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网站首页-廊坊市环保局内容摘要:
SS 250mg/L 氨氮 25mg/L 固 体 废 物 居民生活 商业生活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商业垃圾 办公垃圾 0 噪 声 主要噪声源为机组设备噪声、进出车辆行驶噪声 ,机组设备噪声源强在7580dB( A) ,进出车辆行驶噪声源强一般为 50~ 65 dB( A)。 对机组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 设备间设吸音板及隔声门进行隔声降噪 ,同时对车辆采取减速禁鸣标志措施 , 噪声排放能够 满足《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20)表 1 中 2 类标准, 临 南龙道 一侧满足 4 类标准。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该项目建设期间在地基挖掘及回填过程中会对原有地貌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在挖土方处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应修建围墙和排水沟,并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挖方及时回填和清运,对松散土及时夯实,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 随着运营期 项目区 内及周围的不断绿化及植被恢复,水土流失现象会逐渐减小,不会造成较严重水土流失。 17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 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施工废水、施工固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扬尘主要产生在以下环节:施工机械挖土时的扬尘;施工堆放的土堆扬尘;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场地的扬尘。 本项目 场地现已平整完成 ,新建建筑的基础建设要在地面堆积大量回填土和部分弃土,当其风干时可在起动风速下形成扬尘。 砂土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密闭措施不完善或者路面硬化处理不到位也会产生扬尘。 施工场地地面干燥时,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经过会形成扬尘。 但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 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对北京多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进行的测试结果: ( 1)建筑施工扬尘严重,当风速为 ,工地内 TSP 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 倍,平均 倍,相当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 倍,平均 倍。 ( 2)工地道路扬尘最少的是水泥路面,其次是坚实的土路,再次是一般土路,最差的是浮土多的土路,其颗粒物浓度的比值依次是 1:::,超标倍数依次为, , 和。 距尘源 30m 以内 TSP 浓度均为上风向对照点 2 倍以上,其影响范围为 道路两侧各 50m 的区域。 ( 3)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棚前扬尘污染十分严重,可达 27mg/m3以上,超标 倍。 随着离搅拌棚距离的增加 TSP 浓度迅速下降, 50m 处平均为 ,超过对照点 倍,故其影响范围主要在搅拌棚周围 50m 内。 ( 4)建筑工地扬尘对环境 TSP 浓度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工地围墙外 100m 以内。 即:下风向一侧 050m 为重污染带、 50100m 为较重污染带、大于 100m 为轻污染带。 被影响地区 TSP 浓度平均值为 ,为上风向对照点的 倍,相当于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 倍。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见,施工扬尘主要影响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区域,由于本项目建设时 周边小区较多,且大多已建成并入住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扬尘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影响,影响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18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前须制定控制工地扬尘方案,施工期间接受城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防尘措施,不得施工扰民。 (2)施工场地要设置围挡,如用瓦楞板或聚丙烯布在施工区四周围屏以防扬尘扩散。 由于拟建项目周围距居住区较近,其对扬尘污染较敏感,因此施工场地四周围屏高度不应低于 4m。 (3)施工现 场合理布局,对制作场地、堆料场地和工地道路要硬化,对易扬尘物料加盖苫布。 (4)为进一步降低施工扬尘,要定期对路面和施工场区洒水,保持下垫面和空气湿润,减少起尘量,洒水频率视天气情况调整,原则上晴天每天不少于 4 次。 由于本项目周围住宅小区多,因此施工区空气要一直保持湿润。 进出车辆的车轮要经常冲洗。 (5)4 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并对施工场地做好遮掩工作。 (6)施工渣土必须覆盖,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渣土带入交通道路。 (7)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必须使用外购商品混凝土。 结合廊坊市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工地施工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如下: 强化扬尘污染治理,提出加大建筑扬尘治理力度,施工工地沙土物料 100%全苫盖、工地路面 100%硬化、出入车辆 100%冲洗、拆除房屋工地 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工的空地 100%苫盖或绿化、运输渣土等物料车辆 100%覆盖。 主干道每天保洁时间不低于 16 小时,次干道不低于 12 小时,雨后及时清除道路淤泥。 各种煤堆、料堆、搅拌站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搅拌机棚内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进出施工场地 道路全部硬化 ,在进出口设置过水池,进 出车辆轮胎驶入有效降低扬尘产生及排放。 影响分析 及防治措施 ( 1) 噪声源及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运行,其特点是间歇性或阵发性,并具备流动性、噪声值较高等特征。 在规定测量时间 T 内 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即为等效声级,用 Leq 表示,单位dB( A)。 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中噪声值皆为等效声级。 根据等效声级的公式预测不19 同时间段的噪声源,预测结果见表 12。 式中: LA —— t 时刻的瞬时 A 声级; T —— 规定的测量时间段。 表 12 不同时间段的等级声级状况 测量时间段 6:00 至 8:00 8:00 至 10:00 10:00 至 12:00 12:00 至 14:00 14:00 至 16:00 16:00 至 18:00 18:00 至 20:00 20:00 至 22:00 等效声级 95 95 86 禁止施 工 95 94 86 80 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结果见表 13。 表 13 各时间段内噪声源状况 测量时间段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 dB( A) 10m 20m 30m 40m 50m 100m 200m 300m 6:00 至 8:00 81 75 69 65 63 55 51 49 8:00至 10:00 81 75 69 65 63 55 51 49 10:00 至 12:00 72 66 60 56 54 52 46 40 12:00 至 14:00 禁止施工 14:00 至 16:00 80 74 68 64 62 55 51 48 16:00 至 18:00 81 75 69 65 63 55 53 50 18:00 至 20:00 72 66 60 56 54 52 46 40 20:00 至 22:00 66 60 54 50 48 46 40 34 根据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20) 昼间 70 dB( A) 、夜间55 dB( A)相对照可以看出: 昼间 6: 00 到 10:00、 14: 00 到 18: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3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在 10:00 到 12:00、 18: 00 到 20: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2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在 20: 00 到 22:00 时间段,距施工现场 10m 处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夜间禁止施工,不会对周边造成噪声影响。 ( 2)施工期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20 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议工程施工时采取如下措 施: ① 施工单位必须按国家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分散噪声源,减少对周围环境区域声环境 影响。 ② 施工时间尽量不安排在晚上 10 点至次日上午 6 点,或在该时间内不使用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 ③ 因工艺需求,确需夜间施工的又可能影响周围声环境时,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也可在工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装置。 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辆、设备冲洗水。 车辆设备冲洗水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污染物浓度低,水量较少,且一般 是瞬时排放,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 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头、废木板等将尽量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其他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运至 指定场地。 对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设置 垃圾 箱 收集 暂存 , 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采取以上处置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建材的堆放、排水管道的敷设,垃圾清运等因素,将会破坏现有道路和周围的植被;施工场地平整过 程、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堆放,当受到雨水冲刷时,均会产生水土流失,破坏当地自然生态。 工程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如下: ① 开挖用土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要及时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临时渣土堆设挡土墙; ② 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 施工现场场地及道路应硬化。 ③ 雨季施工要随时关注气象变化,在大雨到来前做好相应水保应急工作,如21 压实新产生的裸露地表松土。 此外,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工作计划,雨季应尽量缩小土方工程的工作面,避免同时产生较多裸露地表; ④ 项目主体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种植草皮、树 木,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 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同时,随着本项目绿化工程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景观将产生有益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 进出车辆尾气。 项目共设机动车停车位 698 个,其中地上停车位 30 个,地下停车位 668 个,地上车位分散在楼群之间,分布比较分散,车辆启动时间短,排放总量较小,排放的污染物属于无组织排放,比较容易扩散,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主要废气污染是地下车库 机动车怠速运转时尾气排放引起的,主要污染因 子为 CO、NOX、非甲烷总烃等,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该项目停车基本为小型车 , 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和《大气污染物分析》等资料 ,有代表性汽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14。 表 14 汽车燃油污染物排放系数 序号 污染物 以汽油为燃料 ( g/L) 1 CO 2 NOx 3 非甲烷总烃 每辆汽车进出停车泊位一次的尾气排放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g=fmt 式中: f—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g/L汽油,具体见上表; m— 进出停车场平均耗油速率, 约为 ,按照车速 5 km/h()计算,可得 104L/s; t— 在停车泊位(场)内运行时间, s(根据 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 估算运行时间 60s)。 由上式计算可得,汽车出入地下车库停车位耗油量,见表 15。 22 表 15 汽车出入地下车库停车泊位耗油量一览表 出入泊位运行时间 (s) 单位汽车排污量 (g) CO NOX 非甲烷总烃 60 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与停车泊位运行工况直接有关,本评价取最不利条件,即满负荷状况,同时按每个车位每天进出 1 次,高 峰时期约 4 小时计,则根据项目规划,计算可得地下车库机动车尾气产生情况,见表 16。 表 16 地下车库停车泊位机动车尾气产生情况一览表 项目 泊位 (个 ) CO NOX 非甲烷总烃 日污染物排放量 (g/d) 668 小时最大排放量 (kg/h) 668 年污染物排放量 (t /a) 668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项目地下停车库(共 668 个车位)约产生 CO 为 , NOX为 , 非甲烷 总烃 为。 地下停车库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经车库内安装的引风装置通过 8 个高出地面 排气筒排出库外。 由于本项目地下停车场进出车辆均为小型汽车,污染性较小,产生的汽车尾气在地面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本项目运营后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 项目废水主要 来源于 居民 生活废水 、 办公及 商业废水 ,产生量按用量的 80%计算,则产生废 水为 t/d, , 废水中 主要污染物浓度 COD、 B0D SS、NH3N,产生浓度分别为 400mg/L、 280mg/L、 250mg/L、 25mg/L,产生量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网站首页-廊坊市环保局
相关推荐
2020)二类区,地表水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Ⅳ 类 区 ,地下水环境属于《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Ⅲ 类区, 声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2 类 、 4a 类和 4b 类 标准适用区。 ( 1) 环境空气 2020 年 11 月 24 日 11 月 30 日 , 泰安信通科技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在项目区西南
镇、安富、永宁、东升 3 个街道, 199 个村(社区)。 一、社会经济 结构 2020 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GDP)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2020 年,全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增速高于公有制经济 个百分点
(月均值) (月均值) 萍乡经开区 15 23 50 27 ( GB30952020)二级 标准值 60 40 70 35 超标倍数 0 0 0 0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萍乡市经开区 各项 监测因子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标准 , 项目区域内的大气质量现状 良好。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成后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98253 号令)的有关条款的规定,本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寿光市鑫源非织布有限公司 特委托我单位承担其 年产聚酯胎油毡基布 500万平方米、土工膜 800 吨、防水板 2020 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评价单位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
、确保固体污染物及时妥善处理或综合利用,使之不成为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所在地区域环境特征,结合环境敏感点分布,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9所示。 表9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目标名称位置现状特征保护目标大气环境松山边居民点 40余户居民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1户居民声环境松山边居民
南部、卧龙山镇的中部和南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与人口 现辖十二镇 (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里镇、马集镇、孟姑集镇、仲山镇、老僧堂镇、万张镇 )。 两乡 ( 满硐乡、黄垓乡 )、一街道办 16 (嘉祥街道办事处), 710 个行政村,人口 83 万人。 县政府驻嘉祥街道办事处。 ( 2)工农业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