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工程负荷计算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 CL Q KF t 计算,其中 Δtτ ε应按 “ 零 ” 朝向的数据采用。 邻室为空调房间时,可以不考虑冷负荷。 冷负荷计算举例 由于房间比较多,空间比较大,就以十二层 客房 1 室为例,进行计算。 其他房间的计算方法与其相类似。 查文献 [1]中的 K、β、ε等值,其中衰减系数β =,延迟时间ε =,再根据β和ε值得干扰作用时 间τ ε时, 天津 市北外墙负荷温差逐时温度 tτ ε,计算出相应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见表 31: 表 31 北外墙冷负荷 北外墙冷负荷 计算时刻τ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τ ξ (℃ ) 31 32 33 34 35 35 35 35 34 33 33 tn(℃ ) 26 F ( m2) K( W/( m2178。 ℃ )) CLQτ ( W) 102 123 144 164 185 185 185 185 164 144 144 查文献 [1]中的 K、β、ε等值,其中衰减系数β =,延迟时间ε =,再根据β和ε值得干扰作用时间τ ε时, 天津 市西外墙负荷温差逐时温度 tτ ε,计算出相应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见表 32: 表 32 西外墙冷负荷 十二层 1西外墙冷负荷 计算时刻τ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τ ξ (℃ ) 31 33 34 37 39 41 43 43 43 41 40 tn(℃ ) 26 F ( m2) K( W/( m2178。 ℃ )) CLQτ ( W) 71 99 113 156 184 213 241 241 241 213 198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 页 1)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 查文献 [1]中的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K= W/( m2•℃ ),计算结果见表 33: 表 33 瞬变传热形成的 冷负荷 十二层 1北窗温差传热冷负荷 计算时刻τ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τ (℃ ) 31 32 33 34 35 35 35 35 34 33 33 tn(℃ ) 26 F( m2) K( W/( m2178。 ℃ )) CLQτ ( W) 142 171 199 228 256 256 256 256 228 199 199 2) 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 查文献 [1]得: 有效面积系数 Xg:。 内遮阳系数 Xz:。 外窗地点修正系数 Xd:0。 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辐射 得 热形成的冷负荷,称负荷强度, W/m2。 日射形成的冷负荷为 0 、屋面、门冷负 荷 内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是通过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可视为稳态传热。 设计的室内温度与走廊的温差为 3℃,根据计算公式 34 进行计算 则有: 门: Q=3179。 179。 3=17W 内墙: Q=3179。 179。 = W 由以上计算可得,内墙、门得冷负荷共计 1)设备冷负荷 查文献 [1]得,宾馆的设备的功率密度 13W/m2 ,设备冷负荷系数 Xτ T取 1, 由冷负荷计算公式 35 进行计算,则有 : Q=13179。 38=494 W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2)照明冷负荷 查文献 [1]得,宾馆的设备的功率密度 15W/m2 ; n1: 荧光灯镇流器的消耗功率系数。 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空调房间内时取 n1=; 暗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取 n1=。 本设计取 n1=; n2: 灯罩的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 n2=; 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可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 n2=。 本设计取 n2=。 由冷负荷计算公式 35 进行计算,则有 : Q=15179。 38179。 179。 = W 3) 人体冷负荷 查文献 [1]得,成年人的散热散湿量为:显热 73W/人,潜热 61W/人,散湿量 109g/h178。 人,宾馆房间的群集系数φ =,应为是宾馆,所以设计时候房间按两个人设计。 由公式 3 39 计算结果见表 36。 表 36 体显热潜热冷负荷及湿负荷 十二层 1人体显热潜热冷负荷及湿负荷 计算时刻τ (h)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φ N(人 ) 2 2 2 2 2 2 2 2 2 2 2 q1( W/人 )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61 q2( W/人 ) 73 73 73 73 73 73 73 73 73 73 73 G(g/h•人 )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显热 Q1(W)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潜热 Q2(W)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散湿量 (g)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203 ,十二层 1201 室冷负荷汇总见表 37 表 37 1201 室内冷负荷汇总 1201 计算时刻τ(h)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北外墙 (W) 102 123 144 164 185 185 185 185 164 144 144 西外墙 (W) 71 99 113 156 184 213 241 241 241 213 198 内墙温差 (W)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内门 (W)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北窗温差 (W) 142 171 199 228 256 256 256 256 228 199 199 人体显热 (W)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113 人体潜热 (W)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灯具 (W)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设备 (W)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小计 (W) 1354 1432 1495 1587 1664 1693 1721 1721 1672 1595 1580 由上面计算可知, 1201 室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下午 两 点, 其值为 1721 W。 表 38 十二层冷负荷汇总 房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01 2047 2165 2273 2362 2443 2506 2552 2716 2770 2857 3179 1202 1983 2107 2214 2298 2370 2422 2456 2602 2624 2680 2966 1203 1234 1296 1350 1392 1428 1454 1471 1561 1578 1615 1787 1204 1234 1296 1350 1392 1428 1454 1471 1561 1578 1615 1787 1205 1234 1296 1350 1392 1428 1454 1471 1561 1578 1615 1787 1206 1234 1296 1350 1392 1428 1454 1471 1561 1578 1615 1787 1207 1837 1930 20xx 2076 2131 2171 2198 2328 2351 2405 2651 1208 1939 2058 2258 2478 2214 2768 2777 2839 2796 2688 2916 1209 1908 2051 2277 2520 2204 2819 2810 2835 2734 2560 2742 1210 1243 1338 1488 1647 1432 1836 1824 1827 1751 1627 1734 1211 1243 1338 1488 1647 1432 1836 1824 1827 1751 1627 1734 1212 1243 1338 1488 1647 1432 1836 1824 1827 1751 1627 1734 1213 1243 1338 1488 1647 1432 1836 1824 1827 1751 1627 1734 1214 1243 1338 1488 1647 1432 1836 1824 1827 1751 1627 1734 1215 3107 3380 3506 3484 2659 3128 3167 3273 3240 3139 3334 总计 23972 25565 27379 29021 26893 30810 30964 31972 31582 30924 33606 由上面计算可知,十二层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下午 六 点,其值为 33606 W。 表 39 一层冷负荷汇总 房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60754 70202 74419 77435 74913 80857 80847 79769 78279 75931 87827 B 29554 39507 46963 51904 42838 53479 52990 49757 46047 41925 33692 C 5028 7033 7651 7886 7504 7446 7993 8185 8271 8330 6115 D 2341 2662 2799 2891 2969 3026 3058 3072 3079 3081 3279 总计 97677 119404 131832 140116 128224 144808 144888 140783 135676 129267 130913 由上面计算可知,一层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下午 二 点 ,其值为 144888 W。 表 310 二层冷负荷汇总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房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 64636 81600 101580 109521 109198 114657 115451 115352 114911 113753 113889 202 11597 15146 20xx5 21739 22143 20975 22378 23014 23266 23468 18219 总计 76233 96746 121705 131260 131341 135632 137829 138366 138177 137221 132108 由上面计算可知,二层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下午 三 点,其值为 138366 W。 表 313 六 层冷负荷汇总 房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01 42977 58480 64904 67919 62883 66525 70403 71255 70673 69321 54167 总计 42977 58480 64904 67919 62883 66525 70403 71255 70673 69321 54167 由上面计算可知, 六 层的最大冷负荷出现在下午 三 点,其值为 71255 W,并且 六 至 八 层为 相同层 , 九到十二为相同层 , 七到 十一层的冷负荷,此处不再一一列出。 空调室内湿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的湿负荷和冷负荷一样,对于空调系统的规模有着决定性影响。 它们是确定空调系统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本设计中,湿负荷的计算主要考虑人体湿负荷。 对于保持正压的空调房间,只需计算室内湿源每小时散入室内的湿量。 本 设计 属普通舒适性空调,故只需考虑人体的散湿量。 房间湿负荷的形成 他室内湿负荷 湿负荷计算 [1]知,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1 TCL Q nq JP 。空调工程负荷计算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