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考点串讲内容摘要:

法规具备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4.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 (六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1)规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职能时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整市场主体间关系时,必须依法行政; (2)规范进入市场人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它们在市场上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和其他经济活动时,必须遵纪守法。 2.调整市场主体间关系。 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的纵向隶属关系和横向协作关系,其次是不同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调整这些 关系时,只有依据有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才能达到目的,才能得到被调整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3.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和权力是法律赋予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作为国家意志和政府权力的体现,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 由于法律法规所具有的命令性、执行性和强制性,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有了依据和保障。 4.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 为此,必须有完备的工商行政法律、法规 ,必须强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还必须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原则。 二、工商行政管理权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关系 ’ (一 )工商行政管理权 工商行政管理权应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事务方面的权力。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来源于哪些方面,出自何处,其存在形式又是如何。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根据其制定主体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以及法规本身效力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存在形式上也往往呈现不同的层次。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渊源有: 1.宪法和法 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工商行政管理所制定的相关法律及其法律中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体系的基础框架和重要渊源。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 2.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内容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是对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的具体化,涉及面广,针对性强,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体系的主要渊源。 一般通过法律实施细则、条例、规定、决定、办法、通知等形式由有关部门颁布实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企业法实施细则》、《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取缔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市场管理的通知》等。 3.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同样也包括大量直接为工商行政管理所制定或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是根据各地方的特点和市场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同样也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体系的主要渊源。 一般通过法律实施细则、条例、规定、决定、办法、答复、通知、意见等形式由有关部门颁布 实施。 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北京市集贸市场管理规定》等。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有许多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应视为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渊源。 以上我们阐述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一般渊源。 此外,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还有一些特殊的法律渊源。 (1)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中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2)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国务院和有关社会组织联合发布的文件中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二 )工商行政 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及其构成 法律、法规体系是由若干法的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法的部门,是指对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不同法律关系所作的一种分类。 因此,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涉及许多方面,可以按不同的具体法律关系再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法的子部门。 这种由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子部门构成的、具有相互联系和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就称之为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可按一定的标准或原则进行分 类: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4)规章。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 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的主体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动。 (一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主体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有关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因而其制定主体应该包括: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 3.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关。 4.省级地方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和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 (二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规章制定任务和范围 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国家赋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规章的权力: 第一,立法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而为了实施这些法律,行政机关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的 原则,自行制定行政管理法规,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措施,这样有利于法制的实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也不例外。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涉及内容繁杂,法律、法规众多,使得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无法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做到面面俱到,而只能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法律和法规加以掌握,其余的只规定原则,详细管理办法授权工商行政管理局以行政规章加以规范,并通过规章审批备案制度加以控制。 第三,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日趋专业化、综合化,其立法内容的技术也日趋繁杂和专业,因而有必要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人员的经验和立法优势,赋予其 一定范围制定规章的权力。 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规章制定任务和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立法规划。 (2)组织和承担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拟定、协调和发布。 (3)研究拟定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4)研究拟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5)研究拟定规范市场秩序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6)研究拟定企业注册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7)研究拟定广告业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8)研究拟定监督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的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 (9)研究拟定商标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其措施、办法。 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 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 它们的制定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意志,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服务。 同时还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具体制定过程中主要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一 )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 )法制稳定与因时制宜结合 (三 )法制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四 )依法而立并注意法规间相互衔接 三、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程序 工商行 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通常包括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审议、通过和发布等程序。 (一 )提议和编制立法规划 (二 )起草法律法规 (三 )广泛征求意见 (四 )协调 (五 )审查和审议 (六 )发布 四、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 (一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具备法律效力的条件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取决于如下条件: 1.立法主体合法。 2.立法权限合法。 3.内容合法。 4.程序合法。 5.形式规范。 (二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其他行 政法规一样,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经颁布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被管理的相对人的行为必须受其制约,只能依其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否则就要担负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法律效力的范围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依其制定的层级差异和适用范围及对象的差异,效力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时间效力是指其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即从发布生效之日起到废止或自然失效之时所存续的时间范围。 2.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区域效力。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的区域效力是指由于法律、法规制定或执行机关管辖权限和法规内容的不同所限定的法规具有法律效力的地域范围。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部门或行业的效力。 许多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专门为规范和调整某一部门或行业内市场主体的行为和法律关系而制定的,这类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只存在于该部门或行业内,而不涉及其他部门和行业。 4.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人的效力。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人的效力中的 “ 人 ” 指的是法规所涉及的具体行为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许多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都是针对特定的行为人制定的,这 些法律、法规只对特定的行为人具有法律效力,对其他行为人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5.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物的效力。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物的效力,指的是法律、法规在规范市场上商品生产经营者经营某类特定商品时行为的法律效力。 6.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涉及行为的效力。 工商行政管理从实质上讲就是对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行为的监督管理。 市场上生产经营活动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只通过一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全部加以规范,一定的法规只对一定的市场行为有效。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 实施 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概念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就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实现。 法律、法规只有当它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得到贯彻和实现时,它的制定才是有意义的,其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是由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它们是守法、执法、司法和监督。 (一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遵守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遵守,要求各级政府机关 (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从事市场经营活动时,都必须恪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 (二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运用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运用,指的就是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和司法过程,它是国家各级司法和行政管理机关 (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应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更多的是表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三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是指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执行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特点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主 要是通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行政执法的方式来实施的。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一 )无须执法请求 (二 )具有自由裁量权 (三 )必须发布命令 (四 )作为当事人必须接受监督 三、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实施的手段和方式 (一 )行政执法 执法,是指国家机关执行、适用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既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主管理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二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的手段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中采取的手段主要有: 1.行政监督检查。 2.设定义务。 3.赋予和剥夺。 4.许可和免除。 5.通知。 6.确认。 7.受理。 8.奖励。 9.行政强制执行。 10.行政决定。 (三 )行政处罚程序 1.行政处罚程序的概念和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