多平均流量 ,最大年径流量 ,最小年流量。 是最大年径流的 倍,即相当于最大年的三分之一。 枯水期( 113 月)径流占年径流的 38%左右。 坝址处 P=85%保证日流量。 洪水 暴雨洪水特性 九秀溪流域地处黔东南敏洞乡高值暴雨区边缘,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低槽类和两高切变线。 九秀溪属雨源型山区河流,洪水均由暴雨形成。 设计洪水 该区属黔东南多暴雨区,紧靠敏洞乡的暴雨中心区,暴雨特性是量级大,历时短,最大一日降 雨量达 132mm( 1991 年 7 月 31 日),其日降雨量均值为 ,暴雨一般出现在 58 月份,其中尤以 6 月份最多。 根据上述基本资料,该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查《贵州省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得流域中心最大 1 小时点暴雨值 SP=, CV=,坝址以上流域面积较小,可直接把流域中心的设计点雨量作为流域的设计面雨量。 按 Cs=,PIII 型频率曲线适线推求各频率设计暴雨雨值 (见表四)。 项目 资料系列 年数(年 ) 统计参数 各设计频率流量值 (m3/s) 均值(m3/s) CV CSCV P=10% P=50% P=90% 年 41 510 月 41 113 月 41 最小月 41 20 表四 九秀溪水电站拦水坝坝址设计暴雨值表 P(%) 41 2 5 10 Sp(mm) 按《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修订本)一小汇水流域部分中的简化公式计算。 当 F< 10Km2;设计洪峰流量: QP=— [C′SP] 式中: QP=设计频率 P 的洪峰流量( m3/s) R— 汇流系数; C′ — 洪峰径流系数; SP— 最大 1 小时暴雨雨力 根据上述公式,经计算,不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见表 五: 表五 坝 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重现期 N(年) 500 300 200 100 50 30 20 10 洪峰流量 98 91 86 78 62 54 48 根据拦水坝洪水计算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厂房洪水,计算公式: Q 厂房=Q 大坝( F 厂房 /F 大坝) 2/3,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六) : 表六 厂房洪水计算结果表 重现期 N(年) 500 200 100 50 30 20 10 5 频率 P(%) 1 2 5 10 20 洪峰流量 108 据以上厂房处的设计洪水。 按照国家《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DL51802020《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九秀溪水电站厂房的设计标准是 2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 生物资源 21 剑河县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在贵州省植被分区中属雷公山山地常绿栎林、杉木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区,森林覆盖率达 %。 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尤其是森林资源最为丰富,有高等植物 万种,其中维管植物 912种,蕨类植物 63 种,裸子植物 20 种,被子植物 818 种。 陆生野生动物是随着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变迁而变化,历史上剑河县境森林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随着人口增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野生动物失去觅食、栖息场所,珍稀类野生动物数量已大大减少甚至灭绝。 工程区域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原生植物多不存在,现在大部分为旱地、河滩荒地所代替。 没有原始森林,也无珍稀植物、名木古树等分布。 库区周边无工矿企业,河水水质清澈,为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生存提供了较好生存环境。 经过调查,工程区河内有鲢鱼、鲫鱼等当地常见鱼类生物,无珍稀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 2 社会环境简介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东 部,黔东南州中部,县城距州府凯里 55 公里,西距省城贵阳 210 公里,南距黎平支线机场 130 公里,北距湘黔铁路(复线)镇远 50公里。 320 国道、 65 号和思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 全县面积 2176平方公里,辖 5 乡 7 镇 309 个村(居),总人口 万人,其中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96%。 2020 年末该县人口 万人,地方财政收入 10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2625 元,粮食总产量 75859 吨。 剑河是贵州省 10 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 %。 境内有大小河流 334 条,总长 910 公里,县内水能 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 万 KW,可开发量 万 KW。 到目前为止,仅开发 万 KW。 仅占可开发量 20%,开发潜力很大。 现剑河县自身电量尚不能满足县内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要求,需从国网购电补充。 该电站建成后,可向剑河电网联网供电,丰水季节,富余电量可向国网输送。 据调查,县内矿藏已经查明主要的有太拥赤铁矿,地质储量 60 万吨;南加(含金)砷一多金属小型矿床,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毒砂、方铅矿、闪锌矿等;岑松镇的湾根、苗榜、苗寨三处铅锌矿,矿脉成群出现,品位尚高,但矿脉不规则,断层多;其它矿藏还有铅锌矿、煤 矿、金红石、高岭土、水泥灰岩、建筑用砂石、粘土矿等。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黔东南州环保局
相关推荐
丰富多彩。 ( 4)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全市小学招生 ,初中招生 ,高中招生 万人。 现有幼儿园 1689 所,在园幼儿 万人,专 19 任教师 11331人;小学 2058所,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42713人;普通中学 395所,在校学生 ,专任教师 35631人;高等院校在校生 万人,专任教师 3326 人。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万人平均在校生为 990人
2 8 14 20 日均值 2 8 14 20 日均值 2 8 14 20 日均值 (5)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中的二级标准。 表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序号 污染物 日平均( ug/m3) 1小时平均值( ug/m3) 1 PM10 150 —— 2 SO2 150 500 3 NO2 80 200 ( 6) 评价方法 采用占标率法
三个工业园。 称为 “ 一区三园 ”。 2020 年,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1811 亿元,实现工商税收 106 亿元,全区 拥有企业 220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52 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 72 家,过10 亿元企业 21 家,世界 500 强企业 31 家 ,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铝轧制油添加剂生产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湖南润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11 页
、 NOX、非甲烷总烃 废水 W 施工人员生活 COD、 SS、氨氮 W 雨污水 SS 噪声 N 施工机械 等效 A声级 固废 S 建筑施工 建筑垃圾 S 施工人员生活 生活垃圾 S 建筑施工 弃方 营运期 废气 G 机动车尾气 CO、 NOX、非甲烷总烃 G 污水处理站臭气 H2S、 NH臭气浓度 G 锅炉烟气 烟尘、 SO NOx 废水 W 人员生活 COD、 BOD、 SS、 NH3N
,年日照 2182 小时;该区全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 ;最大冻土深度在 45cm,无霜期 208 天。 水文 ( 1)地表水 规划 区域的地表水河流主要为泾河。 泾河源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水南麓,经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流入陕西省,经长武县、彬县、永寿县、淳化县、礼泉县、泾阳县,于泾阳县高庄镇桃园村出咸阳市境内,泾河在咸阳市境内流长 ,流域面积 ,占全市总面积 13 的 65%。
(月均值) (月均值) 萍乡经开区 15 23 50 27 ( GB30952020)二级 标准值 60 40 70 35 超标倍数 0 0 0 0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萍乡市经开区 各项 监测因子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标准 , 项目区域内的大气质量现状 良好。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成后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