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的重点与方法内容摘要:

2 確認真正原因 1)指認可能的原因 ● 根據經驗或歷史事件判斷 ● 用層別法或柏拉圖判斷。 ● 用特性要因圖腦力激蕩法分析 2)評估可能的原因 ● 相關專業人員討論、表決 ● 收集相關資料,加以層別比較。 ● 模擬試驗以確定。 3)確認真正的原因 ● 通過實踐來驗證。 ● 專家或眾人認定。 ● 通過事實調查分析。 (一) 要因確認 1 對圈選要因進行檢討 ① 有無標準。 ② 是否依標 準。 ③ 標準是否合理。 有無標 準 是否依標 準 標準是否合理 招待標準 制定標準 YES YES YES NO NO NO 圖 712 要因標準檢討流程 2 以析拉圖確認重要原因的影響度 ① 必要時柏拉圖可邊疆展開。 ② 應用不同的層別角度追查焦點。 ③ 模擬實驗。 3 要因明確且可採取對策者,立刻進行 ① 經驗、專業判斷。 ② 歷史事件啟示。 ③ 及時總結調整。 4 影響度大的要因尚無法確定對策時 ① 再作特性要因分析,並確認重要要因影響度。 ② 用問題阻力因素和助力因素分析影響問題的各種要素,並選出其中的重點。 (二) 制定對策 1 狀況分析 ① 指認有關事項。 ② 設定優先 順序。 ③ 提出實施計畫。 ④ 指派工作。 表 76 某塑車間不良率降低專案對策計畫表 本體不合格品率高 項目 目標 措施 完成進度 責任人 成型雜物箱蓋熱流道加熱環功率低 保證溶料流動性,減少孔洞 更換加熱圈 5 月 30 日 冷卻水路設計不當 減少孔洞 重新排布 7 月 20 日 背壓小 保證熔體混合、均勻減少孔洞 加大背壓值 8 月 17 日 注射速度選擇不當 解決燒結痕問題,使之減少 按正交試驗結果調整參數 8 月 15 日 鎖模力大 螺杆轉速高 2 提出對策的注意要點 ① 對策要 具體可行。 ② 儘量是自己能力可解決的對策方案。 ③ 活用創造思考原則,運用改善技巧與方法。 ④ 治本而非治標。 ⑤ 經濟效益大的對策。 ⑥ 考慮風險。 ⑦ 符合公司經營理念、企業文化。 3 決策分析 ① 澄清目的。 ② 評估選擇方案。 ③ 評估風險。 ④ 制定決策。 表 77 創意方案評價案例 茶杯的機能 (特性) 替代方案 完成進度 採用案 經濟性 操作性 安全性 技術性 杯蓋能覆蓋又不易掉落 1.卡梢式 2.旋轉式 3.蓋頂和杯身連結 √ 杯身不燙手 1.外表覆蓋塑膠質料 2.加一內膽 3.加一握把 √ (五)實施對策 1 教育訓練 對策實施前 ,應充分進行說明、訓練。 其內容應包括: ① 應達成的目標; ② 實施的方式; ③ 注意事項。 2 實施執行 對策要確實有效,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① 制定執行辦法; ② 分段實施; ③ 容易做、效果大的先做; ④ 實施過程要做點檢; ⑤ 讓部屬看得到實施狀況。 3 問題的回饋 ① 問題點檢核,並回饋。 ② 當對策無交或有反(副)作用時,應討論,並調整。 (六)檢查效果 1 檢查標準的設定 對策實施後應及時檢討其效果,並注 意設定相關的標準,如: ① 檢查專案; ② 時間點; ③ 檢查方法; ④ 負責人。 2 檢查的重點 檢查的重點包括: ① 方法、規範遵守難易度; ② 實施人員的瞭解程度; ③ 方法的合理性; ④ 操作的便捷性。 3 查核時機 ① 實施過程的查核 實施過程的查核至關重要,其目的是確保實施者依既定之方案執行,給予必要的指導,糾正錯誤,並對實施中的總是及時排除解決。 ② 實施結果的查核 實施完成後,應該將實施後的結果與實施前比較。 查核方法可採用查檢表、層別法、析拉圖、直方圖、推移圖或管制圖等。 表 78 某電子廠裝配不良改善 前後結果比較表 項目 不良數 不良率( %) 影響度( %) 累計影響度( %) 改善前 改善後 改善前 改善後 改善前 改善後 改善前 改善後 振動異常 176 48 內有異物 156 38 偏心 27 26 彈簧沾膠 12 10 其他 19 17 100 100 合計 390 139 100 100 檢查數 28090 32120 4 效果確認 進行效果確認時 ,應注意下列事項 : ① 確認對策是否有效果。 ② 分段確認、層別確認。 ③ 確認時資料不可太少。 ④ 確認時不可只比較平均值。 ⑤ 可以用推移圖、直方圖、柏拉圖等到方法確認。 ⑥ 確認效果的特性、標準須前後一致。 ⑦ 判定對策是否有效,考慮有無其他因素加入。 ⑧ 考慮其他方面有無反效果。 (七)採取鞏固措施 —— 標準化 品質問題的改善效果要加以維持,需要標準化的推動,只 有將改進的方案列入作業標準,或重新制定作業標準,才能使執行長期有資助。 同時也可能要修改或重訂檢驗規範與標準。 1 標準化的作用 ① 作業合理化、效率化,減少浪費。 ② 問題容易顯化,原因追查較易。 ③ 減少個人差異,變異縮小。 ④ 技術儲蓄、經驗傳承。 ⑤ 權現明確,使授權得以進行。 ⑥ 可作為教育訓練之依據。 ⑦ 有利於自主管理。 2 制定作業標準的來源 ① 上級指示。 ② 維持改善後有效的對策。 ③ 需系列化者。 ④ 下一工序或客戶經常抱怨的專案。 ⑤ 工作上不明確,尚未整合才。 ⑥ 影響作業的有關因素改變時。 ⑦ 同樣的手續、方法、流程,由許多人重複在進行的例 行性工作。 3 制定標準的要領 ① 內容要符合作業目的 . ② 內容要合乎實際 ,配合實情 . ③ 要有具體的作業方法 ,操作性強 . ④ 追求簡單化 ,步驟化、圖表式和限度樣本。 ⑤ 明克協同關係及作業許可權責任。 ⑥ 以作業的重點為主,特別注意事項,不能遺漏事項,必須遵守事項和容易出錯事項等亦須明確說明。 ⑦ 說明自檢及異常處置的方式。 ⑧ 不與相關標準或規範相矛盾。 4 制定檢驗規範(標準)的作用 ① 明確檢驗作業的各項內容與需求使繁雜的檢驗工作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