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怀化市环保局内容摘要:

、确保固体污染物及时妥善处理或综合利用,使之不成为危害环境的新污染源。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所在地区域环境特征,结合环境敏感点分布,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9所示。 表9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目标名称位置现状特征保护目标大气环境松山边居民点 40余户居民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1户居民声环境松山边居民 1户居民GB30962008中3a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蓝溪河刘家坝断面至蓝溪口断面约15km河段农灌及景观用水,Ⅲ类水域符合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固体废物固体污染物经妥善处理后不成为区域内新的污染源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之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生活污水进入沅陵县污水处理厂处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之三级标准;《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8772011)表2间接排放浓度限值标准;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外排污染物属于国家“十二五”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水中的CODcr和NH3N。 ,。 按照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11月26日印发的《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环发[2006]189号)中第十一条规定“废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或其它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排污单位,对其分配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不计入区域总量控制指标中。 ”本项目废水进入中方县污水处理厂,不计入区域总量控制指标,因此符合国家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2)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废水、固废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等粉尘、噪声营运期货物堆场噪声、粉尘、固废货物仓库废气、噪声汽车、装载机、叉车噪声、废水、固废汽修车间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工艺流程较简单,其功能及货物进出方式主要概括如下:(1)通过本仓储货运站将外地货物(普通商品)运入本地。 首先,是通过汽车运输将货物运输到本仓储货运站,然后,将货物先从汽车上卸下并安排存放到仓库或室内货物堆场相应存放区,再用汽车装运到目的地。 具体流程为:外地货物→汽车运入→卸货→储存→装货→汽车运至沅陵工业园。 (2)通过仓储货运站将货物(工业园企业所产产品)运往外地。 首先,通过汽车将本地货物从沅陵工业园各企业运入本仓储货运站,然后,将物料卸下并存放到仓库或室内货物堆场相应存放区,再装运到汽车上通过向外地运输。 具体流程为:本地货物(工业园企业所产产品)→汽车运入→卸货→储存→装货→汽车外运。 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1)废气:主要来源于场地开挖、平整工程阶段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工地产生的建筑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SS。 (3)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4)固废: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土石方以及生活垃圾。 营运期:(1)废气:主要是货物装卸时产生的粉尘、汽车动力起尘、汽车尾气及食堂油烟废气等。 (2)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和汽修车间产生的地面冲洗废水和洗车废水。 (3)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运行、货物装卸所产生的机械噪声。 (4)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弃包装盒(袋)、各生产设备在日常的保养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润滑油、废机油及擦拭润滑油或机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抹布。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类 容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 称处理前浓度(mg/Nm3或mg/L)及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Nm3或mg/L)及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产生的扬尘属无组织排放,其量难以估算。 多产生在晴天,导致施工场地及建筑材料沿途运输局部区域环境空气中TSP升高。 营运期汽车、叉车、装载机尾气CO NOXHC属于无组织排放,其产生量较小。 尾气有一定扩散条件,通过绿化措施,使用优质燃油,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控制等措施后,对该地区大气污染较小。 装卸、堆场、汽车扬尘等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通过加强运输和装卸管理,文明装卸,减小装卸料落差,尽量密封货物车厢,加强场区内的清扫工作,定时洒水,加强绿化等措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食堂油烟2mg/m3/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废水量少量 0SS150~400mg/L生活污水废水量少量 0营运期生活污水(食堂废水)废水量774 m3/a774 m3/a悬浮物150~350/~70/BOD5110~220/~150/CODcr250~350/~320/氨氮30~40/~25/生产废水废水量CODcr300/300/BOD5100/100/氨氮15/15/石油类35/10/固体污染物施工期建筑垃圾0生活垃圾12t0营运期生活垃圾0废弃包装盒(袋)1t/a1t/a废机油、废手套等50kg/a由有回收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噪声生产噪声运输车辆在不鸣笛正常行驶的情况下,(A);物资装卸时噪声源强约为75~80dB(A)。 其它主要生态影响:详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噪声、固体污染物、废气、施工废水等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扬尘是拟建工程施工期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多项粉尘无组织排放源:场地开挖、平整工程阶段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 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土石方挖掘破坏了地表的原有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但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根据监测经验,建筑施工扬尘均比较严重,~,~;施工扬尘主要影响施工场地下风向近距离范围的区域,影响距离一般为下风向150m之间。 本项目场界150m范围内分布有居民点,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因此针对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加强扬尘的防治工作,确保扬尘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建筑施工废水。 本项目(土建)施工期为15个月,施工人员多为当地人,或租住附近民房,施工场地内不设生活设施,无集中生活污水外排。 施工场地内设临时旱厕,粪便等排泄物可供附近村民浇菜施肥,对环境影响小。 建筑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开挖、混凝土养护及墙面的冲洗、构件与建筑材料的保湿、材料的拌制等施工工序,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物等。 建筑施工作业各工序用水量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有关,其他废水与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天气以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大的关系,难以定量分析。 建筑施工作业工序产生的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作业工序中,对环境影响不大。 此外,施工单位要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 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有混凝土搅拌机、砼振捣器、电锯、电焊机、运输车量等。 施工机械噪声源产生强度为75~110dB(A),其噪声均为间歇性。 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论,昼间施工机械影响范围为60m,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 经现场调查知,在该噪声影响范围内有约20户居民点,项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很大的影响居民的生活。 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以减轻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⑴减少现场施工作业地、作业量或作业内容。 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如木材、钢筋及其它金属材料的加工等可以实现非现场作业。 ⑵积极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 如整体滑动模板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模板作业噪声发生量与强度。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锤等)可以设置声屏障、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 ⑶施工现场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以及新型隔音围护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限制建筑施工中的高强噪声作业时间,即禁止在22:00~至次日6:00时段施工,特别禁止在夜间使用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高强噪声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装卸砂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根据实际情况,如确实需要连续作业和夜间施工的,建筑施工方应向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并取得环保主管部门办理的夜间施工许可手续后,经张贴告示告知附近居民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方可施工。 ⑸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与周围居民的沟通,做到文明施工。 通过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相对减少,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固体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主体结构工程、装修工程、扫尾工程产生的废砖、废砼、废砂石等建筑垃圾,开挖土石方以及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项目总建筑面积29102m2);场区内土石方挖填平衡,无弃方;(按工期15个月,施工人员50人,(d人)计算)。 建设单位拟将废弃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堆放,按类分检予以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可运往渣土办指定的场所填埋;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后送往垃圾收集点,再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往沅陵县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置。 采取以上处理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环境影响小。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土地利用资源影响本次建设工程将占用土地约30亩。 工程永久占地以农用地为主,这些占地将改变土地原有的使用功能,土地可利用潜在资源将受到一定的破坏。 因此建设单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减少土地抛荒和征而不建的现象,节约、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 (2)植被和农业植物影响项目建设造成区域内植被绝对面积的减少,从而将抑制绿色植物群落生长,对植被将造成一定破坏。 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建设后期及时绿化,对破坏的植被进行补偿和恢复。 建设单位应重视绿化建设,以实现部分生态补偿。 (3)动物影响在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保护的稀有动植物及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属于生态环境非敏感区。 野生动物主要是蛇类、鼠类、蛙类、昆虫类等;鸟类主要是麻雀、燕子等。 施工期间,施工活动车辆和人群往来所带来的各种噪声,对生活在周围地区的动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动物会因失去栖息场所和噪声干扰而向远离施工区的方向迁移,从而使施工区四周地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由于本项目厂内及附近的动物较少,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较小。 (4)水土流失影响厂区的施工将对建设地原有植被破坏,造成地表裸露,水土保持能力下降。 由于项目土建工程面积较小,工程施工期较短,因此只要建设方应做好施工期水土保持工作,工程建成后,进行有规划的绿化、硬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分析(1)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对策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为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⑴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根据施工工序编制施工期内扬尘污染防治任务书,实施扬尘防治全过程管理,责任到每个施工工序,并提请排污申报。 ⑵施工期间。 ⑶在土方工程包括土方的开挖和填筑等施工过程中,需进行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 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辅以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 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土方作业,同时作业处覆以防尘网。 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采取下列防尘措施之一:①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②铺设礁渣、细石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③植被绿化;④晴朗天气时,视情况每天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应加大洒水频率;⑤根据抑尘剂性能,定期喷洒抑尘剂。 ⑷施工期间应在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清洗轮胎及车身,不得带泥上路。 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得超过10米,并应及时清扫冲洗。 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 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 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厘米,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 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施工期间,施工工地内及工地出口至铺装道路间的车行道路,应采取下列措施,并保持路面清洁,防止机动车扬尘:①铺设用礁渣、细石或其它功能相当的材料等,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②采用吸尘或水冲洗的方法清洁施工工地道路积尘,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抑尘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③其他有效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